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漳州韵书方言本字考
1
作者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7-93,共7页
方言本字考 ,就是从音韵史和词汇史的角度在古代文献中寻找与现代汉语方言词语相对应的词语 ,从而追溯古今词语的渊源关系。本文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简述前人关于汉语方言本字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 ;
关键词 漳州 韵书 方言本字 考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祥方言本字考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汛 肖国政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5期126-129,共4页
三十年代,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调查了湖北钟祥方言,著下了《钟祥方言记》一书(简称《方言记》)。该书内容丰富,体例完备,但留下了许多本字待考,在书中用方框标示。四十多年过去了,钟祥方言的本字考证未见有人来做。不过,我们没有囿... 三十年代,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调查了湖北钟祥方言,著下了《钟祥方言记》一书(简称《方言记》)。该书内容丰富,体例完备,但留下了许多本字待考,在书中用方框标示。四十多年过去了,钟祥方言的本字考证未见有人来做。不过,我们没有囿于《方言记》的方框。凡属《方言记》中的待考字,字头前边都加有角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本字 广韵 平声 三十年代 去声 内容丰富 本字考证 集韵 上声 入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方言本字考 被引量:4
3
作者 雒江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68-73,118,共7页
考证方言词的本字,不仅有助于现代汉语的规范化,而且通过证音释义,推见本字,可以探讨语源,钩求古义,训释上古典籍。所以自汉代以来,方言的研究就是训诂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以甘肃陇南方言中一些常用的词语为例,来证明古音古义往往保... 考证方言词的本字,不仅有助于现代汉语的规范化,而且通过证音释义,推见本字,可以探讨语源,钩求古义,训释上古典籍。所以自汉代以来,方言的研究就是训诂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以甘肃陇南方言中一些常用的词语为例,来证明古音古义往往保存在民间口头语言的事实。一、今通语把煮沸的水叫“开水”,陇南方言叫“(饣干)水”,“(饣干)”读“干”上声。按“飦”是本字,“开”是借字。《说文·(?)部》中说“飦”是“鬻”的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本字 方言 现代汉语 古音学 古义 说文解字注 上古典籍 口头语言 训诂学 诗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兴方言本字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顾黔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95-98,105,共5页
泰兴方言属江淮方言的通泰片,《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1960)划归第三区.通泰片在长江北岸,与吴语仅一江之隔,受吴语影响不小,加之它的底层很可能是吴语,又与赣客方言有密切关系,情况颇为复杂,本文旨在探求泰兴方言的本字,对其他方... 泰兴方言属江淮方言的通泰片,《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1960)划归第三区.通泰片在长江北岸,与吴语仅一江之隔,受吴语影响不小,加之它的底层很可能是吴语,又与赣客方言有密切关系,情况颇为复杂,本文旨在探求泰兴方言的本字,对其他方面不加论述。考索方言本字,可以追溯现今方言词的来源和语音的演变规律,例如:泰兴话“侧刀切物使成薄片”叫[p‘i阴平),《广韵》齐韵匹迷切“(卑刂),~斫”,《集韵》齐韵篇迷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本字 广韵 方言 江淮方言 阴平 吴语 演变规律 集韵 去声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方言本字试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建颂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40-49,共10页
