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利的“方法主义”与法学的“中国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鼎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2-95,共4页
权利"方法主义"中的"二分注视"对应现代分析哲学在"信仰"与"科学"上的区分。其中"作为方法的权利"层面,暗示了不同文化中关于权利正当"终极依据"的"唯美主义想象&qu... 权利"方法主义"中的"二分注视"对应现代分析哲学在"信仰"与"科学"上的区分。其中"作为方法的权利"层面,暗示了不同文化中关于权利正当"终极依据"的"唯美主义想象"。"权利的方法"层面,致力于权利实现上最有效的科学方法。这两个层面的区别对待,在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和过度"文化相对论"的双重弊端中,启示了中国法学建构的宏观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方法主义 中国权利法学 建构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法论个体主义还是方法论集体主义--马克思社会方法论争议再审视
2
作者 夏银平 黄莉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40,177,共8页
关于马克思社会方法论的解读,西方学界一直存在广泛争议。其中,最具对照性的争议是围绕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方法论集体主义展开的。方法论集体主义的解读主要源于波普尔、哈耶克等学者的观点,其核心在于批评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 关于马克思社会方法论的解读,西方学界一直存在广泛争议。其中,最具对照性的争议是围绕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方法论集体主义展开的。方法论集体主义的解读主要源于波普尔、哈耶克等学者的观点,其核心在于批评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形式的社会分析。他们认为,此类侧重于社会结构和阶级且强调社会现象独立解释的分析,实质上是“幼稚实在论”的表现,容易导致忽视个体行为的自主性。方法论个体主义的解读则以埃尔斯特和罗默等学者为代表,他们更多关注马克思对个人行动目的性的讨论,并试图将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化为个人行为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低层次属性的聚合来解释宏观社会现象。事实上,这两种解读方式既有偏差,也存在局限性。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启发性,却未能充分展现马克思社会方法论的复杂性,有时还陷入对其进行二分法解读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个体主义 方法论集体主义 马克思 方法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百年创新及其基本经验 被引量:5
3
作者 周丹 董键铭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8,共13页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科学指南。在这一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两个结合”、活学活用等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 “六个必须坚持” 百年创新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法学方法论
4
作者 夏锦文 胡锦华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8,255,共12页
法学方法论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法宝和理论工具。只有确立和坚持体现人类社会法律现象发展规律的系统的法学方法论,才能更好地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法学乃是在马克思主... 法学方法论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法宝和理论工具。只有确立和坚持体现人类社会法律现象发展规律的系统的法学方法论,才能更好地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法学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所构建的法学知识及理论体系,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应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为根本方法。中华传统律学方法是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形成的重要本土资源,有助于增强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和原创性,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律学方法。此外,西方法学方法作为人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参照,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须借鉴吸收西方法学方法。同时,应当坚持法学方法论的系统性和多样化,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指导下,形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开放包容”的多元并存、相互借鉴的研究方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法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 中华传统律学方法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法论个人主义、功能解释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
作者 王泰程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4,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发生了一场争论,以埃尔斯特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反对当时流行的功能解释理论,批评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在机制阐释上存在缺陷,并要求运用主流经济学中迅速发展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博弈论重构马克思...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发生了一场争论,以埃尔斯特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反对当时流行的功能解释理论,批评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在机制阐释上存在缺陷,并要求运用主流经济学中迅速发展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博弈论重构马克思主义的微观基础。这一方案遭到了吉登斯、维尔德斯等学者的反对,争论最终也没有达成共识。