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网型风电机组稳定性提升方法研究综述
1
作者 魏娟 王玉巍 +3 位作者 黄晟 王舶仲 王鹏达 沈非凡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
随着风力发电的规模化增长以及风力发电渗透率的逐步提升,电力系统特性愈加复杂,传统跟网型风力发电无法满足电网稳定性需求。发展构网型风力发电将是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和主动支撑能力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首先对现有双馈风电机组... 随着风力发电的规模化增长以及风力发电渗透率的逐步提升,电力系统特性愈加复杂,传统跟网型风力发电无法满足电网稳定性需求。发展构网型风力发电将是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和主动支撑能力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首先对现有双馈风电机组和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常见的构网控制策略进行介绍,对比分析各类控制策略的运行特性;然后归纳已有双馈风电机组和永磁直驱型风电机组构网控制稳定性提升方法的研究现状,包含频率稳定性提升方法、电压稳定性提升方法、低频振荡稳定性提升方法和变流器控制系统稳定性提升方法,系统性地梳理并归纳总结了现有风电机组构网控制稳定性提升方法解决的问题和特点;最后,针对构网型风电机组稳定性提升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展望了构网型风电机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的研究方向,为推动风电机组构网型控制技术发展进行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构网型控制 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提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
2
作者 张二帅 刘建新 黄章峰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4,I0001,共16页
在实现e^(N)方法时,需要搜索流场中的不稳定波,并大量求解当地边界层的稳定性问题,因此为高效求解当地边界层的不稳定波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neural network-based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NNLSA)。采... 在实现e^(N)方法时,需要搜索流场中的不稳定波,并大量求解当地边界层的稳定性问题,因此为高效求解当地边界层的不稳定波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neural network-based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NNLSA)。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给出最不稳定波频率ω、展向波数β、流向波数αr和增长率σmax的初值对,再通过迭代法计算失稳扰动波的实际空间失稳波数和增长率。使用平板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平板和尖锥算例对NNLSA方法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部分对不稳定波参数的预测结果与线性稳定性理论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LSA部分可根据神经网络提供的预测值,通过迭代法找到最不稳定波;NN-LSA方法的求解效率较高,求解时间比全局搜索方法约低20~50倍,大大减小了人为因素在计算过程中的影响。本文提出的NN-LSA方法可以实现自动分析边界层流动的线性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神经网络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 卷积神经网络 e^(N)方法 转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边坡力学特性及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广斌 周泽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2-215,共14页
土石混合体边坡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在降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会产生滑坡等变形破坏现象。归类和分析了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成果,得出块石尺寸和含石量是影响土石混合体剪切特性主... 土石混合体边坡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在降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会产生滑坡等变形破坏现象。归类和分析了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成果,得出块石尺寸和含石量是影响土石混合体剪切特性主要因素,块石排列可以忽略不计;雨水和冻胀等能够显著改变土石胶结介质力学参数,降低率约为20%;通过对比多种稳定性分析方法,认为离散单元法或数值流形法、连续—非连续耦合方法能够更有效分析具有强烈非均质体的土石混合体边坡。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考虑土石混合体介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和此类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即:①在获取土—石胶结接触面力学参数相关特性指标上,缺少精密的试验设备或仪器,无法准确地测得接触面参数;②在土—石胶结接触面力学模型构建上,忽略了土体与块石间存在嵌入等情况,无法充分反映土—石胶结接触面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③目前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关注坡体力学特性以及降雨等作用下的相关参数变化,很少涉及多应力场(如降雨、地震、低温等组合作用)下的土石混合体边坡数值模拟,无法满足实际工程问题的相关需求;④现阶段构建三维土石混合体边坡数值模型上,仅有少数考虑结合数字图像等计算机技术还原真实块体下的三维数值模型,尚需进一步研究分析块石接触面差异分布、超大粒径块石模拟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边坡 力学特性 稳定性分析方法 土—石胶结接触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直流微电网多运行工况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景文 王媛 +2 位作者 王福强 王同新 何舟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3,共9页
