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闽南方言在马来西亚的传承、发展与价值
1
作者
王晓梅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
由于马来西亚华人中福建人数量占优,闽南方言(当地称福建话)成为华人社会的强势方言之一,并与马来语相互影响。吉兰丹土生华人的福建话已经克里奥尔语化,与主流福建话差异很大,甚至不能通话;峇峇马来语和巴刹马来语是在语法上受到福建...
由于马来西亚华人中福建人数量占优,闽南方言(当地称福建话)成为华人社会的强势方言之一,并与马来语相互影响。吉兰丹土生华人的福建话已经克里奥尔语化,与主流福建话差异很大,甚至不能通话;峇峇马来语和巴刹马来语是在语法上受到福建话影响的混合语;当今马来语中的汉语借词,绝大部分来自福建话。马来西亚华语包含很多闽南方言词语,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华语地域变体。槟城是马来西亚福建文化的名片,而至今活力十足的槟城福建话则是槟城福建文化的象征,是槟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方言在马来西亚既有工具性、资源性,也有遗产性。研究闽南方言与马来语的接触,不仅具有语言学上的意义,也可以为华人移民史研究提供佐证;重视对马来西亚闽南方言及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于促进马来西亚与闽南文化圈、华人文化圈及其经济圈的连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方言
马来西亚
方言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返部落化:新媒体时代离乡青年对方言共同体的延续与再定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蕾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5-151,共7页
人口迁徙使得方言社群分离,方言与其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处于危境。新媒体发展又正在改变方言共同体的传统存续方式,言语共同体的演化逐渐被媒介环境学与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研究以闽北建瓯地区为例,综合采用问卷与深度访谈方法,了解离乡青...
人口迁徙使得方言社群分离,方言与其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处于危境。新媒体发展又正在改变方言共同体的传统存续方式,言语共同体的演化逐渐被媒介环境学与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研究以闽北建瓯地区为例,综合采用问卷与深度访谈方法,了解离乡青年在流入异地的语言选择、语言转码情况,对建瓯方言的情感态度,以及为传承方言做出的新媒体传播行动。研究认为离乡青年仍然维持着对言语共同体的认同,以网络新媒体形式延伸和巩固了建瓯方言的言语共同体。新媒体时代发生的言语共同体的演化现象也赋予了共同体各项要素新的内涵。异质性"部落"间的联合何以可能,以及这种"部落"间的壁垒对于民主社会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媒介环境学
方言传承
离乡青年
言语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南方言在马来西亚的传承、发展与价值
1
作者
王晓梅
机构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
出处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
文摘
由于马来西亚华人中福建人数量占优,闽南方言(当地称福建话)成为华人社会的强势方言之一,并与马来语相互影响。吉兰丹土生华人的福建话已经克里奥尔语化,与主流福建话差异很大,甚至不能通话;峇峇马来语和巴刹马来语是在语法上受到福建话影响的混合语;当今马来语中的汉语借词,绝大部分来自福建话。马来西亚华语包含很多闽南方言词语,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华语地域变体。槟城是马来西亚福建文化的名片,而至今活力十足的槟城福建话则是槟城福建文化的象征,是槟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方言在马来西亚既有工具性、资源性,也有遗产性。研究闽南方言与马来语的接触,不仅具有语言学上的意义,也可以为华人移民史研究提供佐证;重视对马来西亚闽南方言及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于促进马来西亚与闽南文化圈、华人文化圈及其经济圈的连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闽南
方言
马来西亚
方言传承
Keywords
Southern Min dialect
Malaysia
dialect inheritance
分类号
H0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返部落化:新媒体时代离乡青年对方言共同体的延续与再定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蕾
机构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5-151,共7页
基金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福建省小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研究"(项目编号:JAS170003-2017)的研究成果
文摘
人口迁徙使得方言社群分离,方言与其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处于危境。新媒体发展又正在改变方言共同体的传统存续方式,言语共同体的演化逐渐被媒介环境学与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研究以闽北建瓯地区为例,综合采用问卷与深度访谈方法,了解离乡青年在流入异地的语言选择、语言转码情况,对建瓯方言的情感态度,以及为传承方言做出的新媒体传播行动。研究认为离乡青年仍然维持着对言语共同体的认同,以网络新媒体形式延伸和巩固了建瓯方言的言语共同体。新媒体时代发生的言语共同体的演化现象也赋予了共同体各项要素新的内涵。异质性"部落"间的联合何以可能,以及这种"部落"间的壁垒对于民主社会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
新媒体
媒介环境学
方言传承
离乡青年
言语共同体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闽南方言在马来西亚的传承、发展与价值
王晓梅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返部落化:新媒体时代离乡青年对方言共同体的延续与再定义
孙蕾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