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的山岭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德庆 李涛 +2 位作者 姚剑 段云生 段春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16-224,共9页
隧道施工现场采集的结构、地质、施工信息碎片化严重,缺乏统一组织手段,分析利用难度大,隧道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水平有待提高。为支撑隧道工程施工信息化,对施工数据进行标准化定义,开发数据标准化工具,以支撑施工期异构数据统一组织... 隧道施工现场采集的结构、地质、施工信息碎片化严重,缺乏统一组织手段,分析利用难度大,隧道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水平有待提高。为支撑隧道工程施工信息化,对施工数据进行标准化定义,开发数据标准化工具,以支撑施工期异构数据统一组织应用。针对BIM技术在设计与施工中难以落地、工程数据难以集成的问题,研究多尺度BIM模型建立方法,并以里程为索引,集成地质、进度、设计方案等信息,实现施工数据统一管理与可视化。基于动态更新的施工现场数据与轻量化BIM模型,建立以集成信息模型为核心,桌面端、网页端与移动端应用综合服务的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全面施工决策信息,动态评估施工风险,保障工程效率与安全。经云南老营特长公路隧道工程实践验证,本系统基本满足信息化管理需求,对隧道工程信息化管理及BIM技术的工程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施工信息化 建筑信息模型(BIM)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立井安全高效施工信息化监测监控 被引量:7
2
作者 沈慰安 梁恒昌 赵光思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48,共4页
随着立井建设深度的增加,井壁不安全性及施工难度逐渐增加,为确保立井井壁安全、吊桶运行安全及施工过程安全,需要实时掌握井壁的受力状态及监测施工过程,信息化监测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和基本前提。基于本溪大台沟铁矿直径6.... 随着立井建设深度的增加,井壁不安全性及施工难度逐渐增加,为确保立井井壁安全、吊桶运行安全及施工过程安全,需要实时掌握井壁的受力状态及监测施工过程,信息化监测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和基本前提。基于本溪大台沟铁矿直径6.5 m、井深1 640 m的超深立井井筒施工背景,在阐述目前超深立井建设过程存在的井壁安全、吊盘安全、施工实时安全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凿井施工过程视频监控系统、吊盘关键点荷载监控系统、提升吊桶运行监控系统的信息化集成方案,以达到实时掌握井壁安全及施工安全的目的,监测方案的实施可为深立井安全高效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立井 安全 信息化施工 监测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隧道浦口深基坑信息化施工与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源 刘松玉 +3 位作者 谭跃虎 段建立 曾京 李二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84-1791,共8页
以南京长江隧道浦口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和信息化施工手段。针对不同的维护结构,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监测断面,监测内容包括沉降与位移、基坑底部隆起、地下水位、支护桩内力、支撑轴力和水土压力等。结合施工工... 以南京长江隧道浦口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和信息化施工手段。针对不同的维护结构,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监测断面,监测内容包括沉降与位移、基坑底部隆起、地下水位、支护桩内力、支撑轴力和水土压力等。结合施工工况分别对引道段、暗埋段、井后续段、盾构始发工作井及周边环境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表明基坑外侧降水可改善支护结构受力情况,但大面积降水对工程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和内力与支撑设置及工况密切相关,反馈的意见实时指导了施工。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 安全监测 信息化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超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研究——上海外环隧道的浦西基坑工程 被引量:66
4
作者 杨国祥 李侃 +1 位作者 赵锡宏 李蓓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3-487,共5页
上海外环隧道的浦西基坑工程是一个开口型基坑,深达30m和不等深度,宽43m。本文对墙后地面沉降和墙顶沉降以及墙体水平位移进行研究,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包括系统的现场监测,超明星非线形空间软件和多种预测方法的跟踪计算),紧密结合现场... 上海外环隧道的浦西基坑工程是一个开口型基坑,深达30m和不等深度,宽43m。本文对墙后地面沉降和墙顶沉降以及墙体水平位移进行研究,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包括系统的现场监测,超明星非线形空间软件和多种预测方法的跟踪计算),紧密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按实际施工工况,有针对性地跟踪预测,提前两周提供分析结果,以期更好地指导施工。实践表明,运用综合分析方法是十分有效的。对土压力进行了实测与分析,结合变形分析对墙体工作性状的变化进行监视,并建议了一个实用的计算主动区土压力图式。最后,对信息化施工提出几点理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施工 跟踪 土压力 大型超深基坑 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层状岩层隧道塌方原因分析与加固后信息化施工技术 被引量:57
5
作者 陈秋南 赵明华 +2 位作者 周国华 黄胜平 周应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0-653,共4页
