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暴力施暴者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璨 赵幸福 +1 位作者 周云飞 李鹤展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4期217-218,226,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例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支持量表和家庭功能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主观... 目的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例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支持量表和家庭功能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他们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过分保护养育方式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有较少的社会支持和较多家庭功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男性施暴者 社会支持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试教育中的教师:被当成“施暴者”的“受害者”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庆龙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78,共6页
应试教育中的教师被规训为"为考试而教"的工具,"满堂灌输""题海战术"等现象让外界给教师贴上了"应试教育的‘施暴者’"的标签。"施暴"行为客观上来说为学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 应试教育中的教师被规训为"为考试而教"的工具,"满堂灌输""题海战术"等现象让外界给教师贴上了"应试教育的‘施暴者’"的标签。"施暴"行为客观上来说为学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更多机会,是教师在当下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取材的教育环境下的无奈选择,不应当大肆批判。同时,功利性的考试竞争也让教师成为"受害者",伴随着频繁发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教师的教学理想和职业幸福也难寻踪影。要摆脱"施暴者"与"受害者"的状态,教师需要意识到自身的力量,累积教学经验与智慧,践身教育理想,积极寻求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试教育 教师 施暴者 受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害者、拯救者、施暴者——电影《熔炉》中的功能人物分析
3
作者 魏晨捷 刘怡杉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72-75,共4页
类型化商业电影的叙事策略之一就是通过塑造带有功能性质的人物承载叙事、增强感染力。韩国电影《熔炉》(2011)通过角色在剧情中所承担的功能塑造人物,按照普罗普功能人物理论基本上划分为受害者、拯救者和施暴者。本文以《熔炉》为例,... 类型化商业电影的叙事策略之一就是通过塑造带有功能性质的人物承载叙事、增强感染力。韩国电影《熔炉》(2011)通过角色在剧情中所承担的功能塑造人物,按照普罗普功能人物理论基本上划分为受害者、拯救者和施暴者。本文以《熔炉》为例,着重分析功能型人物的设置与影片叙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炉》 人物功能 受害者 拯救者 施暴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旁观者”到“抵御者”
4
作者 李艇 林凡瑞 《教育视界》 2024年第22期66-67,共2页
面对校园欺凌,教师要教育学生“三不做”:不做伤害他人的施暴者,不做柔弱可欺的受害者,更不做“冷眼旁观”的局外人。然而,现实中,“冷眼旁观”的学生大有人在,他们或是不敢伸张正义,当场制止暴力行为,或是不敢在事后做证,为受害者发声... 面对校园欺凌,教师要教育学生“三不做”:不做伤害他人的施暴者,不做柔弱可欺的受害者,更不做“冷眼旁观”的局外人。然而,现实中,“冷眼旁观”的学生大有人在,他们或是不敢伸张正义,当场制止暴力行为,或是不敢在事后做证,为受害者发声。只有消融他们的冷漠,让他们行动起来,同做校园欺凌的抵御者,才能更好地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一、疑虑重重,不敢做证小俞与琪琪是同桌,因住在同一社区,平时结伴上下学,看起来相处得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校园环境 施暴者 伸张正义 旁观者 暴力行为 局外人 安全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语言暴力问题探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鲁晓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7-49,共3页
随着体罚的绝迹,语言暴力成为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语言暴力有着多种表现,会对学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我们应该从制度、施暴者、受暴者等不同的角度做工作,去消除教育语言暴力。
关键词 语言暴力 施暴者 施暴对象 逆反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群体心理效应
6
作者 缪丽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在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开始,有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放大镜的光束,追逐着一只拼命挣扎的蚂蚁,无论它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被炙热烘烤而死的命运,这个过程伴随着少年们洋洋得意的笑声,蚂蚁形体扭曲蜷缩而死去,身体上一缕青烟飘... 在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开始,有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放大镜的光束,追逐着一只拼命挣扎的蚂蚁,无论它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被炙热烘烤而死的命运,这个过程伴随着少年们洋洋得意的笑声,蚂蚁形体扭曲蜷缩而死去,身体上一缕青烟飘起,少年们的神色突然变得严肃,一本正经地念诵了一段祷告词,仿佛如此就能得到赦免。这个残酷的游戏,隐喻着主人公玛莲娜在群体的罪恶与暴力之中无可逃避地走向毁灭的命运,施暴者为受害者定罪,迫害反而获得了正义感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佛如此 群体心理效应 拼命挣扎 施暴者 正义感 放大镜 受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散家暴目睹儿童的内心阴霾
