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凯 刘美伦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7,共13页
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的相互赋能、协调共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厘清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与地理探测器探究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 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的相互赋能、协调共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厘清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与地理探测器探究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呈动态增长趋势,二者均表现出由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经历了由中度失调向轻度失调的演变过程,空间上呈现出“东部领先、中部塌陷、西部追赶”的发展格局;影响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核心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与劳动力供给度,次级因素为基础设施发展,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对耦合协调发展的解释力度大于单因素的解释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动因、内在机理和实践路径
2
作者 李锦宏 李文博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0,共9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持续深入,旅游业发展转向依赖科技创新和高效能的新质生产力。进入数智时代,数智要素、创意要素、生态要素和人才要素的自我革新,促使传统旅游生产力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演进,形成新型质态的旅...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持续深入,旅游业发展转向依赖科技创新和高效能的新质生产力。进入数智时代,数智要素、创意要素、生态要素和人才要素的自我革新,促使传统旅游生产力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演进,形成新型质态的旅游劳动资料、旅游劳动对象和旅游劳动者,推动旅游新业态创新、传统业态革新和服务能力提升。据此,应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加强复合人才培养,以创意和科技为驱动,提升服务质量和产业效率,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旅游业质量、效率、动力的根本变革以及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策源地 内在机理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建春 李开潮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6,共8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已成为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新型劳动者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引擎,新型劳动资料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新型劳动对象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基础,新...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已成为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新型劳动者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引擎,新型劳动资料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新型劳动对象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基础,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及新型劳动对象的优化配置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动能。为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需创新旅游业科技应用场景,加快智慧旅游发展;创新旅游业发展方式,推动旅游业绿色转型;优化旅游业生产要素配置,提升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创新旅游业人才工作机制,加强新型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旅游业新型生产关系,促进旅游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互动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凯 赵燕 +2 位作者 甘畅 胡鸣镝 刘美伦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数字经济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首先,利用改进后的熵值法分别测算30个省份2011—2020年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次,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Kernel密度估计... 数字经济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首先,利用改进后的熵值法分别测算30个省份2011—2020年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次,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Kernel密度估计法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状态;最后,借助PVAR模型探究二者的互动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增幅较大且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倒“N”型波动交替演化特征,且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在研究期内,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时序上稳步提升,从期初的中度失调转为期末的基本协调状态,且存在“俱乐部收敛”发展趋向;在空间上由大到小呈东部、西部、东北部、中部的空间分布格局。(3)中国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存在良性互动关系,短期内二者的交互效应较大;从长期影响来看,二者受自身发展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Kernel密度估计法 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障碍因素分析——以西北五省区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丽 王姣姣 付玉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155,共9页
基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有效发展”六个维度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模型、收敛性分析、聚类分析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探究2010-2019... 基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有效发展”六个维度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模型、收敛性分析、聚类分析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探究2010-2019年西北五省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演化特征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西北五省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缓慢上升态势,逐渐形成以陕西为核心发展区域,外围向南北递减的时空布局,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显著;(2)西北五省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不同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化特征的区域差异性显著,且差距随时间的推移持续增大,可以划分为强势型、稳定型和滞后型三个等级;(3)西北五省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实际利用外资、科研经费、专利授权数量、入境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不同障碍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理念 熵值-TOPSIS模型 障碍因素 西北五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IP指数测度及其旅游消费拉动效应分析——兼谈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6
作者 文进爱 邱伟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6-180,共5页
