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风险动态评估与控制的岩溶隧道施工许可机制 被引量:39
1
作者 许振浩 李术才 +2 位作者 李利平 陈军 石少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14-1725,共12页
翻坝高速鸡公岭隧道穿过寒武系石龙洞组强岩溶含水层,地下水位高于隧道底板约150~200 m,施工中极易发生大型突水突泥灾害。为控制施工风险,研究了隧址区岩溶发育特征,突水突泥风险孕险环境、致险因子、动态管理与控制方法,建立了基于综... 翻坝高速鸡公岭隧道穿过寒武系石龙洞组强岩溶含水层,地下水位高于隧道底板约150~200 m,施工中极易发生大型突水突泥灾害。为控制施工风险,研究了隧址区岩溶发育特征,突水突泥风险孕险环境、致险因子、动态管理与控制方法,建立了基于综合赋权专家评分法的初步评估、二次评估与动态评估模型,首次提出并成功实施了一种基于隧道施工风险动态评估的风险控制新机制:施工许可机制。该机制不仅可在岩溶隧道施工风险控制过程中应用,对于其他类型隧道与工程施工风险控制亦有借鉴意义,已成功应用于翻坝高速鸡公岭隧道突水突泥施工风险控制,并开始应用于宜巴高速隧道施工中,岩溶、软岩大变形、塌方等灾害风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岩溶发育特征 施工许可机制 突水突泥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竖井突水风险动态评估与施工许可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咪 卜俣帆 裴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7-142,159,共7页
为控制深竖井施工突水灾害,通过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建立了基于地质勘察、施工因素和动态反馈信息有机结合的三阶段评估方法,采用综合赋值法对深竖井突水影响因素进行权值分析,建立了深竖井施工许可机制。结果表明,不良地质、地下水、... 为控制深竖井施工突水灾害,通过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建立了基于地质勘察、施工因素和动态反馈信息有机结合的三阶段评估方法,采用综合赋值法对深竖井突水影响因素进行权值分析,建立了深竖井施工许可机制。结果表明,不良地质、地下水、断裂破碎带、导水通道、超前地质勘察是影响深竖井突水风险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围岩级别、开挖支护、监控量测、宏观征兆,岩层产状、隔水层厚度、应力水平、管理水平和微观前兆对深竖井突水影响较小。三阶段评估包括初次评估、二次评估和动态评估,初次评估是基于地质勘察、施工前的准备,二次评估是对施工组织合理性的评价,动态评估是基于动态反馈信息进行施工方案动态调整的评估方法。基于动态评估建立的施工许可机制实现了信息的共享,综合了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的意见并及时进行施工方案的修正,是规避和控制风险的有效途径,为相关工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竖井 突水 三阶段评估 施工许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