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研究综述
1
作者 田志强 靳欣妮 +2 位作者 王付霞 连惠 吴文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9,共13页
为了深入理解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脉络,首先分析了支撑该研究领域的效用最大化理论、前景理论及广义费用理论,并深入探讨了个人属性和出行方式特征如何影响旅客的出行决策过程。同时,研究了旅客对综合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偏... 为了深入理解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脉络,首先分析了支撑该研究领域的效用最大化理论、前景理论及广义费用理论,并深入探讨了个人属性和出行方式特征如何影响旅客的出行决策过程。同时,研究了旅客对综合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偏好,阐释了在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和分析工具,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旅客的出行选择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经济状况、时间偏好、出行目的以及交通方式的特征,如便捷性和舒适度等。特别是在出行需求多样化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旅客的决策行为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模式。未来,旅客出行选择行为与其他优化目标的深度融合以及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预测行为将会成为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运输组织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 行为调查 意向调查 LOGIT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旅客出行行为的空铁联程运输研究文献综述
2
作者 张小强 周慧萱 武笑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31,共18页
综合运输是近年来交通运输智慧、绿色、安全的发展方向,通过综合发展与利用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等运输方式,搭建一个技术先进、具备合理布局和结构的交通运输体系。空铁联程运输(简称“空铁联运”)是综合运输的方式之一,不仅... 综合运输是近年来交通运输智慧、绿色、安全的发展方向,通过综合发展与利用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等运输方式,搭建一个技术先进、具备合理布局和结构的交通运输体系。空铁联程运输(简称“空铁联运”)是综合运输的方式之一,不仅能合理运用已有运输基础设施,减少资源浪费和建设成本,还能通过低成本的运输方式转换,提高出行可达性,对于缓解机场拥堵,扩大机场辐射范围,减少碳排放,满足出行者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等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近年来,空铁联运相关研究包括宏观层面的竞争与合作研究、空铁联运网络研究、空铁联运评价方法研究,中观层面的空铁联运接续研究,微观层面的空铁联运旅客出行行为研究等。本文归纳整理了2000—2024年国内外空铁联运的代表性研究,梳理不同运营背景、不同运输网络规模下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国内学者更关注联运旅客出行行为,强调旅客出行需求;国外学者更关注空铁联运社会和环境效益,强调可持续发展。针对国内外研究重点的差异,将从社会背景、技术背景与政策支持进行原因分析。未来,深入探究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合作研究,包括运营商之间、运营商与旅客之间的利益冲突,社会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冲突等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进行空铁联运网络由构建、中转节点选址到网络优化的系统性研究,构建空铁联运评价方法体系,对空铁联运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拓宽空铁联运接续研究区域,考虑旅客的多样化需求,融入不确定性因素的应对策略,如提供航班延误保险等,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选题;将空铁联运旅客出行行为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深度融合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最后,空铁联运未来发展需利用先进科技技术降低联运旅客全出行链数据获取成本,搭建包括出行路径规划、一站式购票、接续过程可视化、接续时长预测等服务的空铁联运出行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空铁联程运输 旅客出行行为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客出行需求的同城机场群航班协同规划方法
3
作者 刘志硕 林思萌 李艳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为促进同城机场群的协同发展、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针对基于旅客出行需求的同城机场群航班协同规划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在给定各个旅客的地理分布、出行时段偏好和机场各时段容量的基础上,以旅客的地面交通成本、期望出行时段偏差损失以... 为促进同城机场群的协同发展、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针对基于旅客出行需求的同城机场群航班协同规划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在给定各个旅客的地理分布、出行时段偏好和机场各时段容量的基础上,以旅客的地面交通成本、期望出行时段偏差损失以及机票支出差价之和最小为目标,对机场群中各机场的航线和航班频率进行优化,建立该问题的数学规划模型;其次,设计变邻域搜索算法,从旅客和航班的角度设计共9种针对问题特征的邻域结构;最后,以北京“一市两场”与重庆江北、运城盐湖、佛山沙堤机场间的航班规划为案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北京两个机场各航线的航班平均票价相同时,所得到的规划方案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PKX)的航班量远小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PEK);当PKX各航线的航班平均票价低于PEK6%时,两机场得到的到达和出发航班量均基本均衡,在票价一致策略下,可以满足71%出发旅客和62%到达旅客的偏好机场选择,同时58.77%的旅客出行时间偏好差控制在2 h以内;尽管6%的折扣票价策略导致旅客需求偏好满足率有所下降,但吸引了更多旅客选择非偏好时段和机场出行,进一步均衡了客流和航班密度,符合北京两大国际枢纽机场的“双枢纽”定位,能够促进整体航空网络的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同城机场群 航班协同规划 旅客出行需求 变邻域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的复合属性铁路旅客出行决策影响因素分析与权重计算 被引量:10