关口垭隧道右洞Yk73+955~Yk73+925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从层状岩层分布、偏压和雨水侵蚀作用以及前期地质勘测欠准确等方面分析塌方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比较分析超前小导管和长大管棚处理方案的优缺点,选择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辅以... 关口垭隧道右洞Yk73+955~Yk73+925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从层状岩层分布、偏压和雨水侵蚀作用以及前期地质勘测欠准确等方面分析塌方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比较分析超前小导管和长大管棚处理方案的优缺点,选择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辅以工字钢处理塌方区,在处理段增设监测断面,通过监测隧道的收敛位移和拱顶下沉量以及钢拱架的内力反映隧道围岩的稳定状况,量测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围岩达到稳定,表明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方法处理隧道塌方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复杂层状岩层 塌方 超前小导管注浆 信息化施工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井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规律及信息化施工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涛 周志龙 +2 位作者 刘波 杨成淳 王平波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1-366,共6页
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的现场监测对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以北京地铁10号线某盾构竖井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阐述了地铁盾构井的监测方案,对桩体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桩身弯矩及桩侧土压力等项目进行了现场监测,并分析了施... 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的现场监测对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以北京地铁10号线某盾构竖井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阐述了地铁盾构井的监测方案,对桩体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桩身弯矩及桩侧土压力等项目进行了现场监测,并分析了施工开挖过程对桩体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桩身弯矩及桩侧土压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的最大水平位移的发生位置逐渐下移,在顶板完成后,位于距离顶板8 m的位置处;第二道钢支撑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受力始终最大;桩体最大弯矩值约为设计值的50%;桩侧土压力层状分布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围护结构 现场监测 信息化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路堤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建峰 石振明 孙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建在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工程容易出现侧向滑移破坏,在实践经验之上发展路堤工程的信息化施工技术可以促进路堤的设计和施工水平.信息化施工的关键技术是反分析的优化方法、预测所采用的数值模型和变形控制标准.为此阐述了遗传算法、简化... 建在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工程容易出现侧向滑移破坏,在实践经验之上发展路堤工程的信息化施工技术可以促进路堤的设计和施工水平.信息化施工的关键技术是反分析的优化方法、预测所采用的数值模型和变形控制标准.为此阐述了遗传算法、简化参数的耦合Biot修正剑桥模型和路堤变形控制标准,提出了路堤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流程图,结合一个工程算例进行验证,得出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软土 信息化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信息化施工岩溶裂隙水超前地质预报 被引量:28
8
作者 薛翊国 李术才 +4 位作者 张庆松 李树忱 苏茂鑫 刘斌 刘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360-3364,共5页
隧道突水是岩溶地区隧道信息化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类地质灾害,给施工安全带来了重大危害和经济损失,因此,对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岩溶裂隙水进行准确及时的超前预报,是岩溶地区隧道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 隧道突水是岩溶地区隧道信息化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类地质灾害,给施工安全带来了重大危害和经济损失,因此,对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岩溶裂隙水进行准确及时的超前预报,是岩溶地区隧道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工程实用价值。总结了隧道信息化施工中岩溶裂隙水超前预报方法,重点介绍了在水文地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TSP预报系统和红外探水法两种方法对某特长公路隧道岩溶裂隙水进行了工程实例探测,收到了良好的预报效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信息化施工 岩溶裂隙水 超前地质预报 水文地质分析 TSP203 红外探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智能可视化分析的滑坡信息化施工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友良 冯夏庭 +1 位作者 赵洪波 李邵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35-939,共5页
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进行大型滑坡整治,既安全又经济。笔者探讨了基于大量监测数据处理为核心的信息化施工技术。采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对大型滑坡巨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了滑动面位置、滑动方向和对滑坡进行危险性分区。将支持向量机方... 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进行大型滑坡整治,既安全又经济。笔者探讨了基于大量监测数据处理为核心的信息化施工技术。采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对大型滑坡巨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了滑动面位置、滑动方向和对滑坡进行危险性分区。将支持向量机方法用于预测滑坡变形。将智能和可视化分析结果用于滑坡动态优化设计中,并用一个实际工程实例论述了方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监测 数据可视化 信息化施工 智能预测 支持向量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法隧道信息化施工控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廖少明 侯学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05-1310,共6页
