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M数据预处理的小流域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分析——以漳县方家沟泥石流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渠敬凯 杨为民 +5 位作者 申俊峰 张春山 万飞鹏 马思琦 徐传成 唐海兵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219,共14页
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后,漳县方家沟爆发泥石流。为减轻泥石流的潜在危害,2015年在沟内修建了三级拦挡坝和排导槽,以调节泥石流峰值流量,减轻对下游堆积扇保护对象的威胁。当前研究区防治工程是基于前期泥石流发育特征所设... 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后,漳县方家沟爆发泥石流。为减轻泥石流的潜在危害,2015年在沟内修建了三级拦挡坝和排导槽,以调节泥石流峰值流量,减轻对下游堆积扇保护对象的威胁。当前研究区防治工程是基于前期泥石流发育特征所设计,未来防治效果有待检验。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双线性插值法精细化处理DEM数据,结合高精度遥感影像,重新构建了方家沟小流域的拦挡坝以及地形模型,运用FLO-2D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降水概率条件下方家沟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和危险性,以评价方家沟泥石流防治工程治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逐渐增大,拦挡坝对于泥石流的停淤能力逐渐增强,泥石流均未越过拦挡坝;泥石流流速限制效率达到了80.1%,大大弱化了泥石流冲击破坏能力;泥石流高危险区面积降低了约45.34%,有效地减小了泥石流的影响范围。综上所述,在构建方家沟拦挡坝的模拟条件下泥石流拦挡工程治理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小流域泥石流拦挡工程可行性检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家沟泥石流 DEM数据处理 双线性插值法 FLO-2D 危险性分析 治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