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性能的震损结构加固方案优选方法研究
1
作者 吴小宾 高峰 +1 位作者 陈鹏 熊耀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211,共10页
基于地震预期损失和加固方案费用估计,提出了震损结构加固效费比指标。以震损结构加固效费比、结构预期修复时间作为定量指标,以施工技术、加固工期和功能影响作为定性指标,结合模糊数学理论的理想点优选算法和组合数有序加权算子,建立... 基于地震预期损失和加固方案费用估计,提出了震损结构加固效费比指标。以震损结构加固效费比、结构预期修复时间作为定量指标,以施工技术、加固工期和功能影响作为定性指标,结合模糊数学理论的理想点优选算法和组合数有序加权算子,建立了一套基于性能的震损结构加固方案优选方法。以某典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震损加固方案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开展了震损结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方案、减震加固方案以及隔震加固方案的对比优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加固效费比指标,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不同加固方案对结构残余抗震能力提升产生的经济性影响;建立的基于性能的震损结构加固方案优选流程,能将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相结合,科学高效地给出加固优选方案,为震损结构加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加固 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 理想点算法 加固效费比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模糊VIKOR法的滑坡体治理方案优选研究
2
作者 王飞 赵敬辛 +1 位作者 符浩彬 王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150,共6页
为科学有效对滑坡灾害治理方案进行优选决策,在综合集成“人-物-环境-致灾机理”等综合影响因素作用下,从经济性、技术性与环境性等层面构建滑坡治理决策系统,考虑决策指标权重属性的区间正态分布信息相比均匀分布的优越性,基于滑坡体... 为科学有效对滑坡灾害治理方案进行优选决策,在综合集成“人-物-环境-致灾机理”等综合影响因素作用下,从经济性、技术性与环境性等层面构建滑坡治理决策系统,考虑决策指标权重属性的区间正态分布信息相比均匀分布的优越性,基于滑坡体治理方案最大群体效用及最小化个体损失原则,提出滑坡体治理方案优选的区间模糊VIKOR法,首先对滑坡体治理原始决策区间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利用Lingo9.0软件对线性规划模型进行优化求解,进而得出各治理方案的决策群体效用值与个别遗憾度;最后在不同心态情景下对治理方案进行决策分析,可有效保证决策者在有限理性心态下的妥协概率解,并以此对滑坡体治理方案进行择优排序。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减少决策主观偏好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合理性,可为滑坡灾害治理优选决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体治理 区间数 模糊VIKOR法 妥协概率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优属度的大风区高速铁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峰 王成祥 刘泽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3-881,共9页
为了应对西部路网扩张过程中必须面临的大风环境高铁建造问题,从问题的本源出发,研究选线设计与大风环境的耦合关系,建立科学的决策模型成为实现高速铁路高质量建设的关键内容。通过分析大风区高速铁路线路方案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参... 为了应对西部路网扩张过程中必须面临的大风环境高铁建造问题,从问题的本源出发,研究选线设计与大风环境的耦合关系,建立科学的决策模型成为实现高速铁路高质量建设的关键内容。通过分析大风区高速铁路线路方案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参考选线原则,从工程技术、生态环境、防风工程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选取22项指标,建立大风区高速铁路线路方案优选的多层次指标体系。采用三角模糊数对定性指标量化后,引入最佳去模糊性能值的方法将其转化为精确数,并融合粗糙集理论中的属性约简算法与信息熵理论,根据属性重要度将冗余或不重要的属性去除,实现初选指标的筛选。为使结果既能反映决策者的主观经验,又能反映指标数据的客观真实性,同时兼顾数据的变异和相互影响程度,分别采用G2法和CRITIC法进行主、客观赋权,并引入最优卡方距离的思想计算最终权重。最后,统筹考虑距离相似性和几何相似性维度,采用靶心距确定距离优属度以及与集合曲线趋势变化的趋同程度确定几何优属度,建立基于综合优属度的大风区高速铁路线路方案决策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本模型的大风区高速铁路方案的决策结果与工程实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为大风区高铁线路方案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环境 高速铁路 线路方案优选 属性约简 综合优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案优选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平川 杨壮 +1 位作者 齐虎 袁世茂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砌体加固方案优选方法对实际工程遴选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了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案优选方法,引入加固效费比模型,以效费比值为定量指标,以施工工期、施工技术、效果、整体效应4个因素作为定性指标,建立... 砌体加固方案优选方法对实际工程遴选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了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案优选方法,引入加固效费比模型,以效费比值为定量指标,以施工工期、施工技术、效果、整体效应4个因素作为定性指标,建立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优选方案指标体系。以某教学楼为例,运用G1-COWA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求出该结构最佳加固方案为板墙加固方案。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选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也适用于一般砌体加固改造工程;优选方法能根据既有结构的基本信息,科学便捷地决策出最佳方案,为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实施提供更科学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加固效费比 组合赋权 TOPSIS法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3QN的火力方案优选方法
5
作者 佘维 岳瀚 +1 位作者 田钊 孔德锋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6-174,共9页
