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旅游吸引物权再考察
被引量:
35
1
作者
左冰
保继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23,共11页
扎根于中国旅游发展的现实,从法理方面回应了张琼和张德淼《旅游吸引物权不可统一立法之辨析》一文(简称"张文")的质疑,对旅游吸引物权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澄清。文章指出:(1)吸引物权具有典型物权所共有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有其...
扎根于中国旅游发展的现实,从法理方面回应了张琼和张德淼《旅游吸引物权不可统一立法之辨析》一文(简称"张文")的质疑,对旅游吸引物权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澄清。文章指出:(1)吸引物权具有典型物权所共有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有其独特性,不能归属于债权范围,用债权方式加以解决。(2)旅游吸引属无体物,在可管理的范围内,也可成为物权的客体。(3)旅游吸引物权具有排他性,可以成为其他交易的标的物。(4)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只强调物的旅游吸引价值,并不会对物的产权属性做出改变。"一物一权"原则完全适用于吸引物权的定分。"张文"对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存在误解。文章继而结合现行资产评估方法中的收益法和市场法,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特点,提出了基于门票收益的旅游吸引资产评估方法。这一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对物的旅游吸引价值(资产)的评估。研究表明,旅游吸引物权并非"张文"所言"表现为虚幻的、不可操作的法律概念",它不仅具有法理上的合理性、社会实践经验的合理性,而且具有满足旅游吸引物交易保护要求的逻辑合理性,有着广阔的实践应用潜力。将吸引物权物权化不仅可赋予所有权人应有的法律主体地位,还将使我国旅游发展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使旅游吸引物保护的权利、义务更加明晰化、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权
无体
物
资产评估
旅游
产品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旅游开发中旅游吸引物权的制度化路径与实践效应--以“阿者科计划”减贫试验为例
被引量:
67
2
作者
保继刚
杨兵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1,共14页
国内有关"旅游吸引物权"的研究大多止步于理论探讨,而旅游地却存在大量旅游吸引物权益缺失的发展困境。文章尝试将"旅游吸引物权"学术概念进行落地运用,通过一场持续3年的旅游减贫试验,探索出旅游吸引物权在中国制...
国内有关"旅游吸引物权"的研究大多止步于理论探讨,而旅游地却存在大量旅游吸引物权益缺失的发展困境。文章尝试将"旅游吸引物权"学术概念进行落地运用,通过一场持续3年的旅游减贫试验,探索出旅游吸引物权在中国制度情境下的制度化路径,解析其实践效应。研究发现:(1)旅游吸引物权的产权建构需要首先从结构层面建立兼顾分配和资源保护意义的制度规则体系,制度规则背后的核心运行逻辑是经济利益调节。(2)制度结构建立后,再从能力与文化层面建构多方主体对旅游吸引物权表达与实践的理解和认知,重点是在认知范畴上建立产权共识。(3)旅游吸引物权建构所需的制度、能力与文化培育可由多方外部主体援助完成,但援助的目的是催发原住民的主体性。发展乡村旅游不一定需要大资本进驻,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适量的资金投入、产权建构的技术援助,足以带动原住民参与旅游发展。其中,地方政府作为土地产权的决定性主体,对旅游吸引物权的理解、授权与支持是开展产权建构的根基性条件。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旅游吸引物权建构是对各个构成物要素凝结的共有性、整体性旅游吸引价值的产权关系进行系统表达,本质上是不改变现有构成物的"名义产权"制度,利用制度多元逻辑引导多方主体改变产权认知观念与结构,在认知范畴上建立关于新增的旅游吸引价值的"事实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权
制度化路径
实践效应
旅游
减贫试验
阿者科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旅游吸引物权”整体立法保护质疑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琼
张德淼
《法治研究》
2013年第6期84-89,共6页
旅游吸引物具有复杂性、多元性、部分内容的不确定性,在法律上其部分内容尚具有不受法律保护性,因而,与物权法领域中的各类具体可控的"物"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法律角度看,不适合对旅游吸引物权进行整体立法保护,而应区...
旅游吸引物具有复杂性、多元性、部分内容的不确定性,在法律上其部分内容尚具有不受法律保护性,因而,与物权法领域中的各类具体可控的"物"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法律角度看,不适合对旅游吸引物权进行整体立法保护,而应区分情况,针对不同性质的旅游吸引物,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分清其不同的权利属性,并以不同的法律方式进行调整、保护或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权
资源
权
物
权
法
立法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权置换型古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测度模型建构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维艳
王月
方珊珊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40,共13页
乡村旅游开发中产权置换不公引发的空间正义性问题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关注。文章基于原住民“我者”的主体感知视角与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概念,运用Fraser社会正义尺度理论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的因子分析方法,结合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景区...