篷[sa] 《广韵》入声洽韵:“扇之别名”,山洽切。《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夏日之裘,无用于己。”折扇叫~扇。 (血客)[k‘a] 《集韵》入声陌韵:“呕也。《国语》‘伏弢~血’。”乞格切。(入声读如上声。) ①咳:咳咳~~的... 篷[sa] 《广韵》入声洽韵:“扇之别名”,山洽切。《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夏日之裘,无用于己。”折扇叫~扇。 (血客)[k‘a] 《集韵》入声陌韵:“呕也。《国语》‘伏弢~血’。”乞格切。(入声读如上声。) ①咳:咳咳~~的|~得吓死人。②喻指胡说:瞎~|~血。 (?)[xa] 《集韵》平声麻韵:“喉病”,许加切。嘶哑:喉咙~了|~喉咙。 喥[to] 《集韵》入声铎韵:“言无度也”,达各切。罗嗦叫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广韵 方言本字 入声 平声 上声 去声 集韵 儒林外史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安方言本字考
6
作者 林宝卿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123-129,共7页
永安方言是闽方言里的一个方言——闽中方言的代表.它通行的范围主要是永安市、三明市和沙县.它县有闽方言的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它夹在闽北、闽西、闽东、闽南之中,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又分别受到闽方言里的其他方言如闽南方言... 永安方言是闽方言里的一个方言——闽中方言的代表.它通行的范围主要是永安市、三明市和沙县.它县有闽方言的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它夹在闽北、闽西、闽东、闽南之中,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又分别受到闽方言里的其他方言如闽南方言、闽北方言、闽东方言以及闽西方言的影响.从历史上看,永安是汉人早期入闽居住的地区之一.据史载,早在三国时代,东吴汉人就沿着浦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方言 方言 广韵 方言本字 开口 去声 入声调 玄言 动词 闽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泰方言本字考举例
7
作者 高慎贵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184-187,共4页
我在整理新泰方言词汇时,得无字音三百多个,考出本字一百多个。下面举几个例子,借以说明我所用的考本字的方法,以就正于词道。一新泰方言跟中古音有严整的对应规律,我们可以用它来考求本字。如[fan’]音无字,其义指鸟禽下蛋,如说'鸟... 我在整理新泰方言词汇时,得无字音三百多个,考出本字一百多个。下面举几个例子,借以说明我所用的考本字的方法,以就正于词道。一新泰方言跟中古音有严整的对应规律,我们可以用它来考求本字。如[fan’]音无字,其义指鸟禽下蛋,如说'鸟~蛋','公鸡打滂,母鸡~蛋'。根据对应规律,声母[f]来自中古合口三等的帮并即非敷奉三母;韵母[an]来自山咸摄合口三等韵;声调去声来自中古去声、上声。这样,我们就在广韵愿韵找到本字:'姳,息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声字 对应规律 方言本字 中古音 舌根音 二等字 四等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词考本字刍议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泽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3-77,共5页
本文将“本字”问题与“文白异读”和“读破”等相关的语言现象联系起来讨论方言词考本字的意义和方法 ,着重说明方言与汉字系统的关系。文章把从古到今的汉语书面语及其基础方言称为“主流汉语” ,指出方言词考本字无非是在主流汉语中... 本文将“本字”问题与“文白异读”和“读破”等相关的语言现象联系起来讨论方言词考本字的意义和方法 ,着重说明方言与汉字系统的关系。文章把从古到今的汉语书面语及其基础方言称为“主流汉语” ,指出方言词考本字无非是在主流汉语中寻找词源 ,生僻的本字是主流汉语中久已淘汰的词 ;收集文白异读的“白读音”实际上是在现代常用字中辨认同源成分 ;方言特有的“音随义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词语 《广韵》 语音对应规律 福州话 方言研究 文白异读 口语词 方言本字 汉语书面语 形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季刚方言学理论及实践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牛慧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0-137,共8页
目前,学界对黄季刚先生《蕲春语》研究已经给予了关注,发现黄季刚先生的方言本字考证,以《说文解字》为最主要的依据,重在从音理角度判断本字的来源。黄季刚先生在《蕲春语》中使用的音训类术语和他在其他相关论著中的理论界定大体一致... 目前,学界对黄季刚先生《蕲春语》研究已经给予了关注,发现黄季刚先生的方言本字考证,以《说文解字》为最主要的依据,重在从音理角度判断本字的来源。黄季刚先生在《蕲春语》中使用的音训类术语和他在其他相关论著中的理论界定大体一致,但并不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季刚 方言学理论 蕲春语 方言本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