4
作者 冯运卿 李雪梅 李学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共9页
首先,本文将满意度作为影响旅客出行决策的评价因子,从经济、快速、舒适、便捷、安全、服务、准时7个方面建立铁路旅客出行满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设计旅客出行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再次,... 首先,本文将满意度作为影响旅客出行决策的评价因子,从经济、快速、舒适、便捷、安全、服务、准时7个方面建立铁路旅客出行满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设计旅客出行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再次,根据市场细分原则,从出行目的和月收入双重属性角度将旅客划分为12类,以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旅客出行满意评价知识系统,运用粗糙集理论筛选影响旅客出行满意的关键因素,计算并对比分析12种类型的旅客对出行满意影响因素的权重偏向;最后,根据12种类型旅客对不同满意因素的权重偏向特点,将其归并为效率型、经济型、休闲型、高端型4种,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型旅客提出个性化服务的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旅客出行决策 影响因素 满意度 权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SVR模型的航空旅客出行指数预测 被引量:13
5
作者 熊红林 冀和 +1 位作者 樊重俊 杨梦达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9-1176,共8页
航空旅客出行的情况对民用航空机场建设与运营具有重大意义。定义了一种航空旅客出行指数,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对航空旅客出行指数进行预测,克服了单一预测模型精度的不足。提出一种将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与支持向量回归(SVR)相结合的航... 航空旅客出行的情况对民用航空机场建设与运营具有重大意义。定义了一种航空旅客出行指数,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对航空旅客出行指数进行预测,克服了单一预测模型精度的不足。提出一种将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与支持向量回归(SVR)相结合的航空旅客出行指数组合预测模型,并对预测结果集进行聚类分析。以上海机场航空旅客数据为实证,验证了LSTM-SVR组合预测模型可行性与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LSTM-SVR组合预测模型较传统单一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同时,LSTM-SVR组合预测模型与其他组合预测模型相比也有较明显优势。此外,基于K-均值算法对航空旅客出行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并给出评级,此举为机场运营管理及旅客出行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旅客出行指数 机器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支持向量回归 K-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旅客出行需求集聚下的列车经停比优化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史峰 李祯怡 +1 位作者 赵烁 单杏花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129,共9页
高铁列车经停比是高铁旅客运输组织的重要内容。考虑到省级政府(直辖市)、地级政府和县级政府所在城市高铁旅客出行需求的集聚特征,按照高铁车站所在城市的类别将出行需求划分为若干需求类,研究列车在不同级别车站的最优经停比。在省、... 高铁列车经停比是高铁旅客运输组织的重要内容。考虑到省级政府(直辖市)、地级政府和县级政府所在城市高铁旅客出行需求的集聚特征,按照高铁车站所在城市的类别将出行需求划分为若干需求类,研究列车在不同级别车站的最优经停比。在省、地两级行政区内不同列车停站密度较均匀的约束下,构建最小化人均出行时间(包括出行时间偏差、列车停站时间和列车起停附加时间)的列车经停比优化模型,利用得到的最优经停比可获得各需求类中每个O-D对的平均服务列车数。以京沪高铁为例,优化获得列车在省、地、县三级车站的最优经停比,并与实际经停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经停比增加,人均旅行时间先快速下降后慢速增长。高铁运营企业可据此在最优经停比基础上适度增加经停比,用少量的人均旅行时间增量换取更多的服务列车;在集聚特征作用下,省级车站的列车最优经停比接近于1,地级车站的列车最优经停比随着县级车站数量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经停比 旅客出行时间 服务列车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客出行广义费用及客运产品分担率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力 贾俊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71,共4页
