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对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毕斗斗 张宇嘉 贾振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58,共11页
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与2000—2019年旅游业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土地城镇化水平,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及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的时空演化特征,探究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对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影... 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与2000—2019年旅游业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土地城镇化水平,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及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的时空演化特征,探究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对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三生空间”转型显著,生产、生活空间扩张伴随生态空间萎缩。(2)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长期高位,距碳中和目标差距明显,但已显现下降趋势。(3)“三生空间”转型对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呈增负与减负双模式,农业生产空间向水域及林地生态空间转化减负效果最突出。土地城镇化水平与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整体呈“U”型曲线,但城市间存在“U”型、倒“U”型及“L”型分异特征;土地城镇化与旅游业碳排放负荷持续强脱钩且呈现显著空间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三生空间”转型 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收入增长对旅游业碳排放存在非线性影响吗?——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拓展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范跃民 余一明 孙博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基于Grossman和Krueger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对旅游业收入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是否符合长期EKC假设进行了检验,发现:总体上,旅游收入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旅游业碳排放总量,而且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旅游业收入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 基于Grossman和Krueger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对旅游业收入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是否符合长期EKC假设进行了检验,发现:总体上,旅游收入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旅游业碳排放总量,而且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旅游业收入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但对碳排放总量指标不满足EKC假设;东中西分样本估计中,旅游业收入的增加显著提高了东中西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其中东部地区旅游收入的弹性最高,而中部最小;东部与西部地区旅游业收入的增加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均符合EKC假设;旅游收入的提高显著增加了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中西部地区的旅游收入增长与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倒U关系。在建设旅游生态区方面,政府应遵循国家标准,并鼓励制定当地特色的地方标准,利用生态学规律指导旅游活动中再生资源的闭环环节,有序推进区域旅游业发展,完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收入 旅游业排放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排放总量 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智慧 王凯 +1 位作者 余芳芳 徐丽萍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118,共9页
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业碳排放—旅游经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旅游业和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该文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2000-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以其作为旅游业碳排放系统的... 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业碳排放—旅游经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旅游业和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该文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2000-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以其作为旅游业碳排放系统的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分别测算旅游业碳排放、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继而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旅游业碳排放—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旅游业碳排放、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均呈上升态势,其中旅游业碳排放问题并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其指数波动态势明显,而旅游经济增长态势最明显;各省域旅游业碳排放、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体呈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空间分布特征。2)旅游业碳排放—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但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仅达到勉强协调水平;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变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各地区耦合协调水平迥异,整体呈现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地区发展速度也存在差异,2019年四地区均达到初级协调水平。3)局部省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特征凸显,具体呈现出显著的强强集聚和弱弱集聚的空间俱乐部趋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排放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我国旅游业碳排放的门槛效应及区域差异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亚萍 王凯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22,共5页
为厘清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选取2001—2019年中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设定环境规制为解释变量,分为费用型和投资型两种,设定旅游业碳排放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城市化和技术水平为阈值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 为厘清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选取2001—2019年中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设定环境规制为解释变量,分为费用型和投资型两种,设定旅游业碳排放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城市化和技术水平为阈值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讨两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的阈值作用及其在东、中、西各地域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全国及西部范围内,以城市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费用型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存在单个阈值,而投资型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以技术水平作为阈值变量时,两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存在双重阈值效应;在东、中部地区,两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在技术水平作用下对旅游业碳排放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旅游业排放 门槛效应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智慧 王凯 徐丽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8-2140,共13页
环境规制作为实现旅游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实现旅游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路径。基于综合指数法和“自下而上”法,测度2005—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中国港澳台及西藏统计数据尚缺)的环境规制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 环境规制作为实现旅游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实现旅游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路径。基于综合指数法和“自下而上”法,测度2005—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中国港澳台及西藏统计数据尚缺)的环境规制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并借助面板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整体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其中,中部地区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其次分别为西部、东部和东北地区。(2)中国环境规制水平呈增长态势,其规制效应对胡焕庸线右侧的地区更为显著,并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的梯度分布特征。(3)中国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明显的“倒逼减排”效应,但东北地区却存在一定的“绿色悖论”现象;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单一阈值,当旅游能源强度小于阈值时,存在显著的“倒逼减排”效应,当旅游能源强度超过阈值时则存在“绿色悖论”效应。(4)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未通过门槛效应检验;中部地区存在单个门槛值,环境规制有效促进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不存在“绿色悖论”现象;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存在单、双门槛效应,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先促进后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旅游业排放强度 空间异质性 面板门槛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负荷模型的中国碳排放情景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倩倩 黄贤金 陈志刚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4,77,共3页
文章基于环境负荷模型,在绝对减排和相对减排条件下分别设定了不同的情景,分析各情景下中国碳排放的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中国应对碳减排压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负荷模型 排放 情景分析 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任洁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13,共2页
碳达峰与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战略是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我国力争于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旅游业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从自然环境层面来看,实现“双碳”目标可... 碳达峰与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战略是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我国力争于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旅游业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从自然环境层面来看,实现“双碳”目标可以从根源上减少环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韧性;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双碳”战略的实施可以推动生态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 中和 排放峰值 减排 高质量发展 自然环境 助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响应下典型工业负荷排放特性的环境经济调度 被引量:13
8
作者 韩刚 黎雄 +2 位作者 徐箭 廖思阳 吴煜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9-119,共11页
水泥厂等工业用户一方面具有高排放属性,另一方面也具有相当可观的需求响应潜力,可作为电力系统应对风电等新能源发电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在含风电电力系统环境经济调度问题中充分考虑水泥厂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特性及其需求... 水泥厂等工业用户一方面具有高排放属性,另一方面也具有相当可观的需求响应潜力,可作为电力系统应对风电等新能源发电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在含风电电力系统环境经济调度问题中充分考虑水泥厂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特性及其需求响应能力,实现电力系统源荷协同的绿色低碳运行。首先,分析了电源侧火电机组和负荷侧水泥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性,并计及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性和污染源附近区域的环境容量裕度,提出了火电机组及水泥厂环保成本计算模型。同时,考虑了火电机组及水泥厂的碳排放特性,并采用阶梯型碳排放成本模型计算火电机组和水泥厂的碳排放成本。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水泥厂负荷优化模型,以阶梯型分时电价的方式调动水泥厂参与需求响应,构建了源荷协同的含风电电力系统环境经济调度模型。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39节点系统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不仅可以实现电网侧和水泥厂成本均降低的双赢局面,还能够降低电力系统源荷整体的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调度 需求响应 大气污染物排放 排放 高斯烟团模型 阶梯型分时电价 典型工业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生态经济管理体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秋华 修新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8,共4页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中国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中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其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趋明显,突出表现在:旅游...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中国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中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其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趋明显,突出表现在:旅游资源的超负荷、低技术、高同质开发日趋严重,带来巨大的旅游资源承载压力以及旅游消费的浪费、旅游景区的高碳排放和旅游产业经济低效率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 中国旅游业 旅游产业规模 经济管理体制 旅游资源 旅游消费 生态环境 生态经济系统 承载压力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