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方言岛和方言濒危——廖姓两种不同方言岛濒危现象比较
被引量:
3
1
作者
廖明福
王若梅
郑朝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63-168,共6页
主要从方言岛的形成和方言岛的消亡两方面对发生在浙江和江西两个不同省份的两个廖姓家族方言岛进行研究和比较。认为与发生在浙江旧汤溪县珊瑚村廖姓家族的客家话方言岛稍微不同的是,旧中国江西南康市北坑村廖姓家族的福建话方言岛形...
主要从方言岛的形成和方言岛的消亡两方面对发生在浙江和江西两个不同省份的两个廖姓家族方言岛进行研究和比较。认为与发生在浙江旧汤溪县珊瑚村廖姓家族的客家话方言岛稍微不同的是,旧中国江西南康市北坑村廖姓家族的福建话方言岛形成和延续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即宗亲合族群居、普遍存在的童养媳婚姻现象和强势男权治家治村;而解放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该方言岛之所以面临濒危,是跟上述三个原因(现象)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岛
方言
濒危
现象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几部县志看地方志方言卷编纂的科学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永成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关键词
方言
语音
合肥
方言
地方志
方言
志
民族共同语
方言现象
舒城县
地方
方言
方言
词汇
同音字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方言与社会文化二题
被引量:
4
3
作者
曹志耘
钱曾怡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6-10,共5页
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语言学近几年来的热点之一。方言是语言的存在形式。因而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最终要体现在各个具体的方言及其方言现象上。就汉语而言,离开方言,或者仅仅把方言作为例证之...
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语言学近几年来的热点之一。方言是语言的存在形式。因而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最终要体现在各个具体的方言及其方言现象上。就汉语而言,离开方言,或者仅仅把方言作为例证之一来谈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那是难以想象的。本世纪初以来,我国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不断积累的方言材料,使我们对汉语方言有了越来越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写
方言
学
社会文化
山东
方言
汉语
方言
城市
方言
社会因素
方言现象
社会语言学
方言
材料
内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肥方言中的jqx和zcs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欣欣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98-98,共1页
j q x同z c s不分,是合肥方言的一个主要特点。但是,是不是象有些人所说的合肥方言中没有j q x呢?我们说完全不是。一、合肥方言把普通话以j q x为声母的字读成z c s声母,一般只限于j q x声母和i韵母相拼的字。 1、普通话j声母和i韵母...
j q x同z c s不分,是合肥方言的一个主要特点。但是,是不是象有些人所说的合肥方言中没有j q x呢?我们说完全不是。一、合肥方言把普通话以j q x为声母的字读成z c s声母,一般只限于j q x声母和i韵母相拼的字。 1、普通话j声母和i韵母相拼的字在合肥方言中读作[tsl]。如: 基、几、机、叽、鸡、济、剂、挤、纪、记、寂、荠、计、技、妓、寄、伎、季、祭、系、既、忌、嫉、际、继等等。 2、普通话q声母和i韵母相拼的字在合肥方言中读作[ts‘l]。如: 期、欺、妻、凄、齐、祁、其、旗、棋、岐、企、崎、骑、启、乞、起、泣、弃、契、砌、器、气等等。 3、普通话x声母和i韵母相拼的字在合肥方言中读作[sl]。如: 喜、西、牺、溪,希、稀、洗、铣、系、戏、细等等。另外,普通话声母d t和韵母i相拼的一部分字也读作z C声母。如: di读作[ts‘l]的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
方言
普通话声母
韵母
读作
入声字
主要特点
部分字
合肥市
完全
方言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方言》与汉语方言研究的古典传统
被引量:
2
5
作者
殷孟伦
《文史哲》
1983年第5期30-37,共8页
我选用这个题目,是说我国的传统语言学在方言研究方面,源远流长,早在西汉的末年,就已有了如《方言》那样的重要专著。作者所作的工作,已经定下了不少合理条例,积累了不少研究经验。直到今天仍颇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为了使研究者重视历...
