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化景观价值的解读方式研究 |
毕雪婷
韩锋
|
《风景园林》
|
2017 |
31
|
|
2
|
传统文化网络传播与发展的创造性思考——读迟海波《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大学使命与实践》 |
王蒙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0 |
|
3
|
论文化建设与文化生活方式的变革 |
王振华
朝克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4
|
文化思维方式和语篇结构 |
李莉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7 |
6
|
|
5
|
面对形成中的支配性文化及其生产方式——“理论之后”的当代中国文化批评 |
曾军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6
|
电影《超人》英雄形象建构的文化表达方式 |
蔡永贵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7
|
改进数学文化的传播方式 |
夏炎
|
《江苏教育》
|
2001 |
1
|
|
8
|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文化渗透方式及其影响 |
何金娥
|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
2001 |
1
|
|
9
|
论人文价值管理主导模式:文化生产方式 |
张卫国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0
|
广州农村文化发展方式及其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借鉴 |
张砚清
|
《戏剧之家》
|
2013 |
0 |
|
11
|
新媒介时代赫哲族文化传承方式的现代转换 |
孙岩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18 |
0 |
|
12
|
儿童乡土文化绘本创作的研究——以马来西亚华人乡土绘本《老港是我家》为例 |
刘玉红
任巍
刘茜雅
|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2024 |
0 |
|
13
|
李安批判——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生产方式 |
邱小群
廖美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4
|
秧歌锣鼓和键盘鼠标的和鸣——关于电子时代群众文化方式的几点思考 |
刘少花
|
《福建艺术》
|
2005 |
0 |
|
15
|
关于现代室内设计与传统美学文化的交融方式探究 |
贾斡旋
|
《艺术家》
|
2020 |
0 |
|
16
|
不同方式的音乐文化比较 |
韩锺恩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1993 |
0 |
|
17
|
许舒亚音乐创作中的中国式文化立意与表达方式 |
肖慧君
|
《当代音乐》
|
2021 |
0 |
|
18
|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元素在商业插画中的应用探究 |
陈曼曼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2
|
|
19
|
塑造地方文化新路径探究——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 |
刘可媛
|
《艺术科技》
|
2024 |
0 |
|
20
|
从传统到现代:中华龙文化内核的重塑 |
杨敏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