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快速子空间分解的主模式抑制算法
1
作者 郑达祺 祝献 葛辉良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53,共9页
主模式抑制(dominant mode rejection,DMR)波束形成器具有对弱目标检测能力好、需要快拍数少、收敛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阵列信号处理当中。DMR算法计算量主要在于对数据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分解,当阵元数增加时,运算量会急剧增加。此... 主模式抑制(dominant mode rejection,DMR)波束形成器具有对弱目标检测能力好、需要快拍数少、收敛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阵列信号处理当中。DMR算法计算量主要在于对数据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分解,当阵元数增加时,运算量会急剧增加。此外,主模式子空间维度参量也会影响算法的性能。针对运算量增大和主模式子空间维度估计这两个问题,从Krylov子空间的角度出发,利用Lanczos型迭代和随机逼近的概念,可以实现主模式子空间的快速分解,同时在Lanczos递推过程中能够对主模式空间维数进行检验估计。所提方法显著降低了算法的运算量,同时还可以准确估计主模式空间的维数,提高算法性能。文章通过仿真及试验数据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模式抑制(DMR) KRYLOV子空间 运算速度 信号子空间 方差矩阵特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方差分解的混沌时间序列噪声估计和阈值去噪 被引量:6
2
作者 黄腾飞 李帮义 熊季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0-895,共6页
针对小波噪声处理时重视信号的分解而忽略噪声特性的问题,利用小波变换的方差分解功能对白噪声的小波系数方差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小波噪声估计和阈值去噪方法。该方法以时间序列第一、二层的小波方差来估计噪声水平,通过计算出噪声... 针对小波噪声处理时重视信号的分解而忽略噪声特性的问题,利用小波变换的方差分解功能对白噪声的小波系数方差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小波噪声估计和阈值去噪方法。该方法以时间序列第一、二层的小波方差来估计噪声水平,通过计算出噪声方差在各层小波系数上的分布来确定软阈值。对Lorenz、Chen等混沌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效果。其后对上证指数和上海天然胶期货日收盘价序列进行去噪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方差分解 混沌 噪声估计 噪声平滑 阈值方法 股票市场 期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ARMA模型的设定、方差分解分析和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白仲林 林桐 张珺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94,共10页
本文首先研究了传统凯恩斯主义IS-LM-PC模型的SVARMA模型表示,为宏观经济计量分析建立SVARMA模型提供了模型设定依据。其次,建立了VARMA/SVARMA模型方差分解分析方法。最后,基于SVARMA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 本文首先研究了传统凯恩斯主义IS-LM-PC模型的SVARMA模型表示,为宏观经济计量分析建立SVARMA模型提供了模型设定依据。其次,建立了VARMA/SVARMA模型方差分解分析方法。最后,基于SVARMA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发现①SVARMA模型与SVAR模型的分析结果存在重要的区别;②在政策实施6~7期前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发生逆转;③宏观经济的价格水平存在粘性;④货币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具有滞后的正向影响,对实际产出的影响不明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ARMA模型 方差分解 宏观经济政策 动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指数、CPI与社会消费水平——基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一个解释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蓉 张才琴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74,共4页
控制房价和物价过快上涨是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刺激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三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紧密关系。文章通过平稳性检验和JJ检验验证了房价指数、CPI与社会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在... 控制房价和物价过快上涨是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刺激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三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紧密关系。文章通过平稳性检验和JJ检验验证了房价指数、CPI与社会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在估计VAR模型后使用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方法考察了三者间的动态绝对与相对冲击影响,采用误差修正模型(VEC)检验了短期取值偏离长期均衡时修复机制的存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指数 CPI 消费VAR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效应时滞分析——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被引量:14
5
作者 毛定祥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62-564,共3页
该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效应时滞,这对制定货币政策、把握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机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政策效应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科技园区研发投入时滞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育宝 姚小翠 胡芳肖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97,共6页
本文基于陕西国家级高新区1998—2009年数据,利用脉冲响应函数(IRF)和方差分解,从整体和分区两个层面揭示了研发投入时滞对园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根据滞后期调整园区研发投入的措施。
关键词 研发投入时滞 脉冲响应函数(IRF) 方差分解 科技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差分解法的中国股市泡沫检验问题研究
7
作者 余湄 皮道羿 周荣喜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1期40-45,共6页
基于理性投机泡沫理论,采用方差分解法对2005年5月到2012年9月上证综指是否存在泡沫以及泡沫的严重程度进行实证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同动态自回归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该方法能更有效地检测出我国股市中存在的严重投机性泡沫。
关键词 理想投机泡沫 动态自回归 方差分解 预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差分解的一类非线性串级控制系统性能评估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雅斌 孙京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7-544,共8页
