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旅客异质性的空铁联运与空中直飞竞争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正泓 孙阳 马春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55,76,共8页
空铁联运以航空运输为主,结合了航空运输和高速铁路的优势,为旅客出行提供多样化选择。但在中长运距下,相比空中直飞,空铁联运不具备显著竞争优势,空铁联运的推广与普及受到一定挑战。基于旅客对出行时间、票价和出行舒适度3方面效用的... 空铁联运以航空运输为主,结合了航空运输和高速铁路的优势,为旅客出行提供多样化选择。但在中长运距下,相比空中直飞,空铁联运不具备显著竞争优势,空铁联运的推广与普及受到一定挑战。基于旅客对出行时间、票价和出行舒适度3方面效用的敏感程度将旅客分为商务旅客和休闲旅客,建立空铁联运与空中直飞的竞争模型,分析旅客结构、出行时间和联程运输票价对空铁联运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铁联运对休闲旅客更具吸引力;通过优化接驳、航班调度等方式减少空铁联运的出行时间可以有效提高空铁联运竞争力;小幅度降低联程运输票价不能显著提高空铁联运的旅客数量。研究结论可以为提升空铁联运产品的服务水平、建设多式联运网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运输 空铁联运 空中直飞 旅客异质性 竞争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客多维异质性的高速铁路客流分配方法研究
2
作者 肖瑶 谭宇燕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85,共12页
为了更精准地匹配不同旅客的异质性出行需求,提升高速铁路客流分配的准确性并优化客运产品设计,围绕不同类别旅客在各时段的差异化出行需求开展客流分配研究。结合实际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对不同OD距离下的旅客日内出行需... 为了更精准地匹配不同旅客的异质性出行需求,提升高速铁路客流分配的准确性并优化客运产品设计,围绕不同类别旅客在各时段的差异化出行需求开展客流分配研究。结合实际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对不同OD距离下的旅客日内出行需求分布进行估计,并利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旅客群体进行分类。构建“时间-空间-旅客类别”出行服务网络,刻画不同类别旅客在出行过程中各环节各时段的行为特征;基于时空弧段设计旅客路径选择的成本函数,采用考虑剪枝策略的双向Dijkstra算法进行旅客出行路径搜索,建立基于旅客路径的客流分配模型。以京沪高铁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参数设置对分配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客流分配模型能够较好地匹配实际旅客的出行需求分布,有效刻画不同类别旅客的异质性行为特征,并能够适应不同客流强度下的分配变化,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客流分配 旅客异质性 时变需求 路径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班延误下旅客出行行为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任新惠 孙一楠 江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50,共11页
针对航班延误后旅客的出行选择不同的问题,对不同群体旅客特征进行研究,识别航班延误下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提高旅客选择行为的可预测性.利用潜在类别模型(Latent Class Model,LCM)将旅客划分为经济效率型(40%),注重体验型(6%),经... 针对航班延误后旅客的出行选择不同的问题,对不同群体旅客特征进行研究,识别航班延误下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提高旅客选择行为的可预测性.利用潜在类别模型(Latent Class Model,LCM)将旅客划分为经济效率型(40%),注重体验型(6%),经济舒适型(43%)和全面衡量型(11%),其对交通方式快速性、经济性、舒适性和便捷性的偏好具有差异.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对类别划分产生影响的属性.结果表明:旅客个人属性中性别和收入对分类影响显著;同时出行距离、出发时刻、是否有随行人员、航班延误时长、收到航班延误信息时刻、航班延误规模、是否有服务补救措施和出行时间约束8个出行活动特征属性对不同类别的旅客出行影响程度不同;两类属性多种因素相互交错、共同作用对旅客选择行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出行方式选择 潜在类别模型 航班延误 旅客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