直流微电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运行工况也越来越多,而现有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针对单一工况。因此研究适用于多工况运行系统的通用稳定性分析方法非常必要。首先,依据不同的运行工况建立光储直流微电网各单元的阻抗模型,利用稳态分析法结... 直流微电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运行工况也越来越多,而现有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针对单一工况。因此研究适用于多工况运行系统的通用稳定性分析方法非常必要。首先,依据不同的运行工况建立光储直流微电网各单元的阻抗模型,利用稳态分析法结合劳斯判据推导得出系统稳定时负载功率及母线电容的边界条件;其次,通过重新定义系统环路增益表达式,得到更具通用性的基于母线电压控制变换器(BVCC)和母线电流控制变换器(BCCC)的稳定性判据,并利用该判据对系统多种运行工况进行稳定性分析,借助所得边界条件对稳定裕度较低的工况计算合适的系统参数,保证系统能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最后,搭建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对3种典型工况仿真分析,验证边界条件及稳定性分析结论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直流微电网 多运行工况 阻抗模型 稳定边界条件 通用稳定性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局部和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的辩证统一 被引量:14
5
作者 尹小涛 薛海斌 +2 位作者 汤华 任兴文 宋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98-104,共7页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有局部和整体两类,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以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为例,分析了典型整体与局部稳定性评价方法在滑面搜索、平衡条件、安全系数的定义、材料参数和失稳等5个方面存...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有局部和整体两类,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以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为例,分析了典型整体与局部稳定性评价方法在滑面搜索、平衡条件、安全系数的定义、材料参数和失稳等5个方面存在的异同。利用PFC算例揭示了真实边坡带有强烈空间和时间特征的渐进破坏特性,发现边坡失稳是自然地形的重塑、再造和稳定的过程,也是一个动势能转换和耗散的过程。针对边坡稳定问题及其特点,提出了基于广义软化的边坡稳定矢量和法的理论构架和技术路线,并进行了程序实现,克服了传统强度折减脱离实际材料劣化特征的不足,安全系数求解仅与应力状态相关,假设条件少,可以实现局部与整体稳定评价的辩证统一,可以反映边坡失稳的渐进特性和参数演化的时空效应。与传统极限平衡法(LEM)和强度折减法(SRM)在滑面和安全系数方面的综合对比发现,局部稳定揭示的滑面更稳定,获取的安全系数是全周期的,文中方法所得安全系数比整体方法的结果稍高,差异是整体方法的假设条件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局部稳定性评价方法 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滑面 安全系数 广义软化 矢量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90
6
作者 陈洪凯 鲜学福 +1 位作者 唐红梅 王林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8-282,406-407,共5页
通过试验建立了同时考虑危岩主控结构面贯通率和防治工程安全等级的危岩主控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贯通率法;按照出现频率,将作用在危岩体上的荷载拟定为三种荷载组合(工况)。认为处于特大型水利工程区或高频率强烈地震区的一级防治工... 通过试验建立了同时考虑危岩主控结构面贯通率和防治工程安全等级的危岩主控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贯通率法;按照出现频率,将作用在危岩体上的荷载拟定为三种荷载组合(工况)。认为处于特大型水利工程区或高频率强烈地震区的一级防治工程,应将设计荷载组合调整为“自重+裂隙水压力(暴雨状态)+地震力”;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详细推导了滑塌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和坠落式危岩在不同荷载组合下的稳定系数计算方法,结合稳定性评价标准,系统建立了危岩稳定性分析方法。应用这种危岩主控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贯通率法确定的c、中值比规范推荐的长度加权方法随机性要小,经2001~2007年现场观测验证计算结果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主控结构面 抗剪强度参数 稳定性分析方法 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屈曲支撑的工作机理及稳定性设计方法 被引量:46
7
作者 赵俊贤 吴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139,共9页
防屈曲支撑(BRBs)是一种兼具普通支撑和金属耗能阻尼器双重功能的新型支撑形式。虽然其概念简单明确,但是工作机理却较为复杂,而目前人们对此类支撑的本质工作机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因此很难提出较为全面合理的构件稳定性设计方法... 防屈曲支撑(BRBs)是一种兼具普通支撑和金属耗能阻尼器双重功能的新型支撑形式。虽然其概念简单明确,但是工作机理却较为复杂,而目前人们对此类支撑的本质工作机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因此很难提出较为全面合理的构件稳定性设计方法。本文对防屈曲支撑的工作机理进行了剖析,比较了目前已有的构件整体稳定性设计方法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应重点考虑间隙、边界条件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设计方法的观点;从理论上推导了支撑内芯屈服段与约束构件之间的局部挤压力计算公式,揭示了支撑构件局部失稳破坏的机理,并进一步提出应重点考虑内芯板件宽厚比、间隙以及局部约束条件三者相关关系的支撑构件局部稳定设计方法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 稳定性设计方法 整体稳定 局部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作用下单层后缘张裂型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振存 曾胜 +3 位作者 韦慧 赵健 李文 郭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81,共8页