乡村旅游开发中产权置换不公引发的空间正义性问题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关注。文章基于原住民“我者”的主体感知视角与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概念,运用Fraser社会正义尺度理论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的因子分析方法,结合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景区案例,对产权置换型古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测度指标体系进行建构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空间语境下,空间正义亦即社会正义,产权置换型古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的感知测度,大体可由承认、分配、参与正义3个维度及其13个指标进行表征;(2)篁岭村民的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为不正义,其中,参与正义维度均值最低,而私人老宅、村集体资产的旅游吸引增值收益几乎未被承认和兑现,文章据此提出了启用旅游吸引物权以及“追索权”等制度化组合矫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
权
置换
旅游
空间正义性
感知测度
旅游吸引物权
篁岭古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涓滴策略对乡村社区旅游收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
18
5
作者
庞清云
保继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25,共13页
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涓滴发展的不足,但在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仍难以规避旅游投资主体所采取的涓滴策略,即依靠市场力量使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自动地渗透到旅游地的各个阶层。但涓滴策略对乡村社区旅游收益分配的直接影响究竟如...
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涓滴发展的不足,但在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仍难以规避旅游投资主体所采取的涓滴策略,即依靠市场力量使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自动地渗透到旅游地的各个阶层。但涓滴策略对乡村社区旅游收益分配的直接影响究竟如何?文章以云南省元阳县为例,实地走访当地4个核心景点周边的6个自然村寨,基于1066份入户数据,对这一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典型调查结果表明,元阳县乡村旅游涓滴策略对乡村社区旅游收益分配的直接影响非常有限。文章进一步从经济制度执行偏差和市场选择机制两方面阐述了背后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涓滴
乡村
旅游
旅游
收益分配
社区参与
旅游吸引物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旅游吸引物权再考察
被引量:
35
1
作者
左冰
保继刚
机构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2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权利视野下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利益协调机制研究"(70963016)和"旅游对区域人地关系主要构成因素影响机制的系统研究--以阳朔
喀纳斯
凤凰为例"(41171111)资助~~
文摘
扎根于中国旅游发展的现实,从法理方面回应了张琼和张德淼《旅游吸引物权不可统一立法之辨析》一文(简称"张文")的质疑,对旅游吸引物权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澄清。文章指出:(1)吸引物权具有典型物权所共有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有其独特性,不能归属于债权范围,用债权方式加以解决。(2)旅游吸引属无体物,在可管理的范围内,也可成为物权的客体。(3)旅游吸引物权具有排他性,可以成为其他交易的标的物。(4)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只强调物的旅游吸引价值,并不会对物的产权属性做出改变。"一物一权"原则完全适用于吸引物权的定分。"张文"对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存在误解。文章继而结合现行资产评估方法中的收益法和市场法,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特点,提出了基于门票收益的旅游吸引资产评估方法。这一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对物的旅游吸引价值(资产)的评估。研究表明,旅游吸引物权并非"张文"所言"表现为虚幻的、不可操作的法律概念",它不仅具有法理上的合理性、社会实践经验的合理性,而且具有满足旅游吸引物交易保护要求的逻辑合理性,有着广阔的实践应用潜力。将吸引物权物权化不仅可赋予所有权人应有的法律主体地位,还将使我国旅游发展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使旅游吸引物保护的权利、义务更加明晰化、法治化。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权
无体
物
资产评估
旅游
产品生命周期
Keywords
tourist attractions fights (TAR)
res incorporales
asset evaluation
tourism product life cycle (TPLC)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旅游开发中旅游吸引物权的制度化路径与实践效应--以“阿者科计划”减贫试验为例
被引量:
67
2
作者
保继刚
杨兵
机构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1,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计-能源-粮食-水的关联研究:过程、机制与多尺度效应”(41920104002)资助。
文摘
国内有关"旅游吸引物权"的研究大多止步于理论探讨,而旅游地却存在大量旅游吸引物权益缺失的发展困境。文章尝试将"旅游吸引物权"学术概念进行落地运用,通过一场持续3年的旅游减贫试验,探索出旅游吸引物权在中国制度情境下的制度化路径,解析其实践效应。研究发现:(1)旅游吸引物权的产权建构需要首先从结构层面建立兼顾分配和资源保护意义的制度规则体系,制度规则背后的核心运行逻辑是经济利益调节。(2)制度结构建立后,再从能力与文化层面建构多方主体对旅游吸引物权表达与实践的理解和认知,重点是在认知范畴上建立产权共识。(3)旅游吸引物权建构所需的制度、能力与文化培育可由多方外部主体援助完成,但援助的目的是催发原住民的主体性。发展乡村旅游不一定需要大资本进驻,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适量的资金投入、产权建构的技术援助,足以带动原住民参与旅游发展。其中,地方政府作为土地产权的决定性主体,对旅游吸引物权的理解、授权与支持是开展产权建构的根基性条件。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旅游吸引物权建构是对各个构成物要素凝结的共有性、整体性旅游吸引价值的产权关系进行系统表达,本质上是不改变现有构成物的"名义产权"制度,利用制度多元逻辑引导多方主体改变产权认知观念与结构,在认知范畴上建立关于新增的旅游吸引价值的"事实产权"。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权
