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地区差异分解与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谭华云 许春晓 董雪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1-55,共5页
文章基于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中国各省区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选用基于泰尔指数的差异测度与分解方法对效率的区域差异性进行测算和分解分析,最后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究碳排放效率区... 文章基于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中国各省区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选用基于泰尔指数的差异测度与分解方法对效率的区域差异性进行测算和分解分析,最后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究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性的外部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SBM模型 泰尔指数分解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效应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王凯 张淑文 +2 位作者 甘畅 杨亚萍 刘浩龙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4-353,共10页
基于中国30个省区2001-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测度各省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厘清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效应。研究表明:①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渐趋紧密,网络发... 基于中国30个省区2001-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测度各省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厘清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效应。研究表明:①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渐趋紧密,网络发育程度日益完善,但距理想状态仍有差距;②各省区网络中心性指标分异性逐步减小,上海、北京、江苏等省区排名稳居前列,重庆、福建、内蒙古等省区排名波动上升,宁夏、青海、山西等省区排名相对滞后;③网络整体呈核心区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及西南地区持续扩展,而边缘区范围逐步收缩态势;④网络密度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正相关,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差异构成负相关关系,网络等级度和网络效率则与之相反,网络中心性各指标的提升均能显著增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社会网络析 核心-边缘结构 网络结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王凯 何静 +1 位作者 甘畅 席建超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0-60,共11页
立足空间效应视角考察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对于推动旅游业节能减排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探究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4—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 立足空间效应视角考察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对于推动旅游业节能减排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探究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4—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小幅上升,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有所下降,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增长态势明显,且均存在区域差异。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分布以“L-L”集聚类型为主,“H-H”型省份的空间集聚特征逐渐强化。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直接效应分别表现为负向抑制和正向促进,但其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充分释放还有赖于旅游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 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发展及动态演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何静 王凯 +1 位作者 李志远 邹楠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9,共10页
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协同共进是驱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系统思维出发构建耦合协调模型,研究2001-2019年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借助空间自相关、空间... 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协同共进是驱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系统思维出发构建耦合协调模型,研究2001-2019年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借助空间自相关、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其动态演进趋势进行深层探析.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度从“基本失调”转向“基本协调”,呈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的空间格局;其核密度曲线右拖尾延展收敛现象明显并呈双峰演化格局,离散发展和低水平状态逐渐改善,区域间绝对差异缩小.(2)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局部空间关联类型以高-高集聚型、低-低集聚型为主.(3)耦合协调度的类型状态呈稳态分布且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不易实现跨越式提升;类型转移过程受地理背景影响,严重失调类型省份面临低水平固化风险,而高级协调类型省份带动效应不足,基本失调、基本协调类型省份易受严重失调、基本失调类型省份的近邻效应影响而出现发展回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时空耦合 空间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试点是否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基于双重差分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凯 关锐 甘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56,共10页
作为调节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的综合性环境规制工具,低碳试点是促进旅游业节能减排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其能否提高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该研究利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 作为调节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的综合性环境规制工具,低碳试点是促进旅游业节能减排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其能否提高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该研究利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同时,将低碳试点政策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低碳试点实施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政策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剖析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低碳试点政策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过程中产生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在时序上呈现小幅波动增长的演化态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2)低碳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分地区检验表明,低碳试点政策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为正,在西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为负,在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3)低碳试点政策通过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来促进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提高,但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未能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因此,各级政府应通过推广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扩大低碳试点范围、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等途径谋求中国旅游业绿色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政策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双重差分模型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趋同演变及其趋势预测 被引量:15
6
作者 徐琼 程慧 钟美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17-3429,共13页
低碳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准确把握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趋同演变及其发展趋势,对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对2009—2019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科学测度,再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 低碳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准确把握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趋同演变及其发展趋势,对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对2009—2019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科学测度,再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空Markov链,检验其趋同效应并深入探析其时空趋同特征,最后结合Markov链的无限分布矩阵,科学预测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时间特征上,2009—2019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过山车式”波动上升态势,东部效率均值大于西部大于中部。研究期内效率均呈显著的俱乐部趋同分布,从2009—2014年偏向于较低效率“单峰”趋同向2015—2019年偏向于低效率和高效率的“双峰”趋同演变,且相邻效率等级俱乐部更容易发生转移,其中后期比前期的俱乐部趋同效应更强。(2)空间特征上,不同空间滞后条件下,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均呈显著的俱乐部趋同分布,但趋同程度随滞后水平的提升有所减弱。空间滞后水平越高,效率向上转移可能性越大。(3)省域效率转移上,大多中西部省份效率保持平稳,但部分沿海发达省份和西部省份实现向上转移,仅少数中东部省份向下转移。(4)省域及邻域效率转移上,大多数省域与其邻域保持相同的转移方向,其中中西部省份处于“近墨者黑”的困境,少数东部沿海和西南省市摆脱邻域效率“下滑”陷阱,实现向上转移.(5)发展趋势上,未来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将整体有所提升,空间分布由“双峰”向“单峰”趋同演变,但仍聚类于较低效率趋同。随着空间滞后水平的提升,俱乐部趋同程度有所减弱,但趋同质量显著提升。最后本文提出针对性地建议,以期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俱乐部趋同 时空特征 趋势预测 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综合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杜娅明 白永平 +4 位作者 梁建设 张春悦 荆林祥 王立果 邹嘉铖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74-2085,共12页
科学量化并分析黄河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其旅游经济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黄河流域9省区面板数据,利用Super-SBM模型从静态和动态2个视角揭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空间杜宾... 科学量化并分析黄河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其旅游经济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黄河流域9省区面板数据,利用Super-SBM模型从静态和动态2个视角揭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影响黄河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关键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黄河流域内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均值呈现先波动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省区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空间分布呈现“西低东高”格局。(2)动态效率方面,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和核密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均表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极化现象减弱,且技术进步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变动的贡献更大。(3)影响因素方面,环境规制和城镇化水平在促进当地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过程中呈现出正向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技术水平和旅游产业集聚对当地和邻地的影响系数均为负;而经济发展水平会抑制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但对周边地区呈现出显著的正向溢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Super-SBM 空间杜宾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江西省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贾国栋 王立国 +1 位作者 张典 江国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共10页
“双碳”目标下旅游低碳转型有利于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科学计算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发展绿色低碳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自下而上”法对江西省2000—2019年旅游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进行计算,运用非期望产出Su... “双碳”目标下旅游低碳转型有利于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科学计算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发展绿色低碳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自下而上”法对江西省2000—2019年旅游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进行计算,运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法对江西省旅游碳排放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分析,并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活动及废弃物处理是江西省旅游业主要碳源,碳排放总量从56.23万t增加到516.72万t,呈持续上升状态。(2)江西省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现波动发展趋势,且存在“北高南低”地带性差异。(3)江西省Malmquist指数均值为1.22,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呈持续改善状态,其动态趋势受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指数双重影响。(4)规模、结构、质量、开发创新、环境、行业技术与行业投资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影响因素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