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旅游产业经济的民俗开发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建章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66-68,共3页
旅游产业经济是一新兴的产业经济。我国的旅游产业经济应如何发展,理论体系应如何建立,是一项艰巨而迫在眉睫的任务。从我国民俗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旅游的“至美”、“至乐”境界入手,对旅游产业经济的开发进行探讨,拓宽了研究领域。
关键词 旅游产业经济 民俗文化学 民俗开发 民俗资源 民俗旅游资源 客源市场 文化内涵 民俗学 旅游工作者 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旅游产业经济学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4-28,共5页
关键词 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旅游产业政策 旅游经济 旅游产业地位 分析方法 产业内企业 经济学研究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旅游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小林 周道平 刘少英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33-235,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比较等方法,分析了构建体育旅游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分析认为,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应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产业经济思想、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有体育旅游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比较等方法,分析了构建体育旅游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分析认为,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应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产业经济思想、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有体育旅游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产业组织和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发展的环境支持、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发展战略、中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比较;可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及借鉴产业经济学的其他一般研究方法。通过上述探讨,以期形成新的独立的学科领域,从而加强国内外学者对体育旅游产业经济理论体系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产业经济 理论体系构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邓小平产业经济思想 西方经济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全国历史文化名街”优质资源带动城市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以扬州市东关街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陆薇伊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3期192-193,共2页
指出了"全国历史文化名街"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是难得的优质旅游资源,对带动城市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入选全国第二届"全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扬州市"东关街"这一典型案例,通过认真... 指出了"全国历史文化名街"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是难得的优质旅游资源,对带动城市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入选全国第二届"全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扬州市"东关街"这一典型案例,通过认真剖析近几年"东关街"对扬州旅游产业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作用同时,就如何利用"全国历史文化名街"这一优质旅游资源带动城市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街 优质旅游资源 带动 城市旅游产业经济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长质量视阈下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粟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6-138,共3页
文章从旅游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旅游经济增长的效率、产业结构优化三个维度,用案例地张家界旅游开发的时间序列数据测评了旅游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研究发现: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和就业的带动作用大,但持续性和稳定性不强... 文章从旅游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旅游经济增长的效率、产业结构优化三个维度,用案例地张家界旅游开发的时间序列数据测评了旅游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研究发现: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和就业的带动作用大,但持续性和稳定性不强,质量和效率不高,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因此,重新审视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作用,调整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是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质量旅游产业国民经济贡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测度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凯 张文静 王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借鉴耦合协调理论构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运用信息熵赋权法,从旅游资源、旅游接待、旅游经济及资金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开放程度、收入状况7个层面对安徽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分析,借助ArcGIS软件... 借鉴耦合协调理论构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运用信息熵赋权法,从旅游资源、旅游接待、旅游经济及资金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开放程度、收入状况7个层面对安徽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分析,借助ArcGIS软件的空间聚类法探究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研究表明:安徽省17地级市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具体被分为4个等级,第一、二等级地级市数量较少,得分显著高于第三、四等级。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空间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大合肥旅游经济圈耦合协调程度最高,大皖北旅游经济圈最低,格局基本稳定,展现以合肥、芜湖、安庆三个城市为核心向外围地区衰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 耦合协调度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差异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单晨 陈艺丹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0年第3期1-11,共11页
构建京津冀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三地2004—2017年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构建京津冀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三地2004—2017年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旅游、经济、社会事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得分总体上均呈现出增长态势,北京市旅游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天津市、河北省的旅游业发展皆领先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京津冀三地的旅游与经济、旅游与社会事业的协调水平均表现出逐步提高的态势,河北省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可以分为“波动上升、快速上升、急速上升”三个阶段,北京市、天津市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的耦合协调发展皆可划分为“波动上升、快速上升、缓慢上升”三个阶段;北京市、天津市的旅游子系统、社会事业子系统对当地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强于经济子系统,河北省旅游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对当地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强于社会事业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 耦合协调度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客体验的旅游产业发展探析——评《游客凝视》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其楼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I0018-I0018,共1页
由约翰·尤瑞(John Urry)著、杨慧等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游客凝视》一书,基于“愉悦”“假日”“旅行”等主题词汇,探讨人们在短期内如何离开自己所工作与生活的地方,寻求不同的消费体验,并详细阐释了人们想要旅游的深... 由约翰·尤瑞(John Urry)著、杨慧等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游客凝视》一书,基于“愉悦”“假日”“旅行”等主题词汇,探讨人们在短期内如何离开自己所工作与生活的地方,寻求不同的消费体验,并详细阐释了人们想要旅游的深层原因。全书共分八个章节,内容包括旅游凝视、大众旅游与海滨度假胜地的兴衰、变迁的旅游产业经济学、在旅游行业中工作、文化变迁与旅游重建、凝视历史、看与主题化、全球化凝视。在约翰·尤瑞看来,旅游是人们对异已生活的一种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凝视 度假胜地 游客体验 大众旅游 消费体验 旅游产业经济 旅游凝视 主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洋旅游产品开发》的海南省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9
作者 陈颖 黄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I0006-I0006,共1页
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海南省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经济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海南省海洋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海洋旅游产品开发》一书从海洋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主体角度,阐述海洋旅游设施的开发设计、海洋度假区建设、海洋渔村设计、... 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海南省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经济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海南省海洋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海洋旅游产品开发》一书从海洋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主体角度,阐述海洋旅游设施的开发设计、海洋度假区建设、海洋渔村设计、海洋岛屿规划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海洋旅游产品 旅游产业经济 海洋旅游资源 度假区 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海洋渔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青藏铁路旅游开发的思考
10
作者 李泳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4-25,共2页
青藏铁路地处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自然条件恶劣、运营成本高、运量小,是我国最具“公益性”的国土开发铁路。为此,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依托青藏高原的优势旅游资源,构建青藏高原铁路旅游公司,打造旅游经济产业链是拓展青藏高原铁路发展... 青藏铁路地处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自然条件恶劣、运营成本高、运量小,是我国最具“公益性”的国土开发铁路。为此,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依托青藏高原的优势旅游资源,构建青藏高原铁路旅游公司,打造旅游经济产业链是拓展青藏高原铁路发展空间,实现青藏铁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旅游开发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产业 可持续发展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