我选用这个题目,是说我国的传统语言学在方言研究方面,源远流长,早在西汉的末年,就已有了如《方言》那样的重要专著。作者所作的工作,已经定下了不少合理条例,积累了不少研究经验。直到今天仍颇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为了使研究者重视历史传统,我特地把这部书提出来,说说自己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现象
汉语
方言
研究
传统语言学
通语
语言研究
尔雅
转语
词语
研究者
同义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文献与方言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曹正义
《文史哲》
1984年第3期43-48,68,共7页
方言研究是以现状的实地调查和精确描写为基点,也要涉及到文献资料的运用。怎样把两者结合起来,以开拓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是方言工作者关心的议题。本文主要结合山东方言,就着近代相关资料的类别、价值及其运用,记一得之见,切请同志...
方言研究是以现状的实地调查和精确描写为基点,也要涉及到文献资料的运用。怎样把两者结合起来,以开拓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是方言工作者关心的议题。本文主要结合山东方言,就着近代相关资料的类别、价值及其运用,记一得之见,切请同志们指正。(一) 历代关于方言的文献资料,独树一帜,门类多样。鉴于方言研究所坚持的时空观,也鉴于材料的丛杂,有必要对该类文献作断代分区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研究
方言
材料
山东
方言
醒世姻缘传
北方
方言
近代汉语
研究领域
方言现象
方言
词语
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道”的构词方式是什么?——现代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之一例
被引量:
2
7
作者
徐复岭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0-21,共2页
“知道”作为一个常用的动词,它的构造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迄今还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陆志韦认为,它是“实在不能归类的例子”,“我们简直不能肯定是并列格还是偏正格”。(《汉语的构词法》12页,1965年修订本)赵元任也说,“知道”...
“知道”作为一个常用的动词,它的构造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迄今还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陆志韦认为,它是“实在不能归类的例子”,“我们简直不能肯定是并列格还是偏正格”。(《汉语的构词法》12页,1965年修订本)赵元任也说,“知道”等“不合于正常的语法结构规律,在描写的平面上它们是非语法结构的,近乎‘不能分析的复合词’。”又说“历史的研究可能发现它们的来源”。(《汉语口语语法》184页)袁家骅把“知道”视为单纯词,尽管在一些方言中有“知不道”这样的否定形式,他又说,“方言现象的比较还需要历史材料的印证,才能说明每个词形和词义的发展。”(《汉语方言概要》50页,1983年第2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词方式
现代汉语语法
动态研究
方言现象
汉语
方言
否定形式
语法规律
汉语口语语法
词义的发展
非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方言岛和方言濒危——廖姓两种不同方言岛濒危现象比较
被引量:
3
1
作者
廖明福
王若梅
郑朝晖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财经学院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63-168,共6页
基金
2008年度江西农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江西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共同资助
文摘
主要从方言岛的形成和方言岛的消亡两方面对发生在浙江和江西两个不同省份的两个廖姓家族方言岛进行研究和比较。认为与发生在浙江旧汤溪县珊瑚村廖姓家族的客家话方言岛稍微不同的是,旧中国江西南康市北坑村廖姓家族的福建话方言岛形成和延续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即宗亲合族群居、普遍存在的童养媳婚姻现象和强势男权治家治村;而解放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该方言岛之所以面临濒危,是跟上述三个原因(现象)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有关。
关键词
方言
岛
方言
濒危
现象
比较研究
分类号
H17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几部县志看地方志方言卷编纂的科学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永成
机构
安徽省社科院<安徽年鉴>编辑部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关键词
方言
语音
合肥
方言
地方志
方言
志
民族共同语
方言现象
舒城县
地方
方言
方言
词汇
同音字表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方言与社会文化二题
被引量:
4
3
作者
曹志耘
钱曾怡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6-10,共5页
文摘