各方都默认个体分析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独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也是西方学界至今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误解的重要原因。事实上,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对个人主义进行了批判性改造,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资本论》的论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个人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个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地方法团主义——以N区“政经分离”改革为例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晓燕 岳经纶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0-47,共8页
伴随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高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农村社会治理问题日益凸现,由价值和利益分化导致的社会矛盾也逐步增长。因此,有必要重构既有用来解释中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地方法团主义理论。"... 伴随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高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农村社会治理问题日益凸现,由价值和利益分化导致的社会矛盾也逐步增长。因此,有必要重构既有用来解释中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地方法团主义理论。"政经分离"改革不仅是N区基层治理模式的重构,也是我国城乡统筹、社区建设、治理创新和政府转型的探索、创新和发展,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文章基于"超越地方法团主义"视域研究N区"政经分离"制度背后的理论逻辑及实践效果,为国家农村社会治理改革顶层设计寻求理论支撑和其他发达地区的具体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团主义 超越地方法主义 社会治理 政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学分析方法的第三重维度——个体主义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明 郭忠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5-209,共5页
马克思的人学研究方法,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和历史主义三重维度的统一。然而,全盘否定个体主义分析的集体主义方法,却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一度成为当代中国全部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理论的人学方法论原则。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 马克思的人学研究方法,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和历史主义三重维度的统一。然而,全盘否定个体主义分析的集体主义方法,却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一度成为当代中国全部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理论的人学方法论原则。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方法的"错认"。这种"错认"不仅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的重要方法论基础,也成为一系列"左"的错误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失误的理论根源。今天已经成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及其相应的法治与公共管理基本理念的深层文化障碍。因此,再认并确立马克思主义人学方法三重维度,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相应的法治文明具有异乎寻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主义方法 集体主义方法 历史主义方法 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方法引领农村教育发展
8
作者 孙乐辰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3期199-201,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教育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正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资源配置失衡与教育观念滞后等多重挑战。文章通过引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教育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正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资源配置失衡与教育观念滞后等多重挑战。文章通过引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构建涵盖实践导向、系统分析、矛盾聚焦、过程追踪与主体赋能等要素的完整框架,有助于科学研究农村教育问题,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 教育公平 农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原理——基于知识与方法共在的视角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克志 张良 李小红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36,共7页
深度学习作为指向素养培育的学习理念与方式变革的标识,如何理解深度学习之“深”是素养培育的原理性命题。方法是理解深度学习的重要视角,但仅以方法视角理解学习极易陷入工具化、形式化、技能化等方法主义误区,造成轻视知识、窄化深... 深度学习作为指向素养培育的学习理念与方式变革的标识,如何理解深度学习之“深”是素养培育的原理性命题。方法是理解深度学习的重要视角,但仅以方法视角理解学习极易陷入工具化、形式化、技能化等方法主义误区,造成轻视知识、窄化深度学习内涵进而难以培育素养的困境。从知识观变革的视角来看,深度学习之深内蕴于知识由静态实体到问题解决工具的角色嬗变、学科事实到学科观念的价值转向、个人识记到社会建构的学习变革。这一视角有助于走出方法主义误区,释放知识的育人价值、拓展深度学习的理解维度并重建知识与学习的深度关系。探究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原理即在于知识与方法的共在,秉持知识结构与知识建构统一的知识观,建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共在的方法观,践行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资的知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素养 方法主义 知识观变革 知识与方法共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研究中建构主义方法论的合法性基础及其方法应用——兼议旅游世界的本质 被引量:28