依据软土盾构法隧道施工的基本原理、工程技术和工程经验,对盾构法隧道施工参数及监测信息进行了分解与分类处理,得到了施工参数中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因子及其对应的信息因子。并采用地层结构等分析模型,结合控制论方法,推导了它们之间... 依据软土盾构法隧道施工的基本原理、工程技术和工程经验,对盾构法隧道施工参数及监测信息进行了分解与分类处理,得到了施工参数中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因子及其对应的信息因子。并采用地层结构等分析模型,结合控制论方法,推导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方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信息化控制方法中采用渐进递推方式,通过施工过程的动态跟踪,采集工程监控数据并对施工参数进行调整优化,指导全段施工过程,同时可以依据前步施工监测信息及施工参数的变化规律,推断下步施工工况及其对策。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实现岩土工程的信息化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施工 盾构法 隧道施工 参数优化 质量控制 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高速公路隧道群监控测量及信息化施工技术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小旺 蔡迎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54,共3页
结合河南岭南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全部采用新奥法施工,说明注重现场监控量测,并利用量测结果及时补充设计和指导施工,提出了合理的监控量测及信息化施工方案。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监控量测 信息化施工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分析 被引量:88
12
作者 杨有海 王建军 +1 位作者 武进广 李长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50-1554,共5页
通过对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工程东区施工中围护桩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实测表明:桩体水平位移能直接反映围护结构的变形特性,是评价围护结构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工程东区施工中围护桩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实测表明:桩体水平位移能直接反映围护结构的变形特性,是评价围护结构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桩体的侧向变形主要是由土方开挖所引起,与开挖后墙面暴露时间长短相关;钢支撑的轴力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加,其大小变化与开挖方式、开挖速度、气温以及下层支撑的拆除有关;基坑东侧的地表沉降曲线呈抛物线形分布,基坑南侧的地表沉降曲线呈三角形分布;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化可反映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信息化施工 监测 位移 轴力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始发工作井信息化施工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源 刘松玉 +2 位作者 谭跃虎 段建立 曾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54-558,共5页
以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始发工作井工程为背景,从工程监测目的、监测断面设计、监测项目与内容等方面介绍了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技术方案。对周边环境、支撑轴力、地下连续墙内力及其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施工工... 以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始发工作井工程为背景,从工程监测目的、监测断面设计、监测项目与内容等方面介绍了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技术方案。对周边环境、支撑轴力、地下连续墙内力及其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施工工况得出了相关结论。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 信息化施工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海岸管袋裸坝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欣欣 束一鸣 +2 位作者 吴兴元 沈达怡 吴海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81-188,共8页
土工充填管袋筑堤技术广泛应用于河口海岸工程中。受施工环境和施工技术的影响,管袋裸坝容易发生失稳破坏。在管袋裸坝施工领域引入信息化施工技术以保证施工安全,提升施工效率。以影响施工期管袋裸坝安全性的指标因素入手,通过筛选重... 土工充填管袋筑堤技术广泛应用于河口海岸工程中。受施工环境和施工技术的影响,管袋裸坝容易发生失稳破坏。在管袋裸坝施工领域引入信息化施工技术以保证施工安全,提升施工效率。以影响施工期管袋裸坝安全性的指标因素入手,通过筛选重点影响指标并分析影响机理,建立管袋裸坝施工期稳定性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开发管袋裸坝信息化施工系统;最后,结合围垦工程提出系统的现场应用方法,并开展现场试验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检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现场施工正常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袋裸坝 信息化施工 稳定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围岩大变形信息化施工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志煌 戴京华 +2 位作者 王立娟 孙伟 李天斌 《隧道建设》 2010年第1期58-62,共5页