针对水力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建立顺层边坡水力简化模型,对水力作用下边坡受力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干湿循环室内试验,对水作用下软弱滑动面强度衰减规律进行研究;综合考虑边坡的水力作用及软弱滑动面强度衰减,对水力作用下单层... 针对水力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建立顺层边坡水力简化模型,对水力作用下边坡受力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干湿循环室内试验,对水作用下软弱滑动面强度衰减规律进行研究;综合考虑边坡的水力作用及软弱滑动面强度衰减,对水力作用下单层后缘张裂型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进行优化;依据达西定律,提出顺层岩质边坡滑移破坏判断指标;最后采用降雨条件下边坡开挖模型试验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边坡水力作用大小与后缘张拉裂隙充水高度呈正比;水作用下软弱滑动面黏聚力呈幂函数形式衰减,内摩擦角呈二次函数形式衰减;边坡后缘裂隙充水高度和降雨强度主要受软弱滑动面的强度影响;实例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作用 顺层岩质边坡 稳定性计算方法 软弱滑动面 判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程分析的滑塌式危岩清除爆破动力稳定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洪凯 周云涛 唐红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1-34,41,共5页
针对滑塌式危岩清除爆破问题,通过爆破峰值速度衰减规律及危岩体力学特性,建立了滑塌式危岩动力物理模型及动力计算模型;通过欧拉方程确定危岩体内任一位置的爆破动应力,提出一种简化方法确定了爆破等效荷载,并对等效荷载进行动力时程修... 针对滑塌式危岩清除爆破问题,通过爆破峰值速度衰减规律及危岩体力学特性,建立了滑塌式危岩动力物理模型及动力计算模型;通过欧拉方程确定危岩体内任一位置的爆破动应力,提出一种简化方法确定了爆破等效荷载,并对等效荷载进行动力时程修正,结合极限平衡方法得到危岩体任一时刻的稳定性系数,最终建立了滑塌式危岩动力计算方法。以重庆市望霞W2-1危岩体为例,作危岩稳定性系数时程曲线进行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爆破动力作用致使稳定性系数降低2.86%,加剧了危岩体的危险性,爆破动力对危岩体的作用时间在0.45 s左右,与现场监测数据基本吻合,可为危岩动力稳定性计算评价及优化危岩爆破清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地质学 动力稳定性计算方法 简化方法 时程分析 动荷载 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ELM的土质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茸 韩宝安 +1 位作者 韩宝华 甘旭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93,共7页
为防止滑坡,避免发生事故,将差分进化(DE)算法与改进的极限学习机(ELM)有机组合,提出了一种基于DE-MELM的土质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M估计基础上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计算ELM输出权值,以减少数据粗差对ELM预测的干扰;然后采... 为防止滑坡,避免发生事故,将差分进化(DE)算法与改进的极限学习机(ELM)有机组合,提出了一种基于DE-MELM的土质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M估计基础上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计算ELM输出权值,以减少数据粗差对ELM预测的干扰;然后采用DE算法优化该ELM隐含层输入权值和偏差,以降低随机选取参数对预测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所建立的DE-MELM土质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进行实例仿真验证。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较之于标准ELM方法和基于M估计的ELM方法,所提出的DE-MELM方法仅经过15次迭代即可取得较为理想的预测精度,并对数据粗差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从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边坡 稳定性预测方法 极限学习机 差分进化算法 粗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善TDIE时间步进算法稳定性的新平均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振森 秦三团 代少玉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z1期102-105,109,共5页
提出一种抑制TDIE时间步进算法(MOT)后期振荡的新平均方法,与传统平均方法相比,该方法能进一步提高MOT算法的稳定性.采用时域电场积分方程的显示格式(explicit),计算了二个算例:高斯脉冲波照射到金属平板、金属立方体时目标表面的电流响... 提出一种抑制TDIE时间步进算法(MOT)后期振荡的新平均方法,与传统平均方法相比,该方法能进一步提高MOT算法的稳定性.采用时域电场积分方程的显示格式(explicit),计算了二个算例:高斯脉冲波照射到金属平板、金属立方体时目标表面的电流响应.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IE方法 时间步进算法 稳定性 平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新方法--特殊滑裂面快速搜索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良飞 折学森 叶万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88-191,共4页