针对在多类弹药协同攻击地面工事类目标任务中火力方案优选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决斗DQN(dueling double deep Q network,D3QN)的火力方案优选方法。该方法将打击过程建模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es,MDP),... 针对在多类弹药协同攻击地面工事类目标任务中火力方案优选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决斗DQN(dueling double deep Q network,D3QN)的火力方案优选方法。该方法将打击过程建模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es,MDP),设计其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设计综合奖励函数激励火力方案生成策略优化,使智能体通过强化学习框架对策略进行自主训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地面工事类目标的火力方案进行决策,相较于传统启发式智能算法能够获得较优的火力方案,其计算效率和结果的稳定性相较于传统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深度Q网络 D3QN 组合优化 火力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环境敏感特征的铁路线路方案优选方法研究
6
作者 韩峰 刘泽龙 王成祥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6,共9页
为合理地解决环境敏感区铁路线路方案综合优选问题,研究顾及环境敏感特征的铁路线路方案优选方法 .首先,基于文献调研和环境敏感区特征探析,分析总结影响线路方案的因素,构建涵盖4大方面18项指标的顾及环境敏感特征的铁路线路方案优选... 为合理地解决环境敏感区铁路线路方案综合优选问题,研究顾及环境敏感特征的铁路线路方案优选方法 .首先,基于文献调研和环境敏感区特征探析,分析总结影响线路方案的因素,构建涵盖4大方面18项指标的顾及环境敏感特征的铁路线路方案优选指标体系.其次,在专家经验主观赋权和工程信息客观赋权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进行组合赋权.然后,结合改进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确定各线路方案的相对贴近度,进而实现线路方案优选.最后,以新建铁路西宁至成都线合作至郎木寺段线路方案选择为例进行优选方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段线路的4个备选方案的相对贴近度依次为0.527 9,0.523 6,0.508 7,0.522 7,方案一的相对贴近度最大为最优方案,基于本方法的优选结果与实际专家论证结果一致;与传统TOPSIS比较,基于改进TOPSIS的运算结果避免了计算结果受单方面优势指标影响的弊端,在运算过程中将线路方案涉及的极端优劣指标进行综合权衡考量,得到的运算结果更贴近实际情况.研究成果可为未来环境敏感区线路方案优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优选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敏感区 线路方案优选 组合赋权 灰色关联分析 改进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西部山区线路方案优选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泽龙 韩峰 王成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76-2487,共12页
西部山区的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西部山区铁路选线工作尤其需要注重环保和建设运维成本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应尽可能地考虑铁路和区域环境的协同可持续发展,对两者的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同时,新时期双碳目标背景下绿... 西部山区的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西部山区铁路选线工作尤其需要注重环保和建设运维成本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应尽可能地考虑铁路和区域环境的协同可持续发展,对两者的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同时,新时期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铁路建设也需要从线路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此,开展了基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理念的西部山区线路方案优选算法研究。以西部山区铁路工程子系统的工程和经济要素以及周边区域环境子系统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素为切入点,建立“2子系统-5要素-33指标”的西部山区铁路工程与周边区域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相对熵组合赋权法进行主客观权重的权衡优化,确定了指标的组合权重。结合耦合理论构建了西部山区铁路工程与周边区域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定量化分析两者的相互作用程度。基于耦合协调评价模型设计了西部山区线路方案优选算法。以成贵铁路宜宾至威信段线路方案优选为例进行应用验证。优选算法的计算结果与既有研究结果相符,耦合协调模型将各线路方案与相关区域环境的协调程度简洁直观地呈现了出来。该算法提高了西部山区线路方案优选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未来西部山区线路方案优选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山区铁路 区域环境 相对熵 耦合协调模型 线路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高速铁路引入铁路枢纽线路方案优选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成祥 韩峰 刘泽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1-2141,共11页
针对高速铁路引入铁路枢纽线路方案设计所面临的多维环境影响、多重约束条件以及多元评价目标,建立科学的线路方案决策模型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难题。以走得通、走得稳、走得好、走得省为目标,从5个维度选取30项指标建立高速铁路引入铁... 针对高速铁路引入铁路枢纽线路方案设计所面临的多维环境影响、多重约束条件以及多元评价目标,建立科学的线路方案决策模型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难题。以走得通、走得稳、走得好、走得省为目标,从5个维度选取30项指标建立高速铁路引入铁路枢纽线路方案优选的层次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黄金分割法和云模型理论对定性指标进行系统量化后转化为灰色关联系数矩阵,度量决策信息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的同时还能衡量与目标序列趋势变化的趋同程度。为了提供科学客观和准确系统的决策支持,统筹VIKOR法和改进密切值法建立基于客观数据驱动的线路方案决策模型,从不同维度对备选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在深入分析沿线5个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以及不利后果的基础上,引入Pythagorean模糊云模型理论优化了由于利益群体有限理性行为所引起的缺陷,并融合逼近理想解排序的思想建立了基于方案偏好驱动的线路方案决策模型,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最后统筹考虑客观数据信息值以及方案偏好信息值进行综合决策,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本模型的决策结果与工程实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为高速铁路引入铁路枢纽线路方案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枢纽 线路方案优选 云模型 客观数据驱动 方案偏好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鄱阳湖单退圩分洪效果及其方案优选 被引量:1