10
作者 马凌 朱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107,共8页
范式是研究者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世界观,决定着知识生产的过程。方法论是某一种研究范式的体现,也是方法的理论。文章对建构主义范式在社会科学中的演进逻辑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分析旅游世界的本质指出其方法论的合法性基础。从康德和李... 范式是研究者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世界观,决定着知识生产的过程。方法论是某一种研究范式的体现,也是方法的理论。文章对建构主义范式在社会科学中的演进逻辑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分析旅游世界的本质指出其方法论的合法性基础。从康德和李凯尔特哲学出发,文章指出,旅游世界是一个具有价值建构和带有主观体验的现象和意识的双重世界。旅游世界的本质决定了旅游研究的范式和方法论不能在本体论上化约人的主观意识;同时指出科学主义立场和价值中立应用于旅游研究的挑战和问题。最后概括阐释了建构主义运用的两大类方法:理解释义法以及表征研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方法 方法 合法性 旅游世界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解释论的整体主义方法论立场阐释——以“知假买假”惩罚性赔偿争议为切入点 被引量:16
11
作者 马辉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6-111,共16页
经济法规范的杂糅性质导致其独立性备受质疑,不过经济法学者在法律条款解释适用过程中已经尝试为其注入经济法解释论逻辑。“知假买假”惩罚性赔偿问题的学术论争揭示出不同部门法解释论及其背后的方法论立场差异。民法学者的否定态度... 经济法规范的杂糅性质导致其独立性备受质疑,不过经济法学者在法律条款解释适用过程中已经尝试为其注入经济法解释论逻辑。“知假买假”惩罚性赔偿问题的学术论争揭示出不同部门法解释论及其背后的方法论立场差异。民法学者的否定态度坚持了个体利益、意思自治、自己责任的个人主义方法论立场,经济法学者的支持态度体现了从整体出发、为整体利益服务、落实整体责任的整体主义方法论逻辑。整体主义方法论的自觉应用不仅促成了“知假买假”问题上的最低学术共识,而且有助于为经济法体系中体现不同部门法特性的实体规范之适用提供独特的解释论内涵,使私人实施和公共实施之经济法解释范式创新获得解释论层面的支撑,经济法的独立性危机可望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个人主义方法 整体主义方法 经济法解释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实践之“是”与“应当”的统一——对工程伦理研究的自然主义方法的反思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菁 董群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6-172,共7页
自然主义方法预设工程实践之“是”与“应当”的同一,这一理论思想对西方各工程社团职业伦理章程的制定、实施、评估、修订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然主义方法忽视“我”“你”“它”之间关系的生成性与复杂性,继而忽略“我”与自身、“我—... 自然主义方法预设工程实践之“是”与“应当”的同一,这一理论思想对西方各工程社团职业伦理章程的制定、实施、评估、修订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然主义方法忽视“我”“你”“它”之间关系的生成性与复杂性,继而忽略“我”与自身、“我—你”“我—它”之间丰富而深刻的价值关联,从而导致自然主义方法在真实的工程实践情境中造成“是”与“应当”的断裂。场景叙事研究方法直面工程生活实践本身,一方面从哲学上预演了“做得好”和“活得好”在工程—人—自然—社会存在中结合的可能;另一方面,又通过“我”与“脸”的相遇表达出“我”伦理性存在的意义,同时又以时间为向度确证“好的生活”是“我”同“你”“它”一起的生活。通过构造“我”朝向工程生活的现实践履“应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进而认识、理解、接纳“我”“你”“它”在工程—人—自然—社会中多元复杂的价值关联,场景叙事研究方法打通了传统工程伦理研究中“方法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研究 自然主义方法 应当 场景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义体育观”与“Sport(s)大体育观”之争的方法论意义:一种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兰孝国 吴永存 +2 位作者 崔忠洲 韩新君 李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24,共5页
"真义体育观"和"Sport(s)大体育观"是体育学界讨论最为热烈、迄今为止也尚未有定论的关于体育本义的观点。二者的相争,在结构主义方法论看来,其一,前者如"语言",是静态的,后者更贴近"言语",是... "真义体育观"和"Sport(s)大体育观"是体育学界讨论最为热烈、迄今为止也尚未有定论的关于体育本义的观点。二者的相争,在结构主义方法论看来,其一,前者如"语言",是静态的,后者更贴近"言语",是动态的;其二,作为能指的汉语词汇"体育"与英语中的Physical Education以及Sport(s),其所指与其词源意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三,现时的用法要优于历时的原义。研究认为,在实践上,用汉语的"体育"作为一级概念,对应于国际上越来越流行的Sports概念,而将"体质教育"与"休闲体育"、"竞技体育"等并列为二级概念,可以解决二者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真义体育观 Sport(s)大体育观 结构主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晓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30,共5页
分析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种新范式而出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的新突破。西方社会科学中流行的个人主义解释模式构成其方法论的学术背景。约翰.埃尔斯特构建出分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框架——以方法论个人主... 分析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种新范式而出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的新突破。西方社会科学中流行的个人主义解释模式构成其方法论的学术背景。约翰.埃尔斯特构建出分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框架——以方法论个人主义为方法论原则,以意向性解释尤其是理性选择理论、博弈论为具体解释方法。围绕方法论个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的争论逐步凸显出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论的全貌。只有运用辩证法精神,才能恰当处理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集体主义的关系、理性选择理论与功能解释的关系,才能准确评判与把握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方法论个人主义 方法论集体主义 理性选择理论 分析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实证主义方法的故事——以拉班德的国法学为焦点 被引量:12