黄土路堑高边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失稳破坏时滑裂面的特殊特征。综合考察大量失稳黄土高边坡实例,发现其滑裂面剖面形态多呈上陡下缓的"L"形。利用传统稳定系数的概念进行分析,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利用数学方法,将黄土路... 黄土路堑高边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失稳破坏时滑裂面的特殊特征。综合考察大量失稳黄土高边坡实例,发现其滑裂面剖面形态多呈上陡下缓的"L"形。利用传统稳定系数的概念进行分析,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利用数学方法,将黄土路堑高边坡的滑裂面概化为"抛物线"形,推导出其稳定性分析表达式,建立特殊滑裂面快速搜索的方法。实际检验表明,该方法弥补了其他分析方法的不足,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边坡 抛物线形滑裂面 稳定性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岩稳定性评判方法适用范围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宁 张承客 刘乃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2-389,共8页
基于修正芬纳公式建立了围岩稳定性评判新方法,该方法基于轴对称模型建立径向位移解析表达式。轴对称的基本假定就是圆形洞室,静水压力和均匀初始应力场,各向同性和均匀围岩条件。通过系统分析轴对称假定条件的偏差范围对围岩稳定性判... 基于修正芬纳公式建立了围岩稳定性评判新方法,该方法基于轴对称模型建立径向位移解析表达式。轴对称的基本假定就是圆形洞室,静水压力和均匀初始应力场,各向同性和均匀围岩条件。通过系统分析轴对称假定条件的偏差范围对围岩稳定性判断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研究。基于经典的遵循莫尔–库仑屈服准则理想线弹塑性围岩中的洞室开挖问题,分析了各项异性和非均匀性的初始应力场及城门洞型洞室对洞壁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围岩稳定性评判方法的合理使用范围、精度与轴对称围岩条件提出了量化评价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稳定性评判方法 非均匀初始应力场 各向异性初始应力场 非圆形洞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碳同位素方法在稻田甲烷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广斌 马静 +1 位作者 徐华 蔡祖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6-683,共8页
稻田甲烷产生、氧化等过程不仅影响甲烷排放量,还影响其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反之,稻田所排放甲烷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也可用来定量研究甲烷的产生和氧化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已将稳定性碳同位素方法广泛应用在稻田甲烷的研究中... 稻田甲烷产生、氧化等过程不仅影响甲烷排放量,还影响其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反之,稻田所排放甲烷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也可用来定量研究甲烷的产生和氧化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已将稳定性碳同位素方法广泛应用在稻田甲烷的研究中。本文介绍了稳定性碳同位素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稻田甲烷产生、氧化过程研究中的应用,指出了该方法在稻田甲烷研究中的不确定因素,为我国稻田甲烷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碳同位素方法 甲烷氧化率 甲烷产生途径 稻田 不确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VC的组合电力系统动态建模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苏建设 乔颖 陈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6,共4页
针对包含 FACTS元件的组合电力系统电压或电流因开关特性而发生突变以及系统拓扑周期改变等特点 ,提出对 SVC调制工作过程建立包括发电机在内的详细动态模型。然后利用Poincaré映射对系统动态稳定性进行分析 ,并将自动微分技术引入... 针对包含 FACTS元件的组合电力系统电压或电流因开关特性而发生突变以及系统拓扑周期改变等特点 ,提出对 SVC调制工作过程建立包括发电机在内的详细动态模型。然后利用Poincaré映射对系统动态稳定性进行分析 ,并将自动微分技术引入 Poincaré映射中雅可比矩阵的运算。同时 ,基于 Floquet理论建立其平均模型 ,并将这两种模型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仿真结果表明 ,包含 SVC的组合电力系统在 SVC调制工作过程中是动态稳定的 ,而且两种分析方法都是有效的 ,从而为分析组合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次同步振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电力系统 动态建模 稳定性分析方法 SVC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连接VSC在“外环-锁相环”时间尺度下的一类小扰动稳定性提升方法及等效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霞林 李佳鑫 +3 位作者 朱琳 黄玉辉 张晨 郭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32-1640,共9页
大量理论研究发现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source converter,VSC)接入薄弱电网后,易发生由“外环–锁相环”交互所主导的小扰动失稳现象,且在多个实际工程中也发现此类稳定问题。为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大量改进控制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在有... 大量理论研究发现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source converter,VSC)接入薄弱电网后,易发生由“外环–锁相环”交互所主导的小扰动失稳现象,且在多个实际工程中也发现此类稳定问题。为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大量改进控制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在有功外环、无功外环与锁相环三者之间施加附加补偿控制,以提升弱连接VSC(weak-grid connected VSC,WG-VSC)并网稳定性。该文将这些方法归纳为WG-VSC在“外环–锁相环”时间尺度下的一类小扰动稳定性提升方法。试想,这些策略都能提升稳定性,那么它们是否存在某种等效性?此外,基于等效性原理,还能否推导出其他的改进控制措施?该文研究动机是期望从方法论的视角回答上述问题,进而为解决此类稳定性问题提供基本依据。该文创新工作是基于一种能够清晰展现“外环–锁相环”交互关系的等效锁相环模型,首次揭示了这一类改进控制方法在提升WG-VSC“外环–锁相环”时间尺度小扰动稳定性方面具有等效性。此外,通过观察分析现有补偿控制策略在拓扑结构和作用机理上的特点,该文还预测了其余多种新型小扰动稳定性提升控制策略,并基于等效锁相环(phaselockedloop,PLL)模型分析得出,通过特定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可使得此类补偿控制策略在WG-VSC系统小扰动稳定性提升方面具有等效性。最后,基于PSCAD/EMTDC的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连接VSC “外环–锁相环”时间尺度 小扰动稳定性提升方法 等效锁相环模型 等效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对比 被引量:9
