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数字人文研究的图书馆学方法:书目控制与文献循证
被引量:48
- 1
-
-
作者
刘炜
林海青
夏翠娟
-
机构
上海图书馆
加州伯克利大学图书馆
-
出处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123,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图书馆开放数据体系构建与服务模式设计研究"(编号:18BTQ027)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考察人文计算和数字人文的历史可以发现,数字人文本质上是一个"方法论共同体"(Methodological Commons),即由人文学者采用计算机方法和工具,依靠数字化和数据化的人文资料从事人文研究的实践活动。这类实践表现出人文科学在方法论层面一种融合性和共通性:各门人文学科虽然问题不同且对象迥异,但由于材料的处理和内容的组织都采用了数字化工具和方法,因此构建统一的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已成为可能。目前对方法论共同体的深入研究尚不多见,估计是由于数字人文的跨学科属性,既要熟知人文科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和一般规律,又要具备数据科学应用能力。这一领域常常是人文学者先知先觉,计算机专家随后跟进,而目前却成就了很多数据专家,成为具有知识组织能力的新型图书馆专家施展才华的领域。文章从引介数字人文的方法论基础和主要支撑技术入手,重点讨论了图书馆传统文献学中书目控制和文献循证两种方法能够对数字人文研究带来的巨大作用,这两大方法提供了数字人文的两大基础——数据与方法——的最基本的支持,并对未来图书馆在人文研究中的服务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图书馆学
方法论
方法论共同体
书目控制
文献循证
-
Keywords
Digital Humanity
Library Science
Methodological Commons
Bibliographic Control
Evi-dence-based Documentation
-
分类号
G255.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数字人文的研究范式与平台建设
被引量:29
- 2
-
-
作者
刘圣婴
王丽华
刘炜
刘倩倩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上海图书馆
-
出处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9,共2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遗产智慧数据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21&ZD334)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的兴起正在带来人文研究的范式变革,数字人文平台作为向各学科人文学者提供研究素材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数字化研究方法的承载者,平台建设的推动能够丰富数字人文的方法论体系,促成一种新的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确立。[研究设计/方法]考察了数字人文的特点,提出了数字人文研究的范式框架;结合目前国内数字人文年会上展示的项目与论文成果,讨论了中文数字人文资源平台的建设问题,着重研究了功能需求和发展趋势;最后,以上海图书馆正在开发中的“历史人文大数据平台”为案例,阐述了这些思考成果的具体应用。[结论/发现]具体将数字人文平台分为文献层、数据层、接口层、工具层和展现层等层次结构,使其各司其职且相互依存。针对中文数字人文的方法学特点,归纳了平台的不同类型,并对如何具备系统先进性、资源完整性、功能完备性、工具丰富性与用户友好性提出了设计原则。[创新/价值]提出了由技术、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数字人文研究范式,在数字人文平台中将这三个方面与人文资源相结合,成为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对于数字人文平台建设则提出,除了需要关注技术架构之外,还需要将以领域知识为特征的内容架构单独提取进行设计和实现,并探讨了以语义技术(知识图谱)进行实现的基本做法。
-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研究范式
平台建设
方法论共同体
数字学术
基础设施建设
-
Keywords
Digital humanities
Research paradigm
Platform construction
Methodological commons
Digital academ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G25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