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湍流条件下激光往返传输漂移特性的实验探究
1
作者 李昕淼 梅海平 +3 位作者 张骏昕 李艳玲 邓涵凌 陶志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182,共10页
为探究深度湍流条件下激光往返传输的漂移特性,基于修正的Rytov理论,推导了深度湍流条件下光束漂移角方差表达式。搭建了折返路径激光成像探测系统,实验获取了1 km和7 km传输路径上不同时段激光光斑的回波图像和大气相干长度。利用回波... 为探究深度湍流条件下激光往返传输的漂移特性,基于修正的Rytov理论,推导了深度湍流条件下光束漂移角方差表达式。搭建了折返路径激光成像探测系统,实验获取了1 km和7 km传输路径上不同时段激光光斑的回波图像和大气相干长度。利用回波图像计算了漂移角均方差及其各向异性因子并与理论对比。结果表明:漂移角均方差和大气相干长度随时间变化具有明显周期性,两者变化同步,但趋势相反。1 km传输路径上,漂移角均方差在2~24μrad之间波动。而7 km传输路径上漂移角均方差在4~26μrad之间波动。通过对比Kolmogorov理论、Von Karman理论、Exponential理论和修正的Rytov理论模型下漂移角均方差与实测值的相对偏差发现:基于Von Karman理论的模型与1 km传输路径上漂移角均方差的实测值更为吻合,平均相对偏差约为18.20%,基于修正Rytov折射率功率谱理论的模型与7 km传输路径上漂移角均方差的实测值更为吻合,平均相对偏差约为21.09%。在1 km和7 km传输路径上,漂移特性均随着大气相干长度的减小而趋于各向同性。相关实验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深度湍流下往返路径传输激光漂移的机理,对于长距离空间光通信维持稳定通信链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湍流 折返路径 激光光斑 漂移角均方差 大气相干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变量二型数据的动态MIX S2控制图设计
2
作者 万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8-31,共4页
文章针对静态MIX S2控制图检测进程方差中小幅度漂移时反应迟钝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动态(Vp)MIX S2控制图。Vp MIX S2控制图在工序检测过程中结合属性数据和变量数据,同时使用属性型和变量型两种检测方案。采用构建马尔科夫链的方法刻画... 文章针对静态MIX S2控制图检测进程方差中小幅度漂移时反应迟钝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动态(Vp)MIX S2控制图。Vp MIX S2控制图在工序检测过程中结合属性数据和变量数据,同时使用属性型和变量型两种检测方案。采用构建马尔科夫链的方法刻画控制图模型,并以AATS作为评价控制图统计性能表现的标准。结果表明,Vp MIX S2控制图相较于原静态图和其他参数自适应MIX S2图,较大幅度地提升了检测工序漂移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过程控制 S2控制图 方差漂移 A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