17
作者 钟启明 单熠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4,64,共6页
由降雨、地震等灾害产生的堰塞坝坝体寿命短、溃决后危害大,其稳定性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地貌学指标的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为了对比分析各评价方法的优劣,通过收集世界各地具有实测... 由降雨、地震等灾害产生的堰塞坝坝体寿命短、溃决后危害大,其稳定性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地貌学指标的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为了对比分析各评价方法的优劣,通过收集世界各地具有实测参数的堰塞坝案例(共421例),分别采用错判率F、绝对准确率R、保守准确率R_c,以及基于3种准确率的综合准确率R_r对国内外常用的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DBI和L_s(AHV)的准确率较其他评价方法更高,且模型计算参数较易获取,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但是堰塞坝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前人提出的快速评价方法大多仅考虑坝体形态、流域面积、堰塞湖体积等地貌学因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应在地貌学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测量手段快速获取堰塞坝的坝料特性和堰塞湖的水动力学参数,进一步提升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 地貌学指标 综合准确率 白格堰塞湖 加拉堰塞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詹慧贞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9-203,共5页
电动汽车内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较差,为提高汽车行车稳定性,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方法。建立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在车轮动力模型中,对四个轮胎分别建立驱动力平衡方程。设计了一种轮毂电机驱动下的汽车稳... 电动汽车内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较差,为提高汽车行车稳定性,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方法。建立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在车轮动力模型中,对四个轮胎分别建立驱动力平衡方程。设计了一种轮毂电机驱动下的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分别设置车身与车轮稳定性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实验结果显示,上层控制器中,汽车dβ-β相平面均在0~0.1 rad的标准范围之内且横摆角速度也基本与目标值相符;在下层控制器中,汽车dβ-β相平面均在-0.5 rad~0.5 rad的标准范围之内且横摆角速度基本与目标值相符,可见本方法对该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技术 轮毂电机驱动 电动汽车 操纵稳定性 稳定性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两组节理裂隙岩质边坡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铭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62,共6页
针对节理裂隙岩质边坡渗流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含两组节理裂隙岩质边坡物理模型和力学模型,通过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含两组节理裂隙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基于单一裂隙在应力条件下的渗流定律,将裂隙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等效为最大主... 针对节理裂隙岩质边坡渗流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含两组节理裂隙岩质边坡物理模型和力学模型,通过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含两组节理裂隙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基于单一裂隙在应力条件下的渗流定律,将裂隙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等效为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得出单一裂隙的渗流速度和渗流驱动力,进而提出含两组节理裂隙岩质边坡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万州首立山5个含两组裂隙高陡岩质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受渗流驱动力的影响,边坡W123和W132由基本稳定边坡变为欠稳定状态;渗流稳定系数和无渗流稳定系数相比,降低了1.5%~5.7%;对于充填裂隙、非贯通裂隙以及开度较小的裂隙可不考虑裂隙渗流驱动力,但对于贯通性较好、裂隙开度较大的岩质边坡,渗流驱动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渗流驱动力 稳定性计算方法 岩质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滑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根龙 叶万军 伍法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0-310,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限解;崩塌地质力学分类、崩塌灾害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方法、崩塌灾害危险性分级与分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评价方法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