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9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化-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
1
作者 田穗 何怡然 郑海味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07,共9页
数智化、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和基尼系数模型,研究“数智化-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动态... 数智化、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和基尼系数模型,研究“数智化-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全国耦合协调度等级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中部和东部地区高于全国水平、东北和西部地区低于全国水平的发展状态;全国耦合协调状态相对稳定,虽然相邻类型的等级转移现象较为频繁,但跨越式的发展相对较少;从区域内差异来看,除东北地区外,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差异逐渐扩大;从区域间差异看,东部地区较其他地区在耦合协调度上的优势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及效应
2
作者 于沛鑫 王兆峰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3,共11页
科学研判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与影响程度,是推动旅游业绿色转型、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2010—2022年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门槛效应模型揭示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及效应... 科学研判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与影响程度,是推动旅游业绿色转型、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2010—2022年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门槛效应模型揭示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结果表明:正式环境规制呈“倒U”型演化轨迹,非正式环境规制呈线性上升趋势,旅游业绿色转型呈“N”型变化曲线。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均可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旅游业绿色转型。技术创新在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影响旅游业绿色转型的作用中均发挥单一门槛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在正式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中呈线性促进作用,在非正式环境规制中发挥单一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旅游 绿色转型 面板门槛模型 长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旅游对生态环境与社区经济的影响评估
3
作者 华海迪 任新玉 张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150,共13页
湿地作为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生物多样性和多种生态服务功能。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湿地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宠,吸引了大批游客。湿地旅游的开发及运营对生态环境与社区经济的影响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湿地作为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生物多样性和多种生态服务功能。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湿地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宠,吸引了大批游客。湿地旅游的开发及运营对生态环境与社区经济的影响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在推动湿地旅游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以及如何确保湿地旅游的经济效益能够促进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湿地旅游对当地生态环境与社区经济的影响评估方法。以辽河三角洲湿地公园为研究区,从气候调节和生物养分循环两个角度构建评估体系。通过气候调节和生物养分循环分别评估生态环境和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选取相关指标,通过野外调查收集数据。运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综合模型。基于量化数据和权重,评估湿地旅游对生态环境与社区经济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该方法应用后湿地植物大气组分调节和湿地植物中的碳质量分数对气候调节能力的影响显著;湿地植被光合作用速率和湿地植被覆盖率对生物养分循环能力的影响显著;在气候环境较为舒适的环境下,湿地旅游对当地生态环境与社区经济的影响较为显著;在气候较为恶劣(寒冷)的环境下,湿地旅游对当地生态环境与社区经济的影响不显著。湿地旅游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显著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且碳排放控制得当,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旅游 当地生态环境 社区经济 气候调节 生物养分循环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环境承载力测度与空间效应研究
4
作者 李书琼 王小兰 +1 位作者 侯兰功 王贝贝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评价旅游可持续的重要依据。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为例,构建以DPSIR模型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杜宾模型等研究方法,探讨2005—2022年研究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时空演变和空间...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评价旅游可持续的重要依据。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为例,构建以DPSIR模型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杜宾模型等研究方法,探讨2005—2022年研究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时空演变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呈现整体稳定伴随细微波动的趋势。2)空间分布格局有显著的空间负相关特征,空间关联强度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3)空间杜宾模型显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环境承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游客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水平、环境规制强度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旅游生态效率、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环境承载力 DPSIR模型 时空演变 空间溢出效应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综合能源系统环境经济调度策略
5
作者 谢依麟 徐英 +2 位作者 仪忠凯 朱学成 荣爽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148,共11页
准确有效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模型是减轻综合能源系统对环境影响的关键。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源荷不确定性并考虑多种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综合能源系统环境经济调度策略。首先,考虑到新能源出力与多种负荷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与同步回... 准确有效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模型是减轻综合能源系统对环境影响的关键。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源荷不确定性并考虑多种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综合能源系统环境经济调度策略。首先,考虑到新能源出力与多种负荷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与同步回代缩减法,生成典型日场景。然后,考虑污染排放源高度、位置、风速、风向的影响,构建了火电厂和燃煤锅炉厂的污染物时空分布模型,充分反映了污染物的扩散特性,提高了结果精度。最后,计算不同时刻下大气污染物平均质量浓度与时空分布情况,获得各设备的对应调度结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不考虑风力发电与污染物时空分布的策略,提出的环境经济调度策略在供暖季、供冷季、过渡季分别使污染物质量浓度大幅降低。所提出的调度方法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实现经济环保的调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调度 综合能源系统 高斯烟羽模型 不确定性 大气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营商环境驱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研究