7
作者 张春妹 周权 《教育家》 2020年第19期15-16,共2页
目睹家庭暴力的经历,对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影响深远。这不仅使儿童在成年后更容易出现施暴行为,还会对其心理、社会情感和行为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发展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亟须引起社会各界的警觉和关注,并需要专业人士对其进行社会心... 目睹家庭暴力的经历,对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影响深远。这不仅使儿童在成年后更容易出现施暴行为,还会对其心理、社会情感和行为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发展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亟须引起社会各界的警觉和关注,并需要专业人士对其进行社会心理干预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家庭治疗 施暴者 干预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暴力时代的“文明病态”警示——析库布里克电影《发条橙》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丛 《电影评介》 2013年第23期60-61,共2页
暴力,性,嗜血,无缘由的个人对个人,集体对个人的残忍施暴,人与人之间因暴力与性暴力而引起的疏离与冷落……在现代文明的背后,在所谓神圣的旗帜下,暴力无处不在。这是库布里克在《发条橙》中向我们展示的泛滥施暴的直接后果——泛暴力... 暴力,性,嗜血,无缘由的个人对个人,集体对个人的残忍施暴,人与人之间因暴力与性暴力而引起的疏离与冷落……在现代文明的背后,在所谓神圣的旗帜下,暴力无处不在。这是库布里克在《发条橙》中向我们展示的泛滥施暴的直接后果——泛暴力时代的到来。他以一种近乎绝望的呐喊方式向人们展示了在所谓日益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的背后,"文明"以一种病态方式对人类实施暴力与报复,用疯狂作为精神动力对人性的恶进行挖掘的同时,用"高明"的手段对人性进行鞭挞与摧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暴力 人与人 文明社会 病态 人性 物质文明 施暴者 布里 现代文明 精神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艺人”和“歌手”的不同说起 被引量:1
9
作者 符淮青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6-9,共2页
“艺人”指戏曲、曲艺、杂技等演员,其中的语素“艺”表示他们从事的是艺术活动,语素“人”自然说明他们是人中的成员。“歌手”指擅长唱歌的人。“歌”表示他们善歌,但他们歌唱用的不是手,为何以“手”称之?要了解这一点,需明白汉语词... “艺人”指戏曲、曲艺、杂技等演员,其中的语素“艺”表示他们从事的是艺术活动,语素“人”自然说明他们是人中的成员。“歌手”指擅长唱歌的人。“歌”表示他们善歌,但他们歌唱用的不是手,为何以“手”称之?要了解这一点,需明白汉语词汇指称各种人的不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代法 身体部位 语文建设 吹号者 修饰性 乐队演奏 有钱人家 施暴者 善歌者 绘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欺凌已成社会问题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明达 艾福梅 袁汝婷 《小康》 2015年第8X期88-89,共2页
辱骂殴打、拍摄半裸照片、持刀威胁……近期一系列校园欺凌事件令舆论哗然。这些校园欺凌事件在让家长和社会各方惊愕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让处于花季的孩子成为施暴者和受害者?如何让欺凌远离学校、远离孩子?校园欺凌事件频发... 辱骂殴打、拍摄半裸照片、持刀威胁……近期一系列校园欺凌事件令舆论哗然。这些校园欺凌事件在让家长和社会各方惊愕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让处于花季的孩子成为施暴者和受害者?如何让欺凌远离学校、远离孩子?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媒体调查发现,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出参与人群低龄化,女生和留守、流动儿童屡成"主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 施暴者 事件出现 舆论哗然 媒体调查 严重不良行为 教育人士 低龄化趋势 青少年犯罪 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内“性暴力”何时了
11
作者 薛艳丽 《社会工作》 2005年第5期25-25,共1页
婚内暴力强奸中的女性永远是被施暴者,而笔者最近对婚内性暴力的调查,更显示了女性的悲哀与无奈。但为了心理和生理上能早离苦海,笔者还是希望广大受暴妇女放下“脸面”,为了一生的幸福奋力抗争。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使许多妇女成为心烦男... 婚内暴力强奸中的女性永远是被施暴者,而笔者最近对婚内性暴力的调查,更显示了女性的悲哀与无奈。但为了心理和生理上能早离苦海,笔者还是希望广大受暴妇女放下“脸面”,为了一生的幸福奋力抗争。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使许多妇女成为心烦男人的“解烦”工具。辽两县城市信用社的会计兼副主任佟研向我诉说了隐匿心底多年的秘密,11年前,如花似玉的佟研从金融学校毕业后认识了机关工作的李奇,不久,在众人的艳羡中结为秦晋之好。婚后的生活是惬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内性暴力 性生活 女性 婚内暴力 城市信用社 妇女 金融学 施暴者 机关工作 婚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欺凌的罪与罚
12
《今日教育》 2016年第4期8-8,共1页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坚决依法惩治造成重大伤害的校园欺凌者。据报道,安徽某中学一高三女生,在网上吐露她遭到同班3名男生下"春药"并被威胁下"砒霜"。在老师和警方看来,这不过是"恶作剧"。因此...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坚决依法惩治造成重大伤害的校园欺凌者。据报道,安徽某中学一高三女生,在网上吐露她遭到同班3名男生下"春药"并被威胁下"砒霜"。在老师和警方看来,这不过是"恶作剧"。因此,三名男生中两人仅被记过处分,另一人则被警告处分。一般认为校园欺凌是学生间的"打闹""恶作剧",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就行了;也有意见指出应该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惩治施暴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伤害 批评教育 施暴者 袁贵仁 会议记者 罪与罚 犯罪目的 惩戒措施 问题少年 法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应对频发的校园暴力?
