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八目”的方法论价值
1
作者 王岳川 《今日教育》 2015年第12期62-63,共2页
上一期,我谈到了“大学之道”有三个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大纲领必须配以具体的步骤,这就是《大学》的“八目”。
关键词 《大学》 方法论价值 大学之道 止于至善 明明德 纲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的方法论价值
2
作者 刘海涛 《理论视野》 CSSCI 2018年第3期1-1,共1页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自那以来,不论世人对马克思主义作何评价,都不能绕过《共产党宣言》这部划时代的著作。就中国共产党而言,不仅由此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也从中学会...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自那以来,不论世人对马克思主义作何评价,都不能绕过《共产党宣言》这部划时代的著作。就中国共产党而言,不仅由此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也从中学会了认识历史和社会的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方法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中国共产党 共产主义 科学方法 认识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目的再认识的现实价值
3
作者 王平 韩晓萍 《四川教育》 2004年第4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教科书 教育目的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技术价值 思想价值 方法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本体,细读文本,破解问题——从《背对故乡:鲁迅文学的多维阐释》看张全之的鲁迅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钧 徐璐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96,共4页
《背对故乡:鲁迅文学的多维阐释》(下文简称《背对故乡》)收录了张全之教授20年鲁迅研究的重要成果,全书紧紧围绕鲁迅精神这一本体,以多种新理论新方法进行文本细读,在比较研究中破解了鲁迅研究中的多个问题谜团,不仅具有学术研... 《背对故乡:鲁迅文学的多维阐释》(下文简称《背对故乡》)收录了张全之教授20年鲁迅研究的重要成果,全书紧紧围绕鲁迅精神这一本体,以多种新理论新方法进行文本细读,在比较研究中破解了鲁迅研究中的多个问题谜团,不仅具有学术研究的方法论价值,而且对于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文本细读 鲁迅文学 故乡 本体 阐释 方法论价值 鲁迅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貌取人”:电视评书的人物“开脸”
5
作者 杨红星 《改革与开放》 2015年第9期108-109,115,共3页
评书艺术源远流长,雅俗共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艺术特色。电视评书是传统评书艺术与电视传播媒介相结合的产物。电视评书的出现,使评书这一古老的艺术样态在新时代焕发出了生机。电视评书精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对于人物的刻画和描... 评书艺术源远流长,雅俗共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艺术特色。电视评书是传统评书艺术与电视传播媒介相结合的产物。电视评书的出现,使评书这一古老的艺术样态在新时代焕发出了生机。电视评书精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对于人物的刻画和描摹全面深刻,体现出风格独具的方法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价值 艺术特色 赋赞 三国演义 艺术方法 人生走向 单田芳 罗士信 我自己 目似朗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词博物馆:欧美跨艺术诗学研究》评介
6
作者 聂珍钊 《美育学刊》 2023年第4期I0007-I0007,共1页
在科学加速融入人文学科并促进人文研究发展的时代,欧荣等著作的《语词博物馆:欧美跨艺术诗学研究》一书的出版意义重大,是人文跨学科研究学术创新的一项标志性成果,无论是学术价值、现实价值、方法论价值,都表现出重大意义和鲜明特色... 在科学加速融入人文学科并促进人文研究发展的时代,欧荣等著作的《语词博物馆:欧美跨艺术诗学研究》一书的出版意义重大,是人文跨学科研究学术创新的一项标志性成果,无论是学术价值、现实价值、方法论价值,都表现出重大意义和鲜明特色。除绪论外,该著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爬梳,下篇为批评实践,有三个方面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实践 出版意义 人文研究 学术创新 跨艺术诗学 方法论价值 人文学科 标志性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马克思——辩证法为什么会被形而上学化
7
作者 吴甘霖 《云梦学刊》 1986年第1期2-14,共13页
既然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为什么我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犯下了那么多违反科学的错误?是不是象某些人说的那样,通过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不灵了?就此,本文作者从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并且提出了一... 既然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为什么我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犯下了那么多违反科学的错误?是不是象某些人说的那样,通过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不灵了?就此,本文作者从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并且提出了一些否认现存结论的大胆而新颖的看法。是否恰当,愿得到大家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说 社会机体 系统论思想 中国现实 蒲鲁东 粉碎“四人帮” 唯物主义基础 “二律背反” 哲学方法论 方法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