6
作者 吴志才 熊娇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共18页
旅游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如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51个旅游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基于组态视角运用NCA和f... 旅游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如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51个旅游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基于组态视角运用NCA和fsQCA方法探究包括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金融服务、法治环境和政务环境在内的7种营商环境要素驱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路径。研究发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非由单一营商环境要素驱动,而是多重营商环境要素协同联动的结果;公共服务在驱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普适性作用;存在3条驱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组态路径,分别为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导向型、政府助力下的金融与创新驱动型、政府与市场双重逻辑下的金融与创新驱动型,其中政府与市场双重逻辑下的金融与创新驱动型是驱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营商环境驱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背后复杂机理的认识,而且可为地区因地制宜优化营商环境以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佳韡 冉光泰 +1 位作者 肖世平 吴佳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6,共9页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构建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OLS模...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构建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OLS模型、GWR模型等,从时空视角探究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2~2021年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子系统起主导作用;2020~2021年的新冠疫情期间,耦合协调度先明显下降,后缓慢恢复。②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各省市综合评价水平、子系统评价水平得分的上升和恢复速度有明显差异,长江经济带总体向有序协调发展。③推动三系统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总体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在动力,其中以入境游客人数为代表的外部动力和以水资源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为代表的内部动力对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的正向驱动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GWR模型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文辉 王鑫滨 +1 位作者 熊建新 刘玫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6-1976,共11页
基于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形成机理,从旅游产业适应性和生态系统适应性2个子系统,敏感性、稳定性和响应3个维度构建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适应性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 基于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形成机理,从旅游产业适应性和生态系统适应性2个子系统,敏感性、稳定性和响应3个维度构建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适应性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30个市域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10 a来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较低,呈现出升–降–升的变化,与旅游产业适应性变化一致;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下游地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2)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存在高–高、高–低、低–高和低–低4种集聚类型。(3)适应性重心位于常德市,并逐渐向西南方向移动,呈现出“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4)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生态治理、政府调控和生态弹性是驱动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时空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系统 适应性 熵权TOPSIS法 长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影响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经龙 朱敏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5-49,141,共6页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家公园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游客,但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为游客提供精神、娱乐等非物质利益是促使游客履行环境责任行为的重要因素。以...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家公园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游客,但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为游客提供精神、娱乐等非物质利益是促使游客履行环境责任行为的重要因素。以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为前因变量,以地方依恋和游客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构建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模型,实证研究发现:(1)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是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前因变量;(2)地方依恋与游客满意度分别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3)地方依恋与游客满意度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 地方依恋 游客满意度 旅游环境责任行为 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比较研究——以上海、西安为例 被引量:66
10
作者 庞闻 马耀峰 杨敏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年第12期44-48,共5页