最小方差下限代表在输出方差方面控制系统所能达到的最优性能。对于一类存在过程非线性的串级控制系统,传统的线性系统评估方法会造成最小方差下限估计值过大。首先证明一类表示为面向块模型的非线性串级控制系统最小方差下限的存在,其... 最小方差下限代表在输出方差方面控制系统所能达到的最优性能。对于一类存在过程非线性的串级控制系统,传统的线性系统评估方法会造成最小方差下限估计值过大。首先证明一类表示为面向块模型的非线性串级控制系统最小方差下限的存在,其仅与若干主、副回路扰动项有关;然后通过系统输入输出数据建立多项式模型近似描述非线性串级控制系统,利用方差分解公式,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统计模拟实验,估计这些扰动项对输出总方差的贡献量,进而确定最小方差下限估计值;最后通过与线性评估方法的比较,表明了该方法估计此类串级控制系统性能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评估 非线性 面向块模型 串级控制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差分解的堆芯下封头熔池模型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治刚 安萍 +3 位作者 明平洲 潘俊杰 芦韡 余红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09-1417,共9页
下封头熔池模型是熔融物堆内滞留(IVR)有效性评价的重要模型,具有关系式复杂、输入参数多且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特点,传统的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在进行复杂模型敏感性分析时具有计算量大、效率低的缺点。本文基于方差分解的全局敏感性分... 下封头熔池模型是熔融物堆内滞留(IVR)有效性评价的重要模型,具有关系式复杂、输入参数多且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特点,传统的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在进行复杂模型敏感性分析时具有计算量大、效率低的缺点。本文基于方差分解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采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的敏感性分析工具SALib和熔融物堆内滞留软件CISER,针对下封头壁面热流密度比等5个关键结果参数开展了输入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了输入参数对关键结果的敏感性系数及影响趋势,可为下封头熔池模型和严重事故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差分解 熔池模型 全局敏感性分析 SAL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银行系统关联性研究——基于方差分解的网络拓扑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文风 汪洋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70,共7页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系统性风险成为理论界与监管当局的重点研究领域。本文使用2013年11月至2016年9月间我国16家上市银行股价日波动率数据,通过广义方差分解模型(GVD)得到我国上市银行系统关联性矩阵,进而得到描述系统及机构间关联性...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系统性风险成为理论界与监管当局的重点研究领域。本文使用2013年11月至2016年9月间我国16家上市银行股价日波动率数据,通过广义方差分解模型(GVD)得到我国上市银行系统关联性矩阵,进而得到描述系统及机构间关联性的网络拓扑图。研究发现,我国上市银行系统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的网络特性,并且在样本期间内,上市银行的机构关联性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股灾之后,我国银行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在短期之内不但没有得以消化,反而累积了更多的风险。因而,监管部门在现今阶段不能放松警惕,而应该加强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性 广义方差分解 银行 监管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回报的可预测性及方差分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柴宗泽 姚长辉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6,共9页
本文考察了上海、深圳两个市场A股简单算术平均指数回报率的可预测性及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指数的一个月和三个月的回报率都具有显著的可预测性。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并没充分反映已有的公开信息。投资者研究股票的相关信息可以获... 本文考察了上海、深圳两个市场A股简单算术平均指数回报率的可预测性及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指数的一个月和三个月的回报率都具有显著的可预测性。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并没充分反映已有的公开信息。投资者研究股票的相关信息可以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率。同时也说明,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信息收集成本,能够提高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我们将预料之外的股票回报率分解为关于未来红利的信息和关于未来期望回报率的信息。分析表明,市场关于未来红利的信息和关于未来回报率的信息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较高低价格波动率,这意味着投资者的期望回报的波动率也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预测性 一阶VAR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流通和宏观经济相关性的方差分解模型探讨
12
作者 刘春月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83-185,共3页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全球化趋势与特点,各国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紧密结合的共同体。现代流通业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点,这个产业涉及了多个方面,例如运输、物流等一些新兴复合型产业。流通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关联,我国也...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全球化趋势与特点,各国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紧密结合的共同体。现代流通业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点,这个产业涉及了多个方面,例如运输、物流等一些新兴复合型产业。流通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关联,我国也对流通业发展给予了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国流通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问题,流通体系尚不完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使用数学上的方差分解模型来探讨现代流通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为我国流通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流通 宏观经济 相关性 方差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来源分解 被引量:8
13
作者 叶阿忠 朱灵群 +1 位作者 张源野 李田田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共10页
