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时代高校大思政教育施教主体的构建
被引量:7
- 1
-
-
作者
于晓欢
-
机构
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0-124,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四史’教育模式研究”(21JDSZ3171)。
-
文摘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改革创新,由思政课教师、思政实践课教学工作者以及非思政专业课教师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教育格局逐步形成。科学构建由思政课教师、思政实践课教学工作者以及非思政专业教师在内的多元施教主体,成为推动思政课守正出新的重要抓手。思政课教师、思政实践课教学工作者以及非思政专业课教师等多元施教主体的构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建立科学机制,并使三者形成良性互动。
-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大思政教育
施教主体
-
Keywords
New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cr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taff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探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罗海云
李高海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党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院办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6期70-72,共3页
-
文摘
高校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契机和挑战。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重要地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要求;受教主体与施教主体的构成及其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受教主体与施教主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受教主体
施教主体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大学工程伦理教育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刘玉
-
机构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7,共7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B-b/2013/01/069)
-
文摘
工程伦理教育、一般伦理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各有所区别。工程伦理教育目标的确定必须有学理依据,其基本目标应是:受教育者对工程伦理具备正确的认知、坚定的信念;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终身履行工程伦理的意识、习惯、意志和毅力;提升工程伦理决策能力;具备容纳多元文化的胸襟;具备履行工程伦理的应变能力。工程伦理教育内容的确定必须有学理依据,应从不同的维度对其内容进行划分和组织。实施工程伦理教育有多种途径,它们各有利弊。当下亟须加强工程伦理施教方法的研究,尤其要研究每一种教法的运作模式、具体方法、措施等。工程伦理教育的对象应是全体公民;施教主体应是学校、工程企业、工程社团组织、政府和主流媒体等。
-
关键词
工程伦理教育
施教对象
施教主体
-
Keywords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teaching object
teaching subject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