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语言学近几年来的热点之一。方言是语言的存在形式。因而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最终要体现在各个具体的方言及其方言现象上。就汉语而言,离开方言,或者仅仅把方言作为例证之一来谈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那是难以想象的。本世纪初以来,我国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不断积累的方言材料,使我们对汉语方言有了越来越全面。
关键词
描写
方言
学
社会文化
山东
方言
汉语
方言
城市
方言
社会因素
方言现象
社会语言学
方言
材料
内部差异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肥方言中的jqx和zcs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欣欣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98-98,共1页
文摘
j q x同z c s不分,是合肥方言的一个主要特点。但是,是不是象有些人所说的合肥方言中没有j q x呢?我们说完全不是。一、合肥方言把普通话以j q x为声母的字读成z c s声母,一般只限于j q x声母和i韵母相拼的字。 1、普通话j声母和i韵母相拼的字在合肥方言中读作[tsl]。如: 基、几、机、叽、鸡、济、剂、挤、纪、记、寂、荠、计、技、妓、寄、伎、季、祭、系、既、忌、嫉、际、继等等。 2、普通话q声母和i韵母相拼的字在合肥方言中读作[ts‘l]。如: 期、欺、妻、凄、齐、祁、其、旗、棋、岐、企、崎、骑、启、乞、起、泣、弃、契、砌、器、气等等。 3、普通话x声母和i韵母相拼的字在合肥方言中读作[sl]。如: 喜、西、牺、溪,希、稀、洗、铣、系、戏、细等等。另外,普通话声母d t和韵母i相拼的一部分字也读作z C声母。如: di读作[ts‘l]的有:
关键词
合肥
方言
普通话声母
韵母
读作
入声字
主要特点
部分字
合肥市
完全
方言现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方言》与汉语方言研究的古典传统
被引量:
2
5
作者
殷孟伦
出处
《文史哲》
1983年第5期30-37,共8页
文摘
我选用这个题目,是说我国的传统语言学在方言研究方面,源远流长,早在西汉的末年,就已有了如《方言》那样的重要专著。作者所作的工作,已经定下了不少合理条例,积累了不少研究经验。直到今天仍颇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为了使研究者重视历史传统,我特地把这部书提出来,说说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
方言现象
汉语
方言
研究
传统语言学
通语
语言研究
尔雅
转语
词语
研究者
同义词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文献与方言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曹正义
出处
《文史哲》
1984年第3期43-48,68,共7页
文摘
方言研究是以现状的实地调查和精确描写为基点,也要涉及到文献资料的运用。怎样把两者结合起来,以开拓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是方言工作者关心的议题。本文主要结合山东方言,就着近代相关资料的类别、价值及其运用,记一得之见,切请同志们指正。(一) 历代关于方言的文献资料,独树一帜,门类多样。鉴于方言研究所坚持的时空观,也鉴于材料的丛杂,有必要对该类文献作断代分区的考察。
关键词
方言
研究
方言
材料
山东
方言
醒世姻缘传
北方
方言
近代汉语
研究领域
方言现象
方言
词语
语音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道”的构词方式是什么?——现代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之一例
被引量:
2
7
作者
徐复岭
机构
山东济宁师专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0-21,共2页
文摘
“知道”作为一个常用的动词,它的构造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迄今还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陆志韦认为,它是“实在不能归类的例子”,“我们简直不能肯定是并列格还是偏正格”。(《汉语的构词法》12页,1965年修订本)赵元任也说,“知道”等“不合于正常的语法结构规律,在描写的平面上它们是非语法结构的,近乎‘不能分析的复合词’。”又说“历史的研究可能发现它们的来源”。(《汉语口语语法》184页)袁家骅把“知道”视为单纯词,尽管在一些方言中有“知不道”这样的否定形式,他又说,“方言现象的比较还需要历史材料的印证,才能说明每个词形和词义的发展。”(《汉语方言概要》50页,1983年第2版)
关键词
构词方式
现代汉语语法
动态研究
方言现象
汉语
方言
否定形式
语法规律
汉语口语语法
词义的发展
非语法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方言岛和方言濒危——廖姓两种不同方言岛濒危现象比较
廖明福
王若梅
郑朝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几部县志看地方志方言卷编纂的科学性
杨永成
《江淮论坛》
CSSCI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东方言与社会文化二题
曹志耘
钱曾怡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合肥方言中的jqx和zcs
吴欣欣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方言》与汉语方言研究的古典传统
殷孟伦
《文史哲》
198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近代文献与方言研究
曹正义
《文史哲》
198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知道”的构词方式是什么?——现代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之一例
徐复岭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