研究我国客运专线建成后,城际间旅客出行广义费用及各客运产品的分担率.选择经济性、快速性、方便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为衡量指标,建立各运输产品广义费用函数,根据旅客出行意愿调查结果,对广义费用进行模糊评价,从而预测得到各运输产品... 研究我国客运专线建成后,城际间旅客出行广义费用及各客运产品的分担率.选择经济性、快速性、方便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为衡量指标,建立各运输产品广义费用函数,根据旅客出行意愿调查结果,对广义费用进行模糊评价,从而预测得到各运输产品分担率.最后对北京至石家庄客运通道各种客运产品的分担率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出行 客运产品分担率 广义费用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广高速铁路旅客出行特征和集散特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建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10,共5页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正处于发展期,运营现场的第一手资料还比较缺乏。通过对武广高速铁路沿线车站旅客的抽样调查,归纳和分析了旅客的出行特征,包括年龄结构、职业分布、收入特征、旅费来源、出行目的和选择意向等;以及沿线旅客的集散特性...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正处于发展期,运营现场的第一手资料还比较缺乏。通过对武广高速铁路沿线车站旅客的抽样调查,归纳和分析了旅客的出行特征,包括年龄结构、职业分布、收入特征、旅费来源、出行目的和选择意向等;以及沿线旅客的集散特性,包括旅客到达车站和候车的时间分布及高峰小时系数和集散方式等。并结合有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对沿线车站调查的高峰小时系数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广高速铁路 旅客出行特征 集散特性 高峰小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二部分图的民航旅客出行偏好模式的构建
9
作者 贺怀清 李图波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2期81-84,共4页
根据旅客的个人信息、历史购买信息、常旅客信息以及旅客通过终端设备的历史访问记录,实现自动的旅客出行偏好模式的构建。根据原始的二部分图资源分配算法提出一种对资源分配矩阵的改进方法,并且与原始矩阵进行耦合,以提高推荐的精确... 根据旅客的个人信息、历史购买信息、常旅客信息以及旅客通过终端设备的历史访问记录,实现自动的旅客出行偏好模式的构建。根据原始的二部分图资源分配算法提出一种对资源分配矩阵的改进方法,并且与原始矩阵进行耦合,以提高推荐的精确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法的精确度随着可变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当可变参数取某一最优化值时,改进后的方法精确度优于改进前的。将改进后的方法用于构建旅客出行偏好模式,应用后的结果与原始数据集比较,的确发现了旅客出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二部分图 旅客出行 偏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高速客运通道旅客出行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敏 栾维新 +1 位作者 马瑜 张睿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3,共6页
为深入研究旅客出行选择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据非集计理论,以京沪高速客运通道旅客调研数据为基础,建立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BinaryLogit模型,并采用决策树方法对BinaryLogit模型所得结果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影响为非线性且区分... 为深入研究旅客出行选择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据非集计理论,以京沪高速客运通道旅客调研数据为基础,建立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BinaryLogit模型,并采用决策树方法对BinaryLogit模型所得结果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影响为非线性且区分度较低,收入、性别、出行人数、费用来源影响较大,其中收入为最主要影响因素,而且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呈现出低收入独自公费女性、中等收入独自女性及较晚出行男性、高收入2人以内旅客更偏好民航。模型较好地描述了旅客出行选择影响因素,能够为高速铁路与民航设计符合不同类型旅客的客运产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通道 旅客出行 影响因素 非集计理论 决策树 SP调研 RP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城际旅客出行意愿的空间特征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桦楠 贾元华 +1 位作者 周杨 孙东冶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7,33,共7页
从空间维视角提出一种区域城际旅客出行意愿特征的分析方法:以经济学需求理论为支撑,引入radiation模型,并应用ArcGIS软件进行变量标定和模型求解,在此基础上对求解结果进行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实例,模型求解结果与经济... 从空间维视角提出一种区域城际旅客出行意愿特征的分析方法:以经济学需求理论为支撑,引入radiation模型,并应用ArcGIS软件进行变量标定和模型求解,在此基础上对求解结果进行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实例,模型求解结果与经济联系强度及公路客运OD量数据具有高度相关性,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通过空间插值分析结果可见:城际旅客出行意愿呈现带状分布,东西向的出行意愿高于南北向;城际旅客出行意愿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实例分析结果可以为解决境内、过境交通流剥离和交通建设时序问题提供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空间特征分析 radiation模型 旅客出行意愿 KRIGING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旅客出行需求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欣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7-50,共4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相继建成运营,开行动车组列车和普速列车的需求差异逐渐凸显。