13
作者 本刊综合新浪网,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家》 2016年第15期14-16,共3页
今年全国"两会"上,"校园暴力"成为会上热议的话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校园暴力"干预机制滞后和犯罪成本低,让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他们呼吁对校园暴力"严惩""零容忍",建议... 今年全国"两会"上,"校园暴力"成为会上热议的话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校园暴力"干预机制滞后和犯罪成本低,让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他们呼吁对校园暴力"严惩""零容忍",建议采用立法等手段加大对校园暴力的惩戒力度。但也有人大代表认为,防治校园暴力关键还在教育,如果用过于严厉的法律来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暴力 犯罪成本 干预机制 政协委员 未成年人犯 副主任 施暴者 犯罪原因 陈里 虐待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种最会毁孩子的家长类型
14
作者 关欣 《成才之路》 2011年第31期I0023-I0023,共1页
纵观中国的家庭教育之弊,放纵者有之,溺爱者有之,施暴者有之。粗略划分一下.大致有如下类型:
关键词 家长 孩子 家庭教育 施暴者 放纵 溺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禄经历的救赎
15
《中国天主教》 2017年第2期1-1,共1页
我感谢那赐予我能力的我们的主基督耶稣,因为牵也认为我忠信,就派定了我服役。原先我是个亵渎者、迫害者和施暴者;但是我蒙受了怜悯,因为我当时是在不信之中,出于无知而做了那些事。然而我们主的恩宠对我格外丰厚,使我在耶稣基督... 我感谢那赐予我能力的我们的主基督耶稣,因为牵也认为我忠信,就派定了我服役。原先我是个亵渎者、迫害者和施暴者;但是我蒙受了怜悯,因为我当时是在不信之中,出于无知而做了那些事。然而我们主的恩宠对我格外丰厚,使我在耶稣基督内有了信和爱。这话是确实的,值得完全接纳:就是基督耶稣到世界上来,是为拯救罪人;而我就是其中的魁首。但是我所以蒙受了除悯,是为使基督耶稣在我这个魁首身上,显示他的完全坚忍,为给将来信靠他而获永生的人一个榜样。愿尊崇和光荣归于万世的君王,那不死不灭,不可见的惟一天主,于无穷之世!阿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赎 经历 基督耶稣 耶稣基督 施暴者 感谢 忠信 怜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中国现代平安发展指数76.4 公共卫生安全最令人担忧
16
作者 刘彦华 《小康》 2022年第19期48-49,共2页
连续四年,公共卫生安全在“最让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排行榜上排名不断上升,2019年位列第九,2020年位列第八,2021年位列第二,今年更是位列第一,成为如今国人的“最大不安”。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仍在发酵,等待施暴者的必将是法律的严... 连续四年,公共卫生安全在“最让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排行榜上排名不断上升,2019年位列第九,2020年位列第八,2021年位列第二,今年更是位列第一,成为如今国人的“最大不安”。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仍在发酵,等待施暴者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百姓能否安心吃顿夜宵,是映射一方社会治安好坏的镜子。而社会治安好不好、公安工作行不行,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2022年5—6月,《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安 公安工作 公共卫生安全 国家信息中心 烧烤店 施暴者 行不行 群众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