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场域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严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5,共6页
通过回顾旅游产业融合度的传统测度方法,得出由于统计数据和模型选择的缺陷,使得现有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只能止于理论分析层面的结论;借助于旅游产业融合场和融合熵的概念建立了旅游产业融合运动的物理模型,分析了影响旅游产业融合运动... 通过回顾旅游产业融合度的传统测度方法,得出由于统计数据和模型选择的缺陷,使得现有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只能止于理论分析层面的结论;借助于旅游产业融合场和融合熵的概念建立了旅游产业融合运动的物理模型,分析了影响旅游产业融合运动的因素,提出了测度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指标体系;综合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实证研究了江苏和全国的旅游产业融合度,分析了阻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融合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217
2
作者 程锦 陆林 朱付彪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9,共7页
旅游产业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社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旅游产业融合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创新形式,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文章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产品、模式、机制、路... 旅游产业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社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旅游产业融合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创新形式,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文章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产品、模式、机制、路径和效应等方面,对已有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国内与国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并对未来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见解,认为未来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应创新和改进研究方法,加强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性研究、旅游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研究,以及旅游产业融合与企业经营战略结合的实证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融合 研究进展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路径及政策选择 被引量:55
3
作者 高凌江 夏杰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7,共6页
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问题对于"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路径和政策选择进行系统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旅游... 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问题对于"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路径和政策选择进行系统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融合 动力机制 路径 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对文化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张肃 黄蕊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任务,文化产业部门正在着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跨界融合",从而推动文化业态创新和我国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任务,文化产业部门正在着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跨界融合",从而推动文化业态创新和我国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2005-2015年30个省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度水平,印证我国文化旅游新业态的成长与进步。动态面板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与文化消费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产业融合对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十分显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为市场提供了更复合、多元的供给品,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切实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培育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强化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机制,依托文化产业融合带动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 文化消费 动态面板模型 十九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协同创新研究——以旅游与演艺产业融合为例 被引量:26
5
作者 罗栋 程承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3,共4页
旅游产业融合具有高度开放性、需求导向性和综合效应性,协同创新是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创新要素的充分共享与深度协作过程,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动力,伴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全过程。以旅游演艺产业融合为例,旅游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融合具有高度开放性、需求导向性和综合效应性,协同创新是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创新要素的充分共享与深度协作过程,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动力,伴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全过程。以旅游演艺产业融合为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协同创新主要围绕微观层次的企业和中观层次的产业集群展开,重点应落脚于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业态创新,而非技术创新。因此,推进旅游演艺产业融合发展中协同创新的具体对策也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展开,旅游企业主动实施多元化融合发展战略,旅游产业集群或旅游行业组织自主开展合作创新活动,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产学研协同创新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旅游产业融合 旅游演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被引量:84
6
作者 徐金海 王俊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3-128,F0003,共7页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旅游产业在更大范围内的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特征,从"互联网+"时代的视角着重论述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机制及其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促进旅游产业...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旅游产业在更大范围内的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特征,从"互联网+"时代的视角着重论述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机制及其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笔者认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主要有:旅游产业高度的产业关联性、旅游消费者需求的改变、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等。研究表明,当前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为旅游信息化的水平不高、旅游消费者个人隐私安全的制约、旅游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匮乏。因此,为促进中国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需要努力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加强网络立法、深化旅游综合改革和大力发展旅游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融合:动因、机理与效应 被引量:25
7
作者 肖建勇 郑向敏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175,共4页