为准确制订成贵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对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成昆铁路沿线各主要旅客集散点进行铁路旅客问卷调查,从旅客特征、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旅客...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相继建成运营,开行动车组列车和普速列车的需求差异逐渐凸显。为准确制订成贵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对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成昆铁路沿线各主要旅客集散点进行铁路旅客问卷调查,从旅客特征、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旅客对不同等级列车选择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由于吸引客流层次差异较大,一部分较低收入消费群体仍然有开行普速旅客列车的需求,但随着沿线居民家庭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开行高速动车组列车需求将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成贵铁路 旅客出行 需求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客出行决策模型的动车组旅游产品构成要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晓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48,共7页
在我国高速铁路网大规模建设、客运产品逐步成熟的现状下,旅客出行的需求日渐丰富,客运产品差异化逐渐凸显,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产品已出现多品种、高需求的发展趋势。为打造客运产品多元化的价值链,取得更好的运营效益效果,设计动车组旅... 在我国高速铁路网大规模建设、客运产品逐步成熟的现状下,旅客出行的需求日渐丰富,客运产品差异化逐渐凸显,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产品已出现多品种、高需求的发展趋势。为打造客运产品多元化的价值链,取得更好的运营效益效果,设计动车组旅游产品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旅客出行行为选择模型分析动车组旅游列车产品的分类及设计要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动车组旅游产品的关键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并确定指标权重,分析动车组旅游产品设计要素,为我国开行动车组旅游列车,打造旅游化的创新客运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旅游产品 旅游列车 旅客出行选择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铁路出行旅客类别划分 被引量:21
14
作者 吕红霞 王文宪 +1 位作者 蒲松 余大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对铁路出行旅客进行类别划分,是简化旅客乘车选择问题研究的重要策略.根据成都—武汉段既有线与新线的旅客调查数据,以旅客的各类主体、出行特性作为属性变量,运用分层聚类法中的凝聚法进行变量聚类,将具有较大相关性的变量——时间价... 对铁路出行旅客进行类别划分,是简化旅客乘车选择问题研究的重要策略.根据成都—武汉段既有线与新线的旅客调查数据,以旅客的各类主体、出行特性作为属性变量,运用分层聚类法中的凝聚法进行变量聚类,将具有较大相关性的变量——时间价值与月收入、出行目的与费用来源合并.然后根据简化的旅客属性变量指标集,运用近邻传播算法对旅客进行样本聚类,并引用CH、Hart及IGP等聚类有效性指标确定最佳聚类数.指标值表明,将铁路出行旅客划分为6个类别时,具有最好的聚类效果.调查数据中旅客乘车选择结果亦显示,不同类别的旅客对客运产品的选择有着明显的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铁路出行旅客 类别划分 聚类分析 近邻传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铁路旅客全流程出行服务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7
15
作者 方奕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5-121,共7页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推进互联网交通服务平台的建设、发展"铁路+"综合交通服务以及完善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形式等德国铁路基于互联网的旅客全流程出行服务,从制定总体和分阶段服务...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推进互联网交通服务平台的建设、发展"铁路+"综合交通服务以及完善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形式等德国铁路基于互联网的旅客全流程出行服务,从制定总体和分阶段服务计划、打造综合交通联营服务平台、形成一体便捷的服务形式和借助开放合作推动全流程出行服务发展等4个方面,剖析德国铁路旅客全流程出行服务的实践经验,提出做好分阶段的顶层服务设计、推动建设综合交通服务平台、设计开发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和与其他企业合作促进全流程出行服务的创新发展等启示,有助于我国铁路探究全流程出行服务,推进铁路网和互联网双网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全流程出行 德国铁路 “互联网+” 交通服务平台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的出行方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爽 赵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旅客出行偏好选择问题是旅客出行行为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旅客对出行方案的选择是基于对各种方案的评价指标的综合分析.但旅客对各评价指标的侧重程度,即属性权重的计算,目前常用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以旅客出行偏好选择为背... 旅客出行偏好选择问题是旅客出行行为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旅客对出行方案的选择是基于对各种方案的评价指标的综合分析.