9
作者 温天福 雷声 +6 位作者 牛娇 贾磊 袁晓峰 王志超 张磊 熊斌 张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8-1899,共12页
单退圩是鄱阳湖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将其科学运用直接影响着湖滨地区的防洪安全与蓄滞洪区的运行管理。2020年鄱阳湖单退圩首次全面启用,本文结合实际情况系统模拟了圩堤分洪过程并分析分洪效果,进一步运用模糊优选方法从降低... 单退圩是鄱阳湖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将其科学运用直接影响着湖滨地区的防洪安全与蓄滞洪区的运行管理。2020年鄱阳湖单退圩首次全面启用,本文结合实际情况系统模拟了圩堤分洪过程并分析分洪效果,进一步运用模糊优选方法从降低水位、启用频率和年均损失等方面筛选启用方案,最后讨论单退圩体制机制及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2020年鄱阳湖单退圩累积分洪量为24.7亿m^(3),24 h降低水位最大达0.236 m,分洪时段集中在7月8日至17日,启用分洪48 h圩堤总分洪量占总分洪容量的40.3%,圩堤分洪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单退圩启用与洪水过程存在一定关系,根据保护面积设置圩堤启用方案,湖口水位21.50 m(保护面积万亩以下,1万亩=6.67 km^(2))和21.68 m(保护面积万亩以上)为优选方案对应的水位,相应地分洪48 h最大降低水位、启用频率和年均损失分别为0.621 m、9.80%和2.516亿元。单退圩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直接影响圩堤分洪能力,地方发展导致分洪容量减少约2.0亿m^(3),且大部分圩堤分洪设施不能满足分洪效率要求。为了提升鄱阳湖单退圩的分洪能力,有效发挥其分洪缓冲作用,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调整圩堤系统的分洪布局,同时建立协同运行调度决策机制,以应对未来鄱阳湖可能遭受的超标准洪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退圩 分洪过程 降低水位 方案优选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集和云模型的河湖水系连通方案优选决策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冶运涛 梁犁丽 +3 位作者 曹引 蒋云钟 赵红莉 王建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1-225,313,共16页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方案优选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与具有不确定性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变化相结合的分析过程,所涉及的资源准则类、经济准则类、社会准则类、环境准则类、工程准则类等各评价指标具有中介过渡性,导致不同的多...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方案优选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与具有不确定性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变化相结合的分析过程,所涉及的资源准则类、经济准则类、社会准则类、环境准则类、工程准则类等各评价指标具有中介过渡性,导致不同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需对这些决策方法进行稳定性评价。根据可变集的对立统一数学定理,提出河湖水系连通方案优选决策可变集原理与方法,并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可变集决策结果灵敏度分析方法。以浙北引水工程中的新安江方案(S1)、富春江方案(S2)和太湖-富春江方案(S3)为例,分综合评价和不同准则评价两种情况评价分析了3种方案的排序,同时分析了单一指标变化和多个指标权重变化下的可变模型评价结果鲁棒性。结果表明:利用级别特征值和相对差异度来分析多准则综合评价结果,说明S3优于S1和S2;从指标灵敏度分析看,可变模型(α=1,p=1)和(α=2,p=1)综合评价的方案排序稳定性较好;从权重灵敏度分析看,4种参数组合的可变模型综合评价的方案排序容易受指标权重变化的影响,尤其是S2和S3;结合综合评价和不同准则评价的指标灵敏度和指标权重灵敏度分析来看,评价结果受指标体系的影响,说明该方法需要结合不同研究对象进行具体分析后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系连通 可变集 云模型 方案优选 决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在河道整治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徐存东 翟东辉 +1 位作者 张硕 胡丹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228,共7页
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建立河道整治方案的优选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利用"垂面距离"代替"欧式距离"确定贴近度进行方案优选的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基于信息熵权的改进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 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建立河道整治方案的优选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利用"垂面距离"代替"欧式距离"确定贴近度进行方案优选的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基于信息熵权的改进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乌海市摩尔沟河道整治方案的优选中。结果表明:改进的TOPSIS综合评价模型能较好地评价河道整治方案,方案优选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方案优选 改进的TOPSIS综合评价模型 信息熵权 垂面距离 乌海市摩尔沟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铣削加工中薄壁件装夹方案优选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92
12
作者 董辉跃 柯映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1,共5页
