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绿色金融资产的特性识别与溢出效应研究
- 1
-
-
作者
徐少君
张少华
-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出处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92,共2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JL066)。
-
文摘
采用广义方差分解法和频谱方差分解法,研究2010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绿色债券、绿色股票、传统债券、传统股票和能源间的收益率、波动率两维度下不同频域内的溢出效应及网络结构特征,以此识别中国绿色金融资产的资产特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债券和绿色股票的“绿色”属性较弱,更多地呈现其作为债券类和股票类的性质。同时,各资产收益率间的溢出效应主要由短期效应决定,呈现出显著的时间衰减性,但在面对公共重大卫生冲击时急剧上升;各资产波动率间的溢出效应主要由长期效应决定,呈现出一定的时间持续性,且在金融危机期和重大公共卫生冲击时均表现出“高频繁溢出值”特征。因此,建议环境友好型投资者关注资产间收益与波动溢出特征,结合投资期限优化绿色资产配置,实现收益与风险平衡;建议监管机构注重重大外部冲击的影响,实施“短期看收益、长期看波动”的差异化监管策略,提高风险预警和监管能力。
-
关键词
绿色金融资产
资产特性识别
广义方差分解法
频域
溢出网络
-
Keywords
green financial assets
asset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generalize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frequency domain
spillover network
-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中国棉花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刘晓雪
黄剑
-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25-128,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441005)
-
文摘
文章选取中国棉花上市至实证结束期间29个完整合约的数据,运用ADF检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法,实证检验了中国棉花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预期效果和引导关系。结果表明:在2个月以内,棉花期货对于现货价格初步具有较明显的短期预测作用,且短期内期货价格变动是现货价格变动的Granger意义上的原因;长期来看,价格预测的能力和两者的协整稳定关系尚待进一步提高。
-
关键词
棉花期货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方差分解法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C8
[社会学—统计学]
-
-
题名50ETF与标的成份股的价格形成过程分析
被引量:9
- 3
-
-
作者
金德环
丁振华
-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证券期货学院
-
出处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3-60,共8页
-
文摘
本文采用多资产方差分解法分析50ETF与标的成份股的价格形成过程。结果表明,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相比,50ETF在标的成份股的价格形成过程中贡献并不大。由于价格形成过程与市场微观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本文从这一角度来进行解释,从而为推动我国ETF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ETF
多资产方差分解法
价格形成
-
Keywords
ETF
multi-asset variance methodology
price formation
-
分类号
F830.9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19
- 4
-
-
作者
张永安
关永娟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5,共8页
-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业链协同视域的京津冀地区制造业产业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5JDJGA014)。
-
文摘
本文选取2010~2019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基于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双维视角,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方差分解、脉冲响应等方法实证检验政府补助对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补助与创新能力存在滞后1~2期的相互持续促进作用,政府补助政策绩效总体效果显著;(2)创新数量以及创新能力均能释放积极信号,以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但创新质量显著抑制政府补助的增加;(3)政府补助对创新数量促进作用效果显著,但对创新质量的抑制作用效果显著;(4)创新能力对创新数量作用效果甚微,却显著抑制创新质量的提升。上述实证研究结论为政府补助政策以及创新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
关键词
政府补助
创新能力
创新质量
创新数量
PVAR
模型
方差分解法
-
Keywords
government subsidies
innovation ability
innovation quality
number of innovations
PVAR model
variance decomposition mcthod
-
分类号
F27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812.45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国家中心城市综合韧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 5
-
-
作者
吴文洁
黄海云
-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4,102,共7页
-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资助项目“西安市碳排放峰值预测与控制措施研究”(18JT010)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碳锁定及解锁路径研究”(2019D043)
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项目“城市群产业集聚变动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YCS21213266)。
-
文摘
以9个国家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五个层面选取20个指标构建城市综合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方差分解法和障碍因子诊断法对2008-2020年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韧性、分项韧性和阻碍城市韧性提升的障碍因子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9个国家中心城市综合韧性在2008-2020年呈上升趋势,整体形势较好;各中心城市综合韧性、分项韧性的排名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西安是经济韧性和技术创新韧性对综合韧性的贡献最大,而郑州、武汉、重庆和成都是社会韧性对综合韧性的贡献最大。此外,从障碍度角度看,生态系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阻碍各中心城市韧性增强的首要障碍系统,细化到具体指标,医院、卫生院个数和科学技术支出是绝大多数城市的主要障碍因子。未来,各中心城市应根据发展阶段着力补齐短板,从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大科学技术投入等方面增强城市综合韧性,推动中心城市整体实力提升。
-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综合韧性
熵权法
方差分解法
障碍因子诊断法
-
Keywords
national central city
comprehensive toughness
entropy weight metho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method
obstacle factor diagnosis method
-
分类号
F291.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12
- 6
-
-
作者
杨定华
-
机构
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
-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23,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中国1984~2005年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货币冲击的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因此,中国货币政策选择中,适时、谨慎地采取相机抉择规则的货币政策并采取渐进微调的方式进行操作是中国中央银行的现实选择。
-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果
非对称性
方差分解法
-
Keywords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asymmetry
variance decomposition
-
分类号
F821.0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 7
-
-
作者
刘荣增
王佳佳
何春
-
机构
郑州大学商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发展创新中心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140,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存量优化的城市空间治理与重构机理研究”(17BJL065)
中原千人计划基础研究领军人才项目(ZYQR201810122)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城乡融合发展研究”(20A790004)。
-
文摘
从城市综合承载力角度出发,选取经济、环境、资源、社会4个层面共17个指标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5—2019年的数据,利用熵值法和方差分解法对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及分项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个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在2005—2019年呈现上升趋势的,整体趋势向好;各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存在较大差异,各分项承载力的排名也有很大不同;除郑州和成都外,其余中心城市的经济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均为最大。
-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综合承载力
熵值法
方差分解法
-
Keywords
National Central City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Entropy Metho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Method
-
分类号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全球木薯生产周期及其关联分析
- 8
-
-
作者
王成丽
李光辉
刘恩平
-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农业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5期34-37,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热带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批准号:11CJY064)
农业部热带作物农业技术推广与体系建设项目"木薯
芒果产业信息监测"(13RZNJ-18)
-
文摘
本文利用1961—2012年国别和区域的产量数据,运用HP滤波法和方差分解法分析了全球木薯产量的波动。研究表明,全球木薯产量长期以来呈增长趋势,增长主要来源于非洲;而2005年以来,亚洲产量增速提高。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巴西和刚果(金)的产量波动与世界产量的关系最为紧密;尼日利亚、泰国、巴西对全球产量波动的贡献最大,分别为34.93%、22.14%和19.41%,但产量绝对水平的变动对世界产量波动影响不大。
-
关键词
木薯
产量波动
HP滤波法
方差分解法
-
分类号
F31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