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学粒度分析方法综述 被引量:25
1
作者 袁红旗 王蕾 +3 位作者 于英华 张冬杰 许凤鸣 刘海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0-393,共14页
文章回顾了粒度分析的历史,总结了常用的粒径类型,介绍了粒度标准和目前沉积学中常用的5种粒度分析方法,并对其中的沉降法、场干扰分析法、图像法作了详细的分类说明。此外,对每一种粒度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测定原理以及其存在的优缺... 文章回顾了粒度分析的历史,总结了常用的粒径类型,介绍了粒度标准和目前沉积学中常用的5种粒度分析方法,并对其中的沉降法、场干扰分析法、图像法作了详细的分类说明。此外,对每一种粒度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测定原理以及其存在的优缺点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直接测量法简单易行,但精度较差;筛析法较为普遍,但只限于松散或弱胶结沉积物,且不能反映颗粒形状;沉降法适用于松散样、弱胶结样和液体样的分析,可对细砂、粉砂或泥等细粒沉积物进行测量;场干扰法主要依据碎屑颗粒的衍射、散射及电压脉冲响应进行,固体样和液体样均可,精度高,适用性广;图像法手段多样,简单直观,操作性强。总体上,未来的几十年内,粒度分析方法仍将是新旧技术并存,多种方法共用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析方法 粒径 沉降法 照片法 图像分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发程序执行的一种粒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广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4-56,65,共4页
文章讨论基于交替计算模式的并发程序执行行为的可信性问题。通过比较共享变量程序的交替计算与实际重叠执行,对并发程序的执行过程进行粒度分析──首先提出一种粒度细化、求精方法,限制单个原子转换包含的临界事件数目;继而引入一... 文章讨论基于交替计算模式的并发程序执行行为的可信性问题。通过比较共享变量程序的交替计算与实际重叠执行,对并发程序的执行过程进行粒度分析──首先提出一种粒度细化、求精方法,限制单个原子转换包含的临界事件数目;继而引入一种限制临界引用(LCR)条件,进一步限制每一与语句相关的转换至多执行一次临界引用;对任一程序,通过转换算法将其转化为与之等价的LCR程序,且LR程序的交替计算结果与实际的重叠执行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程序 粒度求精 粒度分析方法 程序设计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件信息增强的方法级软件缺陷定位
3
作者 薄莉莉 朱程 +1 位作者 李斌 孙小兵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3-621,共9页
软件开发与维护中会产生大量缺陷报告,根据缺陷报告准确定位到缺陷代码的位置是极具挑战性的.目前大多数工作在文件粒度定位缺陷,虽然少量工作定位在方法粒度,但定位准确度较低.本文提出一个文件信息增强的方法级软件缺陷定位技术FMBL(a... 软件开发与维护中会产生大量缺陷报告,根据缺陷报告准确定位到缺陷代码的位置是极具挑战性的.目前大多数工作在文件粒度定位缺陷,虽然少量工作定位在方法粒度,但定位准确度较低.本文提出一个文件信息增强的方法级软件缺陷定位技术FMBL(a File information enhanced Method-level Bug Localization technology),考虑方法与文件之间的从属关系以增强缺陷定位准确性.通过综合考虑代码与缺陷报告的词汇相似度、语义相似度和代码长度度量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在六个开源软件项目上开展实验以评估FMBL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六个项目上的平均Accuracy@10、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和MRR(Mean Reciprocal Rank)值分别达到0.436、0.223、0.296.与现有方法BugLocator、BLIA(Bug Localization using Integrated Analysis)、BugPecker相比,本文方法在MAP指标上分别提升153.1%、209.1%、2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维护 缺陷定位 词汇相似度 语义相似度 文件信息 方法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土中细粒状铁锰结核的存在及其对粒度测试的影响
4
作者 杨立辉 叶玮 +2 位作者 王彩霞 陈静 胡春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6,共6页
设计了针对红土的两种粒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铁锰结核对红土粒度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及加入HCl对铁锰结核与红土粒度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1)细粒铁锰结核对粒度测试结果有较大影响,特别是粗粒含量的增加。而盐酸可以有效地与细粒铁锰... 设计了针对红土的两种粒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铁锰结核对红土粒度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及加入HCl对铁锰结核与红土粒度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1)细粒铁锰结核对粒度测试结果有较大影响,特别是粗粒含量的增加。而盐酸可以有效地与细粒铁锰结核反应,使得粒度测试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因此,对于铁锰结核发育的红土层,若需通过粒度来分析其沉积动力特征,其粒度测试的前处理过程加入盐酸是非常有必要的。(2)盐酸的加入对红土中<4μm的黏土粒组有较大影响,这可能是盐酸与黏土矿物发生了化学反应,使得黏土粒组的相对含量减少。因此,对于铁锰结核发育的红土层,若需要通过粒度分析其风化过程,其前处理应当慎重选择是否加入盐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结核 第四纪红土 粒度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统计分析方法在青藏高原隆升研究中的运用及效果——以昌马洪积扇为例
5
作者 李增 王云斌 +3 位作者 梁明宏 徐景明 刘土改 王启航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20,共5页
通过运用粒度统计方法对昌马洪积扇沉积物进行研究,结果显现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存在7次沉积物粒度变粗事件,说明青藏高原东北缘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发生了7次隆升,其间为稳定期。该结论与通过青藏高原东北缘盆地沉积分析、活动断裂及河... 通过运用粒度统计方法对昌马洪积扇沉积物进行研究,结果显现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存在7次沉积物粒度变粗事件,说明青藏高原东北缘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发生了7次隆升,其间为稳定期。该结论与通过青藏高原东北缘盆地沉积分析、活动断裂及河流阶地活动时代对比而厘定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活动时段基本一致,同时与整个青藏高原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的隆升具有很好的耦合。由此为山前洪积扇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马洪积扇 粒度统计方法 7次粒度变粗事件 青藏高原隆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