制度化路径
实践效应
旅游
减贫试验
阿者科计划
Keywords
rights to tourist attractions
institutionalization path
practices
fieldstud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Azheke Plan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旅游吸引物权”整体立法保护质疑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琼
张德淼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处
《法治研究》
2013年第6期84-89,共6页
文摘
旅游吸引物具有复杂性、多元性、部分内容的不确定性,在法律上其部分内容尚具有不受法律保护性,因而,与物权法领域中的各类具体可控的"物"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法律角度看,不适合对旅游吸引物权进行整体立法保护,而应区分情况,针对不同性质的旅游吸引物,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分清其不同的权利属性,并以不同的法律方式进行调整、保护或规制。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权
资源
权
物
权
法
立法保护
分类号
D923.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权置换型古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测度模型建构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维艳
王月
方珊珊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40,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开发影响下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空间正义性研究:地役权视角”(42061029)资助。
文摘
乡村旅游开发中产权置换不公引发的空间正义性问题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关注。文章基于原住民“我者”的主体感知视角与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概念,运用Fraser社会正义尺度理论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的因子分析方法,结合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景区案例,对产权置换型古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测度指标体系进行建构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空间语境下,空间正义亦即社会正义,产权置换型古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的感知测度,大体可由承认、分配、参与正义3个维度及其13个指标进行表征;(2)篁岭村民的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为不正义,其中,参与正义维度均值最低,而私人老宅、村集体资产的旅游吸引增值收益几乎未被承认和兑现,文章据此提出了启用旅游吸引物权以及“追索权”等制度化组合矫正路径。
关键词
产
权
置换
旅游
空间正义性
感知测度
旅游吸引物权
篁岭古村落
Keywords
property rights replacement
tourism spatial justice
perception measure
rights to tourist attractions
Huangling ancient villages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涓滴策略对乡村社区旅游收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
18
5
作者
庞清云
保继刚
机构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2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计-能源-粮食-水的关联研究:过程、机制与多尺度效应”(41920104002)资助。
文摘
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涓滴发展的不足,但在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仍难以规避旅游投资主体所采取的涓滴策略,即依靠市场力量使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自动地渗透到旅游地的各个阶层。但涓滴策略对乡村社区旅游收益分配的直接影响究竟如何?文章以云南省元阳县为例,实地走访当地4个核心景点周边的6个自然村寨,基于1066份入户数据,对这一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典型调查结果表明,元阳县乡村旅游涓滴策略对乡村社区旅游收益分配的直接影响非常有限。文章进一步从经济制度执行偏差和市场选择机制两方面阐述了背后的主要成因。
关键词
涓滴
乡村
旅游
旅游
收益分配
社区参与
旅游吸引物权
Keywords
trickle down
rural tourism
tourism income distributi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rights to tourist attractions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旅游吸引物权再考察
左冰
保继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旅游开发中旅游吸引物权的制度化路径与实践效应--以“阿者科计划”减贫试验为例
保继刚
杨兵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旅游吸引物权”整体立法保护质疑
张琼
张德淼
《法治研究》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产权置换型古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测度模型建构
王维艳
王月
方珊珊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涓滴策略对乡村社区旅游收益分配的影响
庞清云
保继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