本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5个内涵特征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客观赋权法对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中国式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考察了全国及四大区域现代化水平的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结... 本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5个内涵特征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客观赋权法对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中国式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考察了全国及四大区域现代化水平的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结构来源。研究发现:全国现代化水平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区域现代化水平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及东北部最低;核密度曲线从三峰变为两峰,地区极化现象明显减弱;全国总体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是造成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人口规模差异是全国现代化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文明协调、共同富裕差异的贡献也相对较大,而和平发展差异是最小来源,各维度差异的贡献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Dagum基尼系数 方差分解 动态演进 区域差异 结构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金融资产的特性识别与溢出效应研究
14
作者 徐少君 张少华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92,共21页
采用广义方差分解法和频谱方差分解法,研究2010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绿色债券、绿色股票、传统债券、传统股票和能源间的收益率、波动率两维度下不同频域内的溢出效应及网络结构特征,以此识别中国绿色金融资产的资产特性。实证... 采用广义方差分解法和频谱方差分解法,研究2010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绿色债券、绿色股票、传统债券、传统股票和能源间的收益率、波动率两维度下不同频域内的溢出效应及网络结构特征,以此识别中国绿色金融资产的资产特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债券和绿色股票的“绿色”属性较弱,更多地呈现其作为债券类和股票类的性质。同时,各资产收益率间的溢出效应主要由短期效应决定,呈现出显著的时间衰减性,但在面对公共重大卫生冲击时急剧上升;各资产波动率间的溢出效应主要由长期效应决定,呈现出一定的时间持续性,且在金融危机期和重大公共卫生冲击时均表现出“高频繁溢出值”特征。因此,建议环境友好型投资者关注资产间收益与波动溢出特征,结合投资期限优化绿色资产配置,实现收益与风险平衡;建议监管机构注重重大外部冲击的影响,实施“短期看收益、长期看波动”的差异化监管策略,提高风险预警和监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资产 资产特性识别 广义方差分解 频域 溢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新质生产力的统计测度与区域协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博文 许培源 +1 位作者 李海赫 邵传林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34,共6页
文章基于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构建涵盖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数据,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方差分解法、Markov链和β收敛模型系统考察能源新质生产... 文章基于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构建涵盖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数据,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方差分解法、Markov链和β收敛模型系统考察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区域协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新质生产力及其子要素的发展水平大幅提升,能源新质劳动者是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东部地区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而西部地区增长势头强劲,广东、江苏、北京和浙江的发展水平排名前四,青海和宁夏的年均增速超过10%;四大地区的区域间差异是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能源新质劳动资料是影响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关键因素;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呈现缩小态势,随时间推移其俱乐部收敛趋势逐渐增强,随发展水平提升其β收敛速度逐渐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新质生产力 统计测度 空间差异 空间收敛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的测度、动态演进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媛 阮连杰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数字乡村的均衡发展是补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短板、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环节。系统测度中国省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法对数字乡村发展差异的来源及演变进行区域和结构分解,并进... 数字乡村的均衡发展是补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短板、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环节。系统测度中国省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法对数字乡村发展差异的来源及演变进行区域和结构分解,并进一步使用二次指派程序(QAP)探究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中国数字乡村发展的总体水平稳步上升,但空间非均衡性显著,省际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阶梯性特征;第二,空间分解表明,地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第三,结构分解表明,静态视角下中国数字乡村发展的内部结构来源主要在于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乡村发展环境差异,而动态视角下中国地区之间的农业产业数字化与农业数字产业化发展差距正在悄然扩大;第四,从驱动因素来看,数字乡村发展差异受到地区间政府干预、农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及对外开放差异的共同影响,但各因素的具体作用强度受到区域异质性制约。本研究为缩小中国地区间、城乡间及群体间数字鸿沟,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业产业数字化 农业数字产业化 地区差异 方差分解 Q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大重叠小波系数方差分析的混沌时间序列去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海 高会旺 高惠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5-113,共9页