基于协同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构建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上海市和西安市2001-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不同类型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演变过程做对比研究,结果发现:(1)城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普... 基于协同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构建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上海市和西安市2001-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不同类型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演变过程做对比研究,结果发现:(1)城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普遍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耦合互动关系;(2)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反馈是决定二者耦合关系的直接原因,而城市产业结构、旅游资源、市场客源、城市化进程、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方面的差异则是形成耦合关系的深层次基础;(3)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能有效判断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与协调发展的状态,是研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效应及其障碍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黄子璇 史达 马淑花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8,共16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科学衡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厘清影响其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次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测算,并在方法层面对现有的静态测算模型进行动态化创新,定量测度2000—2020年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科学衡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厘清影响其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次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测算,并在方法层面对现有的静态测算模型进行动态化创新,定量测度2000—2020年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度,科学度量其空间演化格局,并识别影响其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旅游经济综合指数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2)中国生态系统服务有一定的改善,整体呈现增长态势,表现出东高西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3)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长期处于高水平磨合阶段,耦合协调效应稳步增强,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极核特征明显;4)旅游经济效益、支持服务、旅游经济规模和调节服务是制约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生态系统服务 耦合协调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车站光伏储能系统设计及生命周期环境经济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锦扬 张金英 +4 位作者 周岩梅 马丁捷 赵一帆 李雅琪 刘北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50,共8页
为探究光伏储能系统节能、减排及降本潜力,开展铁路车站太阳能光伏储能系统设计,构建全生命周期环境经济核算方法模型。以铁路车站为例,设计屋顶式光伏储能系统,核算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当量为2.62×10^(3)t CO_(2)e,仅为国家电网发电... 为探究光伏储能系统节能、减排及降本潜力,开展铁路车站太阳能光伏储能系统设计,构建全生命周期环境经济核算方法模型。以铁路车站为例,设计屋顶式光伏储能系统,核算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当量为2.62×10^(3)t CO_(2)e,仅为国家电网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占比较高的地方电网发电碳排放当量的10%和37%;光伏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大气污染物不产生PM2.5排放,SO_(2)和NOx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4.58 t和3.66 t,远低于国家电网;光伏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经济成本也最低,仅为地方电网和国家电网供电电费的20%和25%。相比于国家电网和区域电网供电方式,光伏储能供电的碳排放回收期分别为2.5年和9.3年,显著低于光伏组件使用年限25年,具有优越的环境与经济效益,为铁路车站运营供电方式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站 光伏储能系统 碳排放 环境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韧性水平与旅游环境承载力交互胁迫及协同响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志远 冯学钢 +2 位作者 左文俊 夏赞才 牛菁莹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0-669,共10页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韧性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测度其发展水平,运用双指数函数验证其交互胁迫效应,借助哈肯模型测度协同发展态势,利用VAR模型判断互动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区域整体两大系统水平均有所提升,...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韧性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测度其发展水平,运用双指数函数验证其交互胁迫效应,借助哈肯模型测度协同发展态势,利用VAR模型判断互动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区域整体两大系统水平均有所提升,东部处于“翘楚”地位,中、西部实现对东部的“追赶”,但存在低水平趋同与城市韧性不足的困境。②交互胁迫关系证实,长江经济带城市韧性水平与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相互胁迫约束效应且存在时空异质性,城市韧性水平越高的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压力越大。③区域协同水平在时间维度呈现由失调向协同转化的利好态势,空间分异特征呈现由“东部领衔”到“西部崛起”再到“中部追赶”的动态演化过程,稳态均衡收敛趋势增强。④区域脉冲响应差异显著,江苏、上海分别对城市韧性与旅游环境承载力冲击的起伏波动较大;中部两大系统的脉冲响应均呈现“先波动后平稳”特征;西部两大系统的脉冲响应表现出较为突出的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水平 旅游环境承载力 交互胁迫 协同效应 脉冲响应 长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的多源系统鲁棒模糊动态综合环境经济调度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宏 陈燕楠 +3 位作者 王洪坤 常喜强 赵咪 严冬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6-1456,I0014-I0020,共18页
“双碳”目标下,以风电、光伏、光热发电为主的源端新能源规模化并网以及荷端供给需求和种类的多样性使得系统源荷平衡受到极大影响,给新型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严峻挑战。基于此,以风电-光伏-光热-火电联合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 “双碳”目标下,以风电、光伏、光热发电为主的源端新能源规模化并网以及荷端供给需求和种类的多样性使得系统源荷平衡受到极大影响,给新型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严峻挑战。基于此,以风电-光伏-光热-火电联合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的鲁棒模糊动态综合环境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分别基于鲁棒理论和模糊理论对多源系统源荷不确定因素建模,同时构建鲁棒模糊数学模型并推导其等价确定模型;其次,综合考虑各种环境经济因素,构建多源系统鲁棒模糊动态综合环境经济调度模型;然后,根据其等价确定转化思想对模型进行转化并采用基于差分进化的粒子群算法求解;最后,基于新疆哈密电网实际数据和改进IEEE-39节点系统,验证所建模型的寻优效果在环境经济上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系统 环境经济调度 双重不确定性 鲁棒理论 模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佳璐 潘景茹 +2 位作者 冯峰 徐鹏 刘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8—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态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56上升至2020年的0.69,由勉强协调进入初级协调阶段,水资源子系统一直是影响九省(区)PWEE系统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其平均障碍度从2008年的49.05%增加至2020年的55.48%,人均水资源量为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素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环境系统韧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梦瑶 唐健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旅游环境系统韧性评价模型、超效率SBM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揭示了旅游环境系统韧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旅游环境系统韧性水平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旅游环境系统韧性评价模型、超效率SBM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揭示了旅游环境系统韧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旅游环境系统韧性水平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波动性上升态势,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先上升后微弱下降的趋势,二者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性。