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施为用意和成事性效果翻译对等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54-157,共4页
翻译要求确保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和成事性效果的对等翻译。翻译时要运用目的语的施为性表述性行为来表达源语文本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汉语的施为性表述性行为虽然有施为性词倾向,但同时也不乏其形式的灵活多样性,而英语形成了语调倾向... 翻译要求确保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和成事性效果的对等翻译。翻译时要运用目的语的施为性表述性行为来表达源语文本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汉语的施为性表述性行为虽然有施为性词倾向,但同时也不乏其形式的灵活多样性,而英语形成了语调倾向和句型倾向定势。成事性效果的对等翻译意味着,再现源语文本话语言语行为的全部的,包括潜在的成事性言语行为;刺激目的语文本读者与源语文本读者产生同样的成事性言语行为,即反映。因此,必须注意文本类型与标记、解释和重构语境的运用的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为用意 成事性效果 对等翻译 施为性言语行为 标记 源语文本 《红楼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题内容成分及其直接值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解金沙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30,共6页
不同文化的言语行为的直接值不同,要准确理解交际对方就要准确掌握交际对方文化的直接值。言语行为是施为用意标记和命题内容的结合体,其直接值也应是二者的结合体。但至今为止,言语行为直接值的研究一直集中在施为用意标记上而忽略了... 不同文化的言语行为的直接值不同,要准确理解交际对方就要准确掌握交际对方文化的直接值。言语行为是施为用意标记和命题内容的结合体,其直接值也应是二者的结合体。但至今为止,言语行为直接值的研究一直集中在施为用意标记上而忽略了命题内容。命题内容成分应包括目标、动作、听者参与、受益人和方式,它们对构成请求的直接值的重要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语用学 间接言语行为 施为用意标记 命题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