针对薄壁零件刚性差,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装夹变形的工艺难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加工过程中的薄壁件装夹方案进行了优选.将工件视为弹性体,装夹/支撑作为刚体,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装夹位置、装夹顺序以及加载方式三个因素在装... 针对薄壁零件刚性差,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装夹变形的工艺难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加工过程中的薄壁件装夹方案进行了优选.将工件视为弹性体,装夹/支撑作为刚体,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装夹位置、装夹顺序以及加载方式三个因素在装夹过程中对框类薄壁零件产生变形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夹具或支撑间距较大,先在刚性较差的表面上进行装夹,每个夹紧力均在一步内施加的方案是最佳装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加工 薄壁零件 加载方式 装夹方案 有限元模拟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码头设计方案优选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会军 肖英杰 +1 位作者 张浩 杨小军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5,共5页
为选出最佳的码头设计方案,采用多层次、多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各方案的实际特性.基于灰色理论,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值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改进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方法对某港区30... 为选出最佳的码头设计方案,采用多层次、多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各方案的实际特性.基于灰色理论,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值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改进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方法对某港区30万t级油船码头的3种设计方案进行优选,结果表明,选出的方案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头 方案优选 灰色关联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和灰色关联TOPSIS的残矿回采方案优选 被引量:13
14
作者 阳雨平 谢选杰 +2 位作者 郭民 林翔 邓星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对残矿回采方案进行科学评判,以新疆某铁矿为工程背景,首次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构建残矿回采方案优选模型。从安全、经济、技术3大因素综合考虑影响残矿回采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和MATLAB辅助计算确定... 为了对残矿回采方案进行科学评判,以新疆某铁矿为工程背景,首次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构建残矿回采方案优选模型。从安全、经济、技术3大因素综合考虑影响残矿回采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和MATLAB辅助计算确定合理的指标权重向量,然后利用灰色关联TOPSIS确定3种待评方案(中深孔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露天地下联合开采法,中深孔崩矿嗣后充填法)与灰色关联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为0.3025,0.7975和0.4438,故露天地下联合开采法回收残矿是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矿回采 方案优选 安全指标 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 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赋权灰关联法在桥梁加固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雅勋 李子青 郝宪武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84-88,共5页
基于改进AHP法和熵值法,提出了确定指标权值的一种非线性目标规划方法,该方法把主观和客观两类权值信息相结合,既能充分利用客观信息,又能满足决策者的主观愿望.同时针对桥梁加固方案优选中存在诸多的灰色信息,采用灰关联度分析进行方... 基于改进AHP法和熵值法,提出了确定指标权值的一种非线性目标规划方法,该方法把主观和客观两类权值信息相结合,既能充分利用客观信息,又能满足决策者的主观愿望.同时针对桥梁加固方案优选中存在诸多的灰色信息,采用灰关联度分析进行方案优选.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该决策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为桥梁加固方案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加固 方案优选 信息熵 组合赋权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方案优选的熵模糊物元决策模型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杜坤 李夕兵 +1 位作者 周健 赵晓昕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7,共6页
针对采矿方案优选决策多属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共存的特点,从安全、经济和技术3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案的动态、静态、定量、非定量指标,选取生产能力、掌子面工效、损失率、贫化率、采切比、采矿成本、回采安全程度和施工难... 针对采矿方案优选决策多属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共存的特点,从安全、经济和技术3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案的动态、静态、定量、非定量指标,选取生产能力、掌子面工效、损失率、贫化率、采切比、采矿成本、回采安全程度和施工难易程度8个指标,建立了基于熵权的采矿方案优选的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在评价过程中,引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熵权和层次分析法求得的专家权重来求得综合权重,用方案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通过计算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式贴近度来实现方案的排序与择优,并以黄沙坪铅锌矿为例证明了该方法应用于采矿方案优选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该模型有效地避免了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通过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之间的远近关系,得出黄沙坪铅锌矿3种采矿方案的欧式贴近度分别为82.1%,80.4%和68.9%,从而选取方案一。该决策模型为采矿方案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方案优选 欧式贴近度(EAD) 模糊物元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BP神经网络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被引量:23