(2)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提升显著提高了本地绿色发展效率,对邻地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地理距离的邻近性产生。在考虑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后,该结论依然成立。(3)旅游社会系统韧性和旅游服务系统韧性对本地绿色发展效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旅游经济系统韧性和旅游生态系统韧性本身存在环境负外部性,并未对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显著的空间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环境系统韧性 绿色发展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旅游企业韧性——基于制度环境与股权集中度的调节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生延超 谭左思 +1 位作者 徐珊 王瑞雪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61,共15页
面对当前复杂的外部形势和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旅游企业如何主动对接数字经济进而增强韧性能力以适应外界变化,不仅关系自身生存发展,也牵涉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2008—2021年我国35家上市旅游企业样本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对旅游企... 面对当前复杂的外部形势和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旅游企业如何主动对接数字经济进而增强韧性能力以适应外界变化,不仅关系自身生存发展,也牵涉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2008—2021年我国35家上市旅游企业样本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对旅游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旅游企业韧性水平,该结果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制度环境和股权集中度作为旅游企业发展的内外影响因素,对于数字经济提升旅游企业韧性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处于制度环境较好区域和股权集中度较低的旅游企业,数字经济对旅游企业韧性的促进效果越强;3)异质性分析表明,处于上升阶段和较低市场优势地位的旅游企业更倾向于利用数字化成果提升其韧性水平。因此,旅游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发展情况和外部环境条件,积极构建敏捷、灵活的数字智能组织以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旅游企业韧性 制度环境 股权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企业营商环境与旅游资源分布协调关系
18
作者 严荣 李翠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指出要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1]丝路经济带核心区作为全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它的旅游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对于研究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经济水平、投资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指出要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1]丝路经济带核心区作为全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它的旅游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对于研究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经济水平、投资支出、消费需求、人力资源、城市魅力以及自然资源六方面分析了旅游企业营商环境和旅游资源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设计科学严谨的指标体系,构建旅游企业营商环境和旅游资源之间的耦合协调模型,并以丝路经济带核心区2011-2020年的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丝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企业营商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指数f(x)和g(y)近十年来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丝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企业营商环境与旅游资源的耦合性出现由2011年的轻度失调逐渐变为2020年的濒临失调,说明两者之间的耦合性正在走向优化趋势,也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不断加强;从2011-2020年丝路经济带核心区旅游企业营商环境与旅游资源之间的耦合水平一直处于中级水平的状态,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待加强。因此,丝路经济带核心区需要改善旅游资源管理水平来实现旅游企业营商环境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企业营商环境 旅游资源 丝路经济带核心区 旅游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环境资源经济核算的理论方法与研究展望
19
作者 陈小鹏 张凯壮 张洁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0-45,共6页
随着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旅游业繁荣背后所引发的环境退化、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较多研究聚焦于旅游环境资源经济核算这一基础工作。文章梳理了国内外近二十年来在核算旅游环境资源经济价值方面的关键... 随着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旅游业繁荣背后所引发的环境退化、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较多研究聚焦于旅游环境资源经济核算这一基础工作。文章梳理了国内外近二十年来在核算旅游环境资源经济价值方面的关键理论和研究方法演进。研究发现:(1)陈述偏好理论在环境资源经济价值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近年来基于效用转移理论的元分析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势;(2)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和双边界二分式选择模型是主要的旅游环境资源经济核算方法,但是近年来较多学者开始关注该方法的有效性问题;(3)以大数据和卫星遥感为代表的新技术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研究者还应该关注受试者的“搭便车”心理对研究结论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环境资源 经济核算 关键理论 方法论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预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玒玒 刘书芳 李新一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
利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07—2021年祁连山地区30个县域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度,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31年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 利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07—2021年祁连山地区30个县域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度,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31年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逐年升高,水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人口子系统发展水平缓慢上升,经济子系统发展起点较低但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起点相对较高但波动较大,且除水资源子系统外,甘肃片区指标优于青海片区。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协调度等级波动上升已达到中级协调;各地区增速具有异质性,南部增速最快,西北部次之,中部最慢。祁连山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呈现稳步上升态势,逐渐由中级协调升至良好协调等级,且甘肃片区协调度略高于青海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协调发展 时空演变 预测 祁连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