自然界中观测到的混沌现象一般都混有噪声,存在的噪声会使得对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产生较大的误差。小波阈值去噪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的特点,计算量较小,同时去噪效果较好,但传统的消噪方法存在重信号而轻噪声特征的情况,噪声水平的估计也... 自然界中观测到的混沌现象一般都混有噪声,存在的噪声会使得对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产生较大的误差。小波阈值去噪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的特点,计算量较小,同时去噪效果较好,但传统的消噪方法存在重信号而轻噪声特征的情况,噪声水平的估计也常常以第1层小波系数的中值变差为依据,同时阈值的选取又与噪声水平和信号长度相关。如果能准确估算混沌信号的水平,并确定各层小波分解系数上的噪声方差,便可提高去噪效果。因此,构建了近似仿真Lorenz混沌含噪信号,并通过极大重叠离散小波对信号进行了分解,分析噪声方差在各层小波系数上的分布规律,并由此确定小波系数各层不同的阈值系数。通过该方法可以得到相对较优的结果。算例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可以减少预测产生的误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重叠离散小波 方差分解 阈值去噪 混沌信号 值噪比 均方根误差 径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绩效评价、差异分解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明华 刘文斐 +1 位作者 王山 岳海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33,共8页
文章采用基于MinDS模型的Global-Luenberger指数测算了2005—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绩效,利用Dagum基尼系数考察其空间差异大小及具体来源,借助方差分解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从内源和外源双重视角综合分析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绩效差... 文章采用基于MinDS模型的Global-Luenberger指数测算了2005—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绩效,利用Dagum基尼系数考察其空间差异大小及具体来源,借助方差分解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从内源和外源双重视角综合分析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绩效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样本考察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绩效年均增长0.40%,上游和下游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绩效明显快于中游地区。②城市绿色发展绩效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尤其应注重黄河上游与下游地区发展的协同性;区域内绿色发展绩效非均衡现象也普遍存在。③从内源驱动因素看,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生产率差异的作用强度高于投入要素生产率差异。其中,投入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问题在下游地区最为严重,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生产率增长差异分别在中游和上游地区相对较高。④从外源驱动因素看,经济增长、教育程度和人口密度对黄河流域不同水平城市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均表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导致全域绿色发展绩效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是上游区域内差异形成的最大外源动力,经济增长和教育程度则导致中游地区极化现象的形成,经济增长和人口密度引致下游地区绿色发展绩效差异扩大。据此,文章从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联防联控机制、健全人才交通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要求在打破城市间信息溢出壁垒的同时防范极化问题重演,为促进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绩效协同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绿色发展绩效 驱动因素 方差分解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八大区域经济绿色发展转型:动力差异与结构分解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万平 李冬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105,共16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加快经济绿色发展转型已成为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鲜明特色。在生态文明约束下基于强可持续理念中环境福利非减性的发展诉求,构建MEBM-Luenberger经济绿色发展转型的研究框架,引入偏向性技术进步...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加快经济绿色发展转型已成为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鲜明特色。在生态文明约束下基于强可持续理念中环境福利非减性的发展诉求,构建MEBM-Luenberger经济绿色发展转型的研究框架,引入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从总体增长、要素投入和生态全要素生产率(ETFP)增长等三个维度对中国八大区域经济绿色发展转型的动力差异进行识别,进而运用方差分解揭示其动力差异的结构来源,助推中国八大区域经济绿色发展转型。研究发现:2001—2018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6%,要素投入是其主要动因,呈现以“环境建设—物质资本—清洁能源—非清洁能源—人力资本”贡献度依次递减,但以中性技术进步驱动的ETFP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八大区域经济增速呈现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梯度递减趋势,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非清洁能源等要素投入是其主要动力,而ETFP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高,且在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较大,在西北和南部沿海地区较小。中国经济绿色发展转型动力差异的结构分解中,以环境建设为主的要素投入差异和以效率变动为主的ETFP增长差异是主要成因。沿海地区以环境建设要素投入差异为主,而内陆地区对ETFP增长差异相对敏感。同时,偏向性技术进步差异存在扩大趋势是导致ETFP增长动力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可持续 经济绿色发展转型 偏向性技术进步 环境建设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RS的中国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因素的分解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吕靖烨 杨华 郭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47,130,共7页
碳排放权价格波动作为衡量二氧化碳排放市场运行是否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从宏观政策、能源价格、行业指数以及自然环境方面考虑,选取变量在粗糙集(rough set)理论依据下进行遗传算法属性约简,剔除对碳排放权价格影... 碳排放权价格波动作为衡量二氧化碳排放市场运行是否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从宏观政策、能源价格、行业指数以及自然环境方面考虑,选取变量在粗糙集(rough set)理论依据下进行遗传算法属性约简,剔除对碳排放权价格影响较小的变量,随后通过方差分解并进行深层次研究。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在不同碳市场各变量对碳价波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基于实证结果,从适度把握政府宏观调控、有效利用能源价格变动以及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全国统一碳市场的顺利建立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约简 碳市场 影响因素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