通过回顾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文献,本文重新思考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具体分析了旅游产业融合形成的机理与效应,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在于消费需求升级,而模块化对传统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的分解与横向整合是实现旅游产业融合... 通过回顾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文献,本文重新思考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具体分析了旅游产业融合形成的机理与效应,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在于消费需求升级,而模块化对传统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的分解与横向整合是实现旅游产业融合的关键,旅游产业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新产业属性和新业态的复杂性产业网络,同时还引起旅游产业边界的扩大、无边界企业的形成、垄断范式的确立和企业生存法则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融合 消费需求升级 复杂性产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融合视角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志勇 于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7-124,共8页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目前仍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欠发达地区为了追求区域经济发展,往往倾向于较为快速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忽略经济发展的质量,这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旅游产业融合的视角分析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目前仍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欠发达地区为了追求区域经济发展,往往倾向于较为快速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忽略经济发展的质量,这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旅游产业融合的视角分析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如何利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健康成长,以及从资源、市场、技术三要素探讨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旅游产业融合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动漫产业园区多维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梁坤 杜靖川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0-216,共7页
本文基于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视角,将动漫产业园区、游客、动漫企业和动漫旅游产品构建成一个旅游产品交易系统。从该系统中的游客、动漫企业和动漫产品来审视动漫产业园区的价值功能,发现动漫产业园区具有不同的多维价值:对游客... 本文基于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视角,将动漫产业园区、游客、动漫企业和动漫旅游产品构建成一个旅游产品交易系统。从该系统中的游客、动漫企业和动漫产品来审视动漫产业园区的价值功能,发现动漫产业园区具有不同的多维价值:对游客具有旅游价值,对动漫企业具有经济价值,对动漫产品具有动漫文化发展和创新文化价值。企业对园区的主营业务进行价值再造,为游客提供旅游体验活动。在企业与游客的交易中,园区多维价值形成了耦合关系,多维价值通过耦合关系相互作用,让园区在景点化过程中突破空间和功能的限制,这不仅让多维价值发生了变化,也让多维价值的耦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多维价值的形成与演变推动了园区景点化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动漫产业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融合 动漫产业园区 多维价值 景点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与协同效应 被引量:64
10
作者 周春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03,共5页
文章基于协同创新思维从消费需求驱动机制、制度环境协同推动机制、技术和制度协同带动机制三个层面提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及协同效应的理论假说,运用前沿面板计量分析技术对其实证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 文章基于协同创新思维从消费需求驱动机制、制度环境协同推动机制、技术和制度协同带动机制三个层面提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及协同效应的理论假说,运用前沿面板计量分析技术对其实证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进程具有空间外溢效应与空间反馈机制,消费需求、制度环境与技术创新都是主要融合动力;制度环境中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规制之间存在协同互补效应,且政府规制力量会强化技术创新的融合增进效应。最后,文章提出应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协同发挥市场力量和政府能力,构建技术与制度协同带动的融合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 动力机制 协同效应 理论假说 面板计量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33
11
作者 周春波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9-75,共7页
基于文献梳理提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机理的基础性与拓展性理论假说,利用2004~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经典计量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具有正向... 基于文献梳理提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机理的基础性与拓展性理论假说,利用2004~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经典计量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具有正向的动态惯性,存在收敛趋势,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反馈机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市场化与政府规制都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该效应在考虑空间作用下具有稳健性。而且,市场力量会增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最后,文章提出应完善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体系,协同发挥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中的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理论假说 影响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严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7-101,共5页
运用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逻辑体系分析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机理。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着一个从旅游企业的微观融合到整个旅游产业的宏观融合过程,旅游产业融合实质上是一个起始于打破惯例、变异、创生,然后通过选择机制和遗传机制扩散... 运用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逻辑体系分析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机理。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着一个从旅游企业的微观融合到整个旅游产业的宏观融合过程,旅游产业融合实质上是一个起始于打破惯例、变异、创生,然后通过选择机制和遗传机制扩散到整个旅游产业的过程。与之相随,在从微观企业融合到宏观产业融合的演化过程中,渐次发生着个别旅游企业的经济效应,相当数量追随模仿企业的企业效应和整个旅游产业的行业效应。最后,分析了演化经济学解释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缺陷和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经济学 旅游产业融合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旅游产业融合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50
13
作者 严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7-102,共6页
通过回顾旅游产业融合度的传统测度方法,得出由于统计数据和统计结构的缺陷,使得现有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只能止于理论分析层面的结论;借助于旅游产业融合场和融合熵的概念建立了旅游产业融合的物理模型,提出了利用AHP法测度旅游产业融... 通过回顾旅游产业融合度的传统测度方法,得出由于统计数据和统计结构的缺陷,使得现有旅游产业融合度测度只能止于理论分析层面的结论;借助于旅游产业融合场和融合熵的概念建立了旅游产业融合的物理模型,提出了利用AHP法测度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指标体系;综合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实证研究了江苏和全国的旅游产业融合度,分析了阻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模糊综合评价法 旅游产业融合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链协同视角下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严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4-197,共4页
本文从产业链协同角度出发,分析了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认为任何形式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其实质都是旅游产业链与相关产业的产业链间的解构、重组和协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文章具体分析了高新技术对旅游产业链的"嵌入式"渗透融... 本文从产业链协同角度出发,分析了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认为任何形式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其实质都是旅游产业链与相关产业的产业链间的解构、重组和协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文章具体分析了高新技术对旅游产业链的"嵌入式"渗透融合模式、旅游产业链与并行产业的产业链间的延伸融合模式以及旅游产业内部集群式产业链的重组融合模式。从产业链协同角度分析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有助于促进旅游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融合模式 机理 产业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产业融合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祥恒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6年第3期55-61,共7页