15
作者 林来梵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87-93,共7页
当代中国有关法的许多观念和制度最终可通过两个不同的源流追溯到 1 9世纪德国“国法学”的学说史中去 ,为此思考或解决我国现代宪法中的一些课题 ,其实也可通过解读这段历史而寻得一些机要。拉班德就是这段历史中的象征性存在 ,他在前... 当代中国有关法的许多观念和制度最终可通过两个不同的源流追溯到 1 9世纪德国“国法学”的学说史中去 ,为此思考或解决我国现代宪法中的一些课题 ,其实也可通过解读这段历史而寻得一些机要。拉班德就是这段历史中的象征性存在 ,他在前人思想的铺垫之下出现 ,把他人从私法领域中引入公法学的法律实证主义方法发展为有效回避、消解或暂定解决政治问题的法律技术 ,从而以矛盾的学术性格微妙地回应了矛盾的时代课题 ,即在政治效果上一方面默认和容忍了当时德国君权主义宪法体制的政治现实 ,另一方面也表述和维护了近代德国的法治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班德 国法学 法律实证主义方法 宪法 法治主义 德国 中国 公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济学的实证主义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管德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3-145,共3页
西方经济学主要是实证分析。实证主义方法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现象描述、数量分析等方面均有其独到之处,大大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实证主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历史主义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佃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57,共9页
方法论反思是推进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当前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主要运用的是分析哲学的方法,但这一方法的合理性和长处却是有限的,需要在对这一方法之偏蔽的指认中突出历史主义方法。历史主义方法可以在两个具体的... 方法论反思是推进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当前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主要运用的是分析哲学的方法,但这一方法的合理性和长处却是有限的,需要在对这一方法之偏蔽的指认中突出历史主义方法。历史主义方法可以在两个具体的维度上得以昭显,即一是总体性的维度,另一是思想史的维度。从分析哲学的方法切换到历史主义的方法,将会延伸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论题,扩大此一研究的论域,这是通达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内核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哲学 分析哲学方法 历史主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埃尔斯特的方法论个体主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庆福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29,共3页
我们对于埃尔斯特的方法论个体主义的含义、特征及其对功能解释的否定等方面有了解的必要。但是,并非所有社会现象都能从个体出发作出解释,方法论个体主义存在着局限性,只有把个体与整体结合起来才能科学解释社会现象。
关键词 方法论个体主义 微观基础 功能解释 整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白显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28,共4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也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总方法,同时还要坚持群众工作方法、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马...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也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总方法,同时还要坚持群众工作方法、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制度分析的个人主义方法、整体主义方法与唯物辩证法——新制度经济学、老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之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凤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1,共5页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包括新制度学派的个人主义方法、老制度学派的整体主义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唯物辩证法三种范式。个人主义方法和整体主义方法是两种截然对立的方法论体系,它们在制度研究中对个体与整体、个人与制度之间关系的分... 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包括新制度学派的个人主义方法、老制度学派的整体主义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唯物辩证法三种范式。个人主义方法和整体主义方法是两种截然对立的方法论体系,它们在制度研究中对个体与整体、个人与制度之间关系的分析各执一端,都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这两种方法论本质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思维基础上的分析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则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唯物辩证法,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个人主义方法论和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思维的缺陷,科学揭示了个体与整体、个人与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因而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经济学 个人主义方法 整体主义方法 唯物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