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弥赛亚和施洗约翰的“故事”——从《摩罗诗力说》到《铸剑》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允淑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1-6,共6页
以《摩罗诗力说》为研究起点 ,分析其中存在的弥赛亚意识和施洗约翰式的叙事口吻 ,并将二者当作鲁迅作品及文化姿态中潜在的母题 ,分析它们在鲁迅后来的作品中发生的延伸变形 ,以此探讨鲁迅对个体解放与民族启蒙的思考 ,以及在他身上显...
以《摩罗诗力说》为研究起点 ,分析其中存在的弥赛亚意识和施洗约翰式的叙事口吻 ,并将二者当作鲁迅作品及文化姿态中潜在的母题 ,分析它们在鲁迅后来的作品中发生的延伸变形 ,以此探讨鲁迅对个体解放与民族启蒙的思考 ,以及在他身上显现的充满矛盾的现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罗诗力说》
《铸剑》
弥赛亚
施洗约翰
叙述原型
诗歌
创作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约旦宗教圣地
2
作者
张如昕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6年第2期43-45,共3页
约旦400多万人口中,90%以上的人信仰伊斯兰教,有8%的人信奉基督教,主要是东正教。安曼西南30多公里的马达巴地区,信东正教的人较多,这同该地区有两处宗教圣地不无关系。一处是犹太教的创始人摩西升天之地——尼波山,另一处是施洗约翰...
约旦400多万人口中,90%以上的人信仰伊斯兰教,有8%的人信奉基督教,主要是东正教。安曼西南30多公里的马达巴地区,信东正教的人较多,这同该地区有两处宗教圣地不无关系。一处是犹太教的创始人摩西升天之地——尼波山,另一处是施洗约翰的遇难地——穆卡维尔。这两个圣地年年吸引大批西方旅游者和犹太教、基督教人士前往朝拜和旅游。 一、摩西升天之地尼波山 自马达巴市往北在乡间公路行车约10公里,来到一个叫索雅豁的地方,那儿有个山头,即在西方世界颇享盛名的尼波山。它海拔870米,站在山顶上向西眺望,死海、约旦河谷尽收眼底。在天晴无云雾的情况下,还可以看到约旦河西岸的圣城耶路撒冷。根据《圣经》第34节记载,尼波山是摩西生前度过最后时日的地方,并在这儿升天。 摩西是犹太教的创始人,被称为上市的使者和代言人。 据记载:亚伯拉罕之子以撒有双胞胎以扫和雅各,雅各有12个儿子,最小的儿子约瑟最受雅各宠爱,哥哥们出于嫉妒以20个银币把他卖给商队带到埃及,商人转卖给法老的侍卫长波提法,历经磨难后在埃及做了宰相。20年后,约瑟在埃及同父亲雅各及11个哥哥相聚重逢,经法老允许,雅各的以色列族在水草丰美的尼罗河三角洲定居下来繁衍生息。世代相传。 约瑟死后以色列部族受埃及人迫害,沦为奴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人
施洗约翰
伊斯兰教
基督教堂
犹太教
宗教
约旦河西岸
东正教
摩西时代
尼罗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弥赛亚和施洗约翰的“故事”——从《摩罗诗力说》到《铸剑》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允淑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文化研究所
出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1-6,共6页
文摘
以《摩罗诗力说》为研究起点 ,分析其中存在的弥赛亚意识和施洗约翰式的叙事口吻 ,并将二者当作鲁迅作品及文化姿态中潜在的母题 ,分析它们在鲁迅后来的作品中发生的延伸变形 ,以此探讨鲁迅对个体解放与民族启蒙的思考 ,以及在他身上显现的充满矛盾的现代内涵。
关键词
《摩罗诗力说》
《铸剑》
弥赛亚
施洗约翰
叙述原型
诗歌
创作
比较研究
Keywords
Messiah
John the Baptist
narrative archetype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约旦宗教圣地
2
作者
张如昕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6年第2期43-45,共3页
文摘
约旦400多万人口中,90%以上的人信仰伊斯兰教,有8%的人信奉基督教,主要是东正教。安曼西南30多公里的马达巴地区,信东正教的人较多,这同该地区有两处宗教圣地不无关系。一处是犹太教的创始人摩西升天之地——尼波山,另一处是施洗约翰的遇难地——穆卡维尔。这两个圣地年年吸引大批西方旅游者和犹太教、基督教人士前往朝拜和旅游。 一、摩西升天之地尼波山 自马达巴市往北在乡间公路行车约10公里,来到一个叫索雅豁的地方,那儿有个山头,即在西方世界颇享盛名的尼波山。它海拔870米,站在山顶上向西眺望,死海、约旦河谷尽收眼底。在天晴无云雾的情况下,还可以看到约旦河西岸的圣城耶路撒冷。根据《圣经》第34节记载,尼波山是摩西生前度过最后时日的地方,并在这儿升天。 摩西是犹太教的创始人,被称为上市的使者和代言人。 据记载:亚伯拉罕之子以撒有双胞胎以扫和雅各,雅各有12个儿子,最小的儿子约瑟最受雅各宠爱,哥哥们出于嫉妒以20个银币把他卖给商队带到埃及,商人转卖给法老的侍卫长波提法,历经磨难后在埃及做了宰相。20年后,约瑟在埃及同父亲雅各及11个哥哥相聚重逢,经法老允许,雅各的以色列族在水草丰美的尼罗河三角洲定居下来繁衍生息。世代相传。 约瑟死后以色列部族受埃及人迫害,沦为奴隶?
关键词
以色列人
施洗约翰
伊斯兰教
基督教堂
犹太教
宗教
约旦河西岸
东正教
摩西时代
尼罗河三角洲
分类号
K937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弥赛亚和施洗约翰的“故事”——从《摩罗诗力说》到《铸剑》
吴允淑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约旦宗教圣地
张如昕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