准确判断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程度是今后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在梳理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旅游企业的层面,通过对中国大陆36家旅游上市公司的业务融合度定量测算,发现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处于中度融合阶段,... 准确判断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程度是今后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在梳理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旅游企业的层面,通过对中国大陆36家旅游上市公司的业务融合度定量测算,发现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处于中度融合阶段,呈现出向高级融合发展的趋势。进而从营造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鼓励技术创新、改革旅游教育制度、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和加强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等6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旅游产业今后融合发展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融合 融合 测评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织理论视域下的旅游产业融合机理 被引量:7
16
作者 严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6,共6页
从自组织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机理。认为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具有耗散性,在此背景下,在引发旅游产业融合的序参量动力协同作用下整个系统发生失稳,当系统产生的微涨落能量累积超越了系统的稳定性束缚力后,整个旅游产业结构... 从自组织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机理。认为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具有耗散性,在此背景下,在引发旅游产业融合的序参量动力协同作用下整个系统发生失稳,当系统产生的微涨落能量累积超越了系统的稳定性束缚力后,整个旅游产业结构系统发生巨涨落即旅游产业融合发生。整个旅游产业融合机理可以表达为三性:结构失稳性是旅游产业融合的起始点,序参量动力协同具有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复合性,旅游产业融合内在过程具有微涨落和巨涨落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 旅游产业融合 耗散性 序参量 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评《文化旅游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与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朝丽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相应地,旅游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根据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产业产值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比为11.05%。随着人们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相应地,旅游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根据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产业产值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比为11.05%。随着人们精神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对旅游产品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由于传统旅游模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在下降。与传统旅游模式不同,文化旅游能让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人文风光的同时也能充分体验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模式 旅游市场需求 区域协同发展 旅游产业融合 旅游总收入 数据显示 旅游 经济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效评估研究综述:关系辨识、理论发展与体系重构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新成 高楠 +1 位作者 王琳艳 宋晓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36,共18页
科学评估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是正确认知融合发展态势的关键,为推进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文章以“关系辨识-理论发展-体系重构”为逻辑思路,从内涵界定、理论基础、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等方面,系统开... 科学评估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是正确认知融合发展态势的关键,为推进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文章以“关系辨识-理论发展-体系重构”为逻辑思路,从内涵界定、理论基础、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等方面,系统开展研究综述。研究表明:研究者们对文旅融合内涵基本达成共识,且融合发展成效评估研究已有一定基础;评估指标选取呈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特征,但指标构建仍旧以外显性指标为主;评估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评估尺度具有由“面”向“点”聚焦特征,在因素、动力、模式和机制等研究上,缺少全面兼顾宏观和微观层面结论的有机结合;评估内容则由全面协同向重点领域深化,具体针对产业融合的内部结构、发展效率和竞争能力等方面亟待探讨。对此,文章提出以下展望:(1)理论融合创新与丰富研究框架;(2)多维指标创新与彰显融合成效;(3)关注数字创新与聚焦新兴业态;(4)融合质量评估与研究范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 成效评估 关系辨识 理论发展 体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52
19
作者 方世敏 王海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68,共6页
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作为一种产业发展趋势,对产业增长及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组织系统理论,分析了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耗散特征,采用基于主成分的序参量识别模型,建立了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演化方程,基于2003—2011年数据,... 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作为一种产业发展趋势,对产业增长及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组织系统理论,分析了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耗散特征,采用基于主成分的序参量识别模型,建立了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演化方程,基于2003—2011年数据,对我国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演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从无序向有序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发展自身需求、旅游产业强关联性、市场需求、范围经济追求等自组织因素和产业政策、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生态导向等他组织因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发展导向变量是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序参量,支配着系统的演化,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支配力量越来越强;在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导向变量的支配作用,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态环境为准绳,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自组织 系统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笑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98-101,共4页
文章在构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6—2019年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利用面板数据SDM模型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文化... 文章在构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6—2019年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利用面板数据SDM模型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文化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整体不高,省际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差距小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总体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格局,但东北地区近年来发展缓慢,已被西部地区所超越;(2)人口数量和城镇化率均能显著推动区域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对区域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间接效应,但直接效应不显著;(3)人均GDP的增加对本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起到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公路密度和固定资产投资额无法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 时空演变 耦合协调度 SD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