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甸盆地三维地震动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刘启方 于彦彦 章旭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60,共7页
本文利用三维施甸盆地模型以及川滇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采用谱元法和并行计算技术,考虑地形的影响,模拟了盆地外围中等设定地震作用下施甸盆地地震波的传播,分析了面波的产生和传播,研究了该盆地不同位置剖面地震动的差异和原因。研究表... 本文利用三维施甸盆地模型以及川滇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采用谱元法和并行计算技术,考虑地形的影响,模拟了盆地外围中等设定地震作用下施甸盆地地震波的传播,分析了面波的产生和传播,研究了该盆地不同位置剖面地震动的差异和原因。研究表明,小型盆地在中等地震的作用下盆地内部地震动空间差异很大,盆地中较深的小型凹陷更容易汇聚面波,形成更强的振动,位于覆盖层厚度剧烈变化区域的地震动强度也会很大,甚至大于覆盖层厚的区域。较基岩地震动,盆地内地震动持续时间明显增加,地震动的放大作用明显,这也是盆地震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甸盆地 三维 谱元 并行计算 放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甸盆地三维速度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启方 李雪强 孙平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8-94,共7页
盆地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是地震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由于计算能力的限制,早期的盆地地震动模拟主要采用二维模型,不能反映真实的盆地地震波传播。近年来,三维盆地地震动模拟成为盆地效应研究的主要方法。合理的三维盆地速度结构模... 盆地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是地震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由于计算能力的限制,早期的盆地地震动模拟主要采用二维模型,不能反映真实的盆地地震波传播。近年来,三维盆地地震动模拟成为盆地效应研究的主要方法。合理的三维盆地速度结构模型是研究的必要基础。施甸盆地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典型小型盆地,其地震动研究对于探讨小型盆地地震动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施甸县城小区化的研究基础上,基于盆地内24个钻孔的土样和波速测量结果,探讨了盆地覆盖层的分布规律,给出了盆地内典型的第四纪覆盖层剖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施甸盆地的三维速度结构模型,为研究历次地震中施甸盆地地震动异常和分析小型盆地地震动放大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甸盆地 断层 剖面 三维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