17
作者 高文华 张志敏 朱建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7期4-8,共5页
介绍了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模型的建立过程及其实例分析。基于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影响因素的模糊性和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笔者将模糊优选理论与神经网络理论相结合,在详细分析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4层深基坑支护方案... 介绍了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模型的建立过程及其实例分析。基于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影响因素的模糊性和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笔者将模糊优选理论与神经网络理论相结合,在详细分析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4层深基坑支护方案模糊BP优选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模型参数和方案优选反馈计算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北京市某广场大厦的基坑支护方案进行了分析,实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所进行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 方案优选 模糊BP神经网络 反馈 相对优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高混凝土坝浇筑方案优选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孝远 周建中 +3 位作者 曹广晶 王毅华 王军周 黎育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8,共7页
高混凝土坝施工中不同的浇筑方案在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可靠性、施工组织难度、施工成本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如何确定最优浇筑方案,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并使技术经济综合指标最优,是水电工程设计施工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针对这一问... 高混凝土坝施工中不同的浇筑方案在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可靠性、施工组织难度、施工成本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如何确定最优浇筑方案,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并使技术经济综合指标最优,是水电工程设计施工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高混凝土坝施工过程计算机仿真所得到的参数构建了高混凝土坝施工方案优选评判指标体系,而后采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对指标属性值进行了量化,基于互补两两比较赋权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层的权值,最后结合实例对两个高混凝土坝各自的多个可选浇筑方案进行了排序,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有效和易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混凝土坝 模糊多属性决策 施工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地下洞室参数化设计与方案优选 被引量:9
19
作者 钟登华 郭享 +1 位作者 李明超 刘杰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9-524,共6页
水电工程地下洞室区域所处的地质构造往往比较复杂,二维设计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引入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技术,并结合地质交互解译、TIN算法和地质趋势面分析理论方法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基于三维地质模型,提出地下洞室三维参数化设计... 水电工程地下洞室区域所处的地质构造往往比较复杂,二维设计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引入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技术,并结合地质交互解译、TIN算法和地质趋势面分析理论方法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基于三维地质模型,提出地下洞室三维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对设计成果进行分析,并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地下洞室设计方案的优选模型.通过在某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地下洞室 三维地质模型 参数化设计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城市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被引量:90
20
作者 周罕 曹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582-3588,共7页
提出软土地区城市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对影响软土地区城市深基坑支护方案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和调查基础上,选取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关系,构造阶层结构,采用模糊理... 提出软土地区城市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对影响软土地区城市深基坑支护方案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和调查基础上,选取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关系,构造阶层结构,采用模糊理论建立判断矩阵,确定权重向量;通过专家调查和理论分析等方式确定各因素得分,采用逻辑运算确定相对优属度矩阵,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判备选支护方案的优劣。利用该模型对上海陆家嘴地区某深基坑3个备选支护方案进行比选,得出备选方案的相对优属度分别为0.596,0.283和0.619,从而确定第三方案最优,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城市深基坑 支护方案优选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