本文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11-202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首先构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IP指数,然后实证分析文化IP如何拉动居民消费。结果表明:第一,一个地区文化IP塑造得越多越好,越能够显著拉动居民消费;第二,一个地区文化IP水平对提升... 本文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11-202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首先构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IP指数,然后实证分析文化IP如何拉动居民消费。结果表明:第一,一个地区文化IP塑造得越多越好,越能够显著拉动居民消费;第二,一个地区文化IP水平对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在之后的三年内都能持续发挥促进效果,这表明对文化IP的开发利用是一个有利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应该着眼长远来规划和开展文化IP的塑造;第三,文化IP指数在较高的水平区间能够对拉动居民消费水平产生更大影响;第四,文化IP对居民消费水平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最小;第五,交通便利性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加强文化IP水平对拉动居民消费的正向效应;第六,文化IP能够通过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来实现拉动居民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IP 消费拉动效应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调节效应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与战略路径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佳莹 张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8,共12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全力推动旅游强国建设的本质要求和核心路径。纵观我国旅游业发展历程,其先后经历了开放驱动、资源驱动和投资驱动3个发展阶段,虽已取得一定历史性成就,但仍存在资源与市场不适...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全力推动旅游强国建设的本质要求和核心路径。纵观我国旅游业发展历程,其先后经历了开放驱动、资源驱动和投资驱动3个发展阶段,虽已取得一定历史性成就,但仍存在资源与市场不适配、投入产出比不高效和旅游形态与产业链不吻合等发展瓶颈。新时代背景下,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逆周期和跨周期的重要引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和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战略新使命。对此,文章聚焦旅游需求、旅游供给和旅游区域高质量发展3大重点任务,从制度改革创新、业态转型升级和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提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以促进旅游业进一步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并为我国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战略使命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消费结构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9
8
作者 余超 李泉宏 刘英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8,I0002,共11页
新时期旅游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质生产力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在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内涵构成进行梳理基础上,探究了新质生产力与消费结构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并构建了测度框架.继而,对2011... 新时期旅游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质生产力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在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内涵构成进行梳理基础上,探究了新质生产力与消费结构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并构建了测度框架.继而,对2011-2022年全国30个省区的新质生产力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实证检验了新质生产力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能够正向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考虑内生性的系统广义矩阵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探究各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推动消费结构优化,进而间接影响到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3)新质生产力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更能有效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上述结论,从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制定针对性新质生产力策略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消费结构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空分异及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哲 赵巧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0,共7页
基于2009—2019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5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扎根理论构建城市群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查城市群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等方法实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 基于2009—2019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5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扎根理论构建城市群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查城市群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等方法实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城市群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包括禀赋优势、市场化水平、创新能力三大子系统;(2)七大城市群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内整体表现为上升态势,呈“东高西低,中部居中”的梯度结构特征,重心轨迹由西南向东北方向不断扩散;(3)三大子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依赖性,互动作用强度具有差异性,需通过高水平协同管理打造黄河流域文化旅游经济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时空分异 协同效应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的异质性视角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凯 郭鑫 甘畅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51,共10页
高质量发展是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而创新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基于异质性视角在理论层面阐述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从经济、社会、民生、文化与环境5个维度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而创新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基于异质性视角在理论层面阐述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从经济、社会、民生、文化与环境5个维度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并利用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基础创新、应用创新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均显著驱动着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而当考虑到各控制变量时,创新则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产生负面影响。(2)从短期和长期视角看,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均促进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且长期内基础创新产生的影响更大;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的交互项制约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3)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对各区域的影响不同,呈现中部地区基础创新的影响强度大于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的格局,应用创新的影响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二者交互项仅对西部地区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创新 应用创新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面板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机理探析——以旅游性价比为中心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波 高丽鑫 寇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4,共9页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旅游经济质量的提升为基础,其微观机理亟需探索.基于旅游供需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借鉴奥地利学派的价格形成理论,从旅游者利益最大化视角出发,建构了旅游性价比分析的拓展框架和四种典型类型,并利用收入弹性、价格弹...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旅游经济质量的提升为基础,其微观机理亟需探索.基于旅游供需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借鉴奥地利学派的价格形成理论,从旅游者利益最大化视角出发,建构了旅游性价比分析的拓展框架和四种典型类型,并利用收入弹性、价格弹性、交叉弹性等工具,对旅游性价比展开动态分析.结合2013—2019年国民收入按五等份分组的平均可支配收入等统计资料,把国民旅游市场分为价格导向型、偏价格导向型、中间型、偏品质导向型和品质导向型五类,并判断这五类市场的规模占比接近正态分布,由此认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将表现为产品品质竞争和价格竞争的并存并重.依据帕累托最优原则,进一步分析了提高游客让渡价值的途径,指出发展数字旅游、防止市场垄断和增强公共服务,是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旅游性价比提升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微观机理 旅游性价比 弹性 游客让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地区差异及收敛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钟漪萍 李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07-112,共6页