建议以实施隧道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为主导,为围岩和支护的变形过程把脉,强调监控量测信息的时效性及其核心指导作用,并依据工程实例——在乌鞘岭隧道9#斜井中,围岩和支护出现大变形状态下,评判初期支护的安全性、经济性,探讨初期支护参... 建议以实施隧道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为主导,为围岩和支护的变形过程把脉,强调监控量测信息的时效性及其核心指导作用,并依据工程实例——在乌鞘岭隧道9#斜井中,围岩和支护出现大变形状态下,评判初期支护的安全性、经济性,探讨初期支护参数合理性和衬砌施作时机。建立一套简洁的监控量程实施操作系统,努力实现隧道施工过程信息化,在施工实践中协调各个关键环节,并在实际的施工效果中得到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大变形 监控量测 围岩 信息化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段隧道信息化施工监控量测技术及预报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尚海松 李春林 沈维 《隧道建设》 2009年第6期619-625,共7页
监控量测在隧道信息化施工中至关重要,通过现场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反馈,建立预报信息系统,科学地预报隧道重大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以厦蓉高速(贵州境)榕江格龙至都匀段计摆隧道格龙端左线洞口浅埋偏压段为研究对象,基于监控量测信息(收... 监控量测在隧道信息化施工中至关重要,通过现场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反馈,建立预报信息系统,科学地预报隧道重大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以厦蓉高速(贵州境)榕江格龙至都匀段计摆隧道格龙端左线洞口浅埋偏压段为研究对象,基于监控量测信息(收敛位移、拱顶下沉及地表位移等),及时分析并运用预报信息系统,成功预报了洞口段斜坡滑移趋势,及时调整设计和施工组织方案,有效控制险情进一步的发展,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 监控量测 信息化施工 预报信息系统 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的施工预测解析与信息化管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易森 刘斯宏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第3期35-40,共6页
介绍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预测解析与信息化施工管理的工程实例。工程开工后完全模拟洞室的开挖实况,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预测了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位移和屈服范围的变化规律。根据计算结果及施工... 介绍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预测解析与信息化施工管理的工程实例。工程开工后完全模拟洞室的开挖实况,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预测了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位移和屈服范围的变化规律。根据计算结果及施工现场的观测结果,及时修正调整了施工期的支护参数,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施工预测解析 信息化施工管理 支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涵下穿机场滑行道信息化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彦军 岳祖润 王硕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16-1322,共7页
为了研究复杂条件下的箱涵施工控制技术,依据箱涵顶进施工的基本原理、工程技术和工程经验,对箱涵下穿机场滑行道顶进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监控与跟踪,监控内容涉及在滑行道道面布置沉降标以监控滑行道道面的沉降,埋设应力应变传感器监测箱... 为了研究复杂条件下的箱涵施工控制技术,依据箱涵顶进施工的基本原理、工程技术和工程经验,对箱涵下穿机场滑行道顶进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监控与跟踪,监控内容涉及在滑行道道面布置沉降标以监控滑行道道面的沉降,埋设应力应变传感器监测箱涵结构、后背墙的应力及变形,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编写程序模拟和监测箱涵的空间位置等几个方面.采集工程监控数据并对施工过程进行信息反馈,指导全段施工.工程实例验证了信息化施工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滑行道 信息化施工 箱涵顶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带信息化施工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军 周跃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104,共4页
根据某隧道的实际工程地质状况,采用隧道监控量测及超前钻孔等方法,及时准确地反馈施工信息,调整施工方案,有效地指导施工,从而使施工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该隧道采用信息化施工方法成功地穿越长达322m的软弱破碎带。这证明了信息化... 根据某隧道的实际工程地质状况,采用隧道监控量测及超前钻孔等方法,及时准确地反馈施工信息,调整施工方案,有效地指导施工,从而使施工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该隧道采用信息化施工方法成功地穿越长达322m的软弱破碎带。这证明了信息化施工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破碎带 变形量测 信息化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吉龙 徐伟 李劭晖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32-535,共4页
结合某特大型基坑工程,对其施工过程中的进行信息化施工研究。通过对实时采集到的变形数据进行位移反分析,成功预测下一施工阶段结构的变形;同时对变形数据进行应力反演,得出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精确受力情况,为现场决策提供合理依据,从而... 结合某特大型基坑工程,对其施工过程中的进行信息化施工研究。通过对实时采集到的变形数据进行位移反分析,成功预测下一施工阶段结构的变形;同时对变形数据进行应力反演,得出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精确受力情况,为现场决策提供合理依据,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安全、经济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信息化施工 位移反分析 应力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