但旅客对各评价指标的侧重程度,即属性权重的计算,目前常用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以旅客出行偏好选择为背景,借助多指标评价方法TOPSIS的评价准则,以实际的大规模旅客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确定旅客对出行方案各属性指标的权重,为旅客出行行为分析提供重要、客观、可靠的依据.经过实例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将计算结果代入多项Logit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此外,该方法计算简便、易于实现,对于各种交通方式下的旅客出行偏好选择问题具有普遍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旅客出行偏好 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客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卫果 胡思继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5,共6页
基于旅客出行心理 ,将其所考虑的因素归结为衡量客运产品服务质量的安全、舒适、方便、快速、准时、经济 6个因素 ;并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导出并求解描述旅客出行意愿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然后采用理想交通方式模型得到旅... 基于旅客出行心理 ,将其所考虑的因素归结为衡量客运产品服务质量的安全、舒适、方便、快速、准时、经济 6个因素 ;并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导出并求解描述旅客出行意愿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然后采用理想交通方式模型得到旅客方式选择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旅客运输 交通方式选择 旅客出行意愿 最优化方法 计算机模拟 铁路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旅游计次票产品定价优化研究
18
作者 李一萌 单杏花 +2 位作者 韩慧婷 王煜 高玲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145,161,共10页
针对高速铁路新型票制产品旅游计次票理论研究不够充分、定价机制缺乏科学支撑的问题,构建定价模型优化旅游计次票产品定价问题。在分析旅游计次票产品基础上,构建公铁竞争市场下的CPT-RT旅客出行选择模型,针对旅游计次票产品特征引入... 针对高速铁路新型票制产品旅游计次票理论研究不够充分、定价机制缺乏科学支撑的问题,构建定价模型优化旅游计次票产品定价问题。在分析旅游计次票产品基础上,构建公铁竞争市场下的CPT-RT旅客出行选择模型,针对旅游计次票产品特征引入复杂性指标,对不同交通方式的市场分担率进行预测;进而构建以铁路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旅游计次票产品定价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以昆大丽旅游计次票为例,运用定价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案例情景与模型前提假设下,计算得到昆大丽旅游计次票定价为373.39元,基于高速铁路市场平均客流量测算得到该模型能够吸引19.91%来自道路交通的出行者,铁路总体市场分担率提升46.91%,铁路日均收益提升31.13%,铁路日均客流量提升4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旅游计次票 CPT-RT旅客出行选择模型 定价优化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智能运营业务提升需求与实现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帆 王艳辉 +1 位作者 贾利民 夏伟富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144,共11页
高速铁路智能运营是现代技术在高速铁路领域的综合运用,是高速铁路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对高速铁路旅客出行、运输组织、设备运维、运营管理4方面业务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高铁智能运营发展目标,并从旅客出行、运输组织、设备运维... 高速铁路智能运营是现代技术在高速铁路领域的综合运用,是高速铁路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对高速铁路旅客出行、运输组织、设备运维、运营管理4方面业务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高铁智能运营发展目标,并从旅客出行、运输组织、设备运维、运营管理出发,提出涵盖智能票务、智能服务、智能车站、智能监测、智能运维等的高铁智能运营业务提升需求体系。以“模数一体,轴面协同”为核心理念,提出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虚拟现实与增强、信息物理系统、云/雾/边缘计算以及数字孪生等在内的智能高铁运营实现关键技术,可为未来智能高铁的规划、实施及落地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 智能运营 旅客出行 运输组织 设备运维 运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运输网络的客流分配优化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亚萍 王瑞军 +1 位作者 李会玲 胡思继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131,共5页
以综合运输网络条件下的客流分配为研究对象,提出更适合表现旅客出行需求和各种运输方式相互竞争关系的运输细分方式,采用可量化表征综合运输网络当前客流状态的区间饱和度和径路饱和熵,并结合旅客出行广义费用函数,构造旅客出行阻抗函... 以综合运输网络条件下的客流分配为研究对象,提出更适合表现旅客出行需求和各种运输方式相互竞争关系的运输细分方式,采用可量化表征综合运输网络当前客流状态的区间饱和度和径路饱和熵,并结合旅客出行广义费用函数,构造旅客出行阻抗函数,给出以综合运输网络中旅客出行总阻抗最小为目标的客流分配优化模型。基于k条最短路算法和混沌优化算法,在径路选择时考虑当前综合运输网络的旅客出行阻抗因素,设计客流分配迭代优化的动态求解算法。算例表明,利用给出的模型和算法能够得到可行和更为细分的综合运输网络客流分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网络 客流分配 旅客出行阻抗 k条最短路算法 混沌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