文章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经济活力六大维度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运用Dagum基尼系数、收敛模型实证考察了我国旅游... 文章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经济活力六大维度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运用Dagum基尼系数、收敛模型实证考察了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及收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总体水平依然偏低,地区差异较大,且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的阶梯状空间分布格局。(2)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呈现逐渐缩小态势,超变密度是造成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3)全国整体及三大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均呈现显著的收敛特征,且收敛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熵权TOPSIS模型 地区差异 收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金红燕 孙根年 张兴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5-507,共13页
分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是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从市场提质升级、供给能力提升、企业资源配置高效、发展环境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成果可持续6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 分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是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从市场提质升级、供给能力提升、企业资源配置高效、发展环境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成果可持续6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变异系数和空间面板模型,对2010—2018年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渐上升,但企业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提质升级和发展成果可持续仍是主要短板;地区发展差异显著,自东向西呈阶梯状递减规律;(2)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总体呈缩小态势,区域内差异变化不明显,区域间差异虽有所收窄,但仍是总体差异的最主要来源;(3)除中部地区外,全国以及东、西部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均存在σ收敛,全国以及三大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4)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和创新能力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提升有显著影响,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据此提出缩小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差异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空间格局特征
14
作者 田小波 《干旱区地理》 2025年第9期1660-1671,共12页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更长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准确把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科学测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是探寻其发展路径的基础。基于旅游基本属性和新发展理念构建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更长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准确把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科学测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是探寻其发展路径的基础。基于旅游基本属性和新发展理念构建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分析等方法测度并探讨了2019年黄河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分维度上,黄河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高值区占比在11%~40%之间,低值区占比在30%~72%之间,平稳高效、公平共享及创新驱动等分维度高值区占比低于10%;综合维度上,黄河流域各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中低水平占比71.67%,高值区占比28.33%。(2)分维度和综合维度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综合维度上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由下游向上游梯级递减;分维度上稳定高效水平呈现西高、中低、东居中的特点,绿色持续水平呈现上中游高、下游低的特点,其余各维度的分异趋势与综合维度相同。(3)稳定高效、绿色持续、协调发展、文旅融合等评价维度和综合维度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效应,分维度、综合维度的空间集聚特征各不相同,但均呈现出高值、低值分异集聚的“空间极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测度 空间格局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旅游业体系与旅游强国建设”专题研讨会综述
15
作者 王婧 郑果 宋志伟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7-182,共6页
现代旅游业体系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探究现代旅游业体系与旅游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推动我国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北京联合大学《旅... 现代旅游业体系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探究现代旅游业体系与旅游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推动我国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刊》编辑部召开“现代旅游业体系与旅游强国建设”专题研讨会,邀请相关研究者和业界代表共同探讨相关议题,以期为现代旅游业体系构建、旅游强国建设、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贡献思想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旅游业体系 旅游强国建设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破解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障碍的实践路径——以武陵山片区为中心的考察
16
作者 高华峰 吕彦卓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5,共11页
旅游业传统发展模式形成的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其实质是旅游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论文运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系数、最邻近指数以及空间密度和空间热点等方法对武陵山片区的旅游资源空间... 旅游业传统发展模式形成的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其实质是旅游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论文运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系数、最邻近指数以及空间密度和空间热点等方法对武陵山片区的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揭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对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梗阻原因,并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指导,提出以旅游新质生产力破解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障碍的实践路径,对于推动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旅游强国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新质生产力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 武陵山片区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全域旅游促进共同富裕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杨明月 戴学锋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6,共6页
共同富裕是“十四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促进共同富裕,农村是共同富裕的洼地,乡村振兴是推动全面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乡村旅游。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全域旅游,其实质是一种以... 共同富裕是“十四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促进共同富裕,农村是共同富裕的洼地,乡村振兴是推动全面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乡村旅游。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全域旅游,其实质是一种以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工具的治理模式,在深化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改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研究全域旅游促进共同富裕发展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全域旅游具有普惠性、融合性和社会性的内在特征,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三个维度,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助推乡村宜居、促进富民增收、激活乡村文化为作用路径,助力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旅游治理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