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张岱年的“创造的综合”论到方克立的“马魂、中体、西用”论 被引量:9
1
作者 杜运辉 周德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4-120,共7页
迄今为止,首先由张岱年先生明确提出的"综合创新"论已经有了三个发展阶段。张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创造的综合"论,80年代继续发展为"综合创新"论。经过包括方克立先生在内的诸多学者的阐扬和论证,&q... 迄今为止,首先由张岱年先生明确提出的"综合创新"论已经有了三个发展阶段。张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创造的综合"论,80年代继续发展为"综合创新"论。经过包括方克立先生在内的诸多学者的阐扬和论证,"综合创新"论逐渐成为当代中国文化思潮的主流。方克立先生高度评价了张岱年先生学术思想的当代价值,赋予其崇高的历史地位,并在2006年提出"马魂、中体、西用"论,把"综合创新"论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并多次强调这个思想应归于张岱年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方克立 综合创新论 “马魂 中体 西用”论 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克立先生文化综合创新三境界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翰卿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4-119,共6页
方克立先生"最能心契和赞同的是张(岱年)先生倡导的‘综合创新’之义",标志方先生"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第一境界或对这一文化观的契同境界,奠立了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的文化方向和理论自觉;作出"古... 方克立先生"最能心契和赞同的是张(岱年)先生倡导的‘综合创新’之义",标志方先生"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第一境界或对这一文化观的契同境界,奠立了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的文化方向和理论自觉;作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阐释并大力弘扬,是方克立先生深化和发展了的境界或曰深化境界,表现出从理论自觉到理论自信、从高明到创进的推展;"马魂、中体、西用"论是方克立先生"文化综合创新"论的升华或最新境界,在马、中、西三"学"中,蕴含"强魂健体、魂体相依方能成大用"的意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克立 张岱年 当代中国文化 综合创新 “马魂 中体 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继承 综合创新——论方克立先生的文化哲学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洪晓楠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53-59,共7页
作为中国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的主帅之一 ,方克立在文化哲学研究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对现代新儒学和现代新儒家及其代表人物、发展历程进行了拓荒性研究 ,通过宏观审视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较为系统地阐释了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贡献... 作为中国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的主帅之一 ,方克立在文化哲学研究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对现代新儒学和现代新儒家及其代表人物、发展历程进行了拓荒性研究 ,通过宏观审视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较为系统地阐释了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贡献与缺失 ,批评了“西体中用”论的文化观 ,推进了对传统与现代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思考 ,从而就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方针、方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真知灼见 ,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学派的“综合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克立 文化哲学 综合创新 现代新儒学 自由主义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克立与现代新儒学研究——兼评《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柴文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7-80,共4页
人们一谈起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很自然地会想到方克立先生。1997年11月,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了近40万字的《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以下凡引此书文字只注页码)一书,比较全面地记载和反映了方先生在现代新儒学研究... 人们一谈起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很自然地会想到方克立先生。1997年11月,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了近40万字的《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以下凡引此书文字只注页码)一书,比较全面地记载和反映了方先生在现代新儒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在此略述一二。一、运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现代新儒家 中国现代化 方克立 马克思主义 中国大陆 儒家资本主义 意识形态 马列主义 中国现代化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融合论的文化转型论批判——兼评张岱年、方克立的“综合创新”文化观 被引量:7
5
作者 顾乃忠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中国的文化转型并非如文化融合论 (以及综合创新论 )所理解的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要正确理解中国的文化转型 ,必须确立文化形态的观念 ;文化形态理论认为 ,中国的文化转型是由传统的农业文化向近代工业文化的转型。
关键词 文化转型 “综合创新” 融合论 张岱年 文化观 方克立 批判 综合创新论 相互融合 西文化 文化 正确理解 文化形态 形态理论 工业文化 农业文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儒教”:一个学术史描述——以方克立、张祥龙对蒋庆的评论为主线
6
作者 杨海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4,共10页
对于2004年"浮出水面"的大陆新生代新儒家而言,蒋庆是其主要代表人物,"重建儒教"是其核心思想纲领。截至目前,对此进行学术评论的两篇重要文献,一是方克立2005年写作的《关于当前文化问题的三封信》,一是张祥龙200... 对于2004年"浮出水面"的大陆新生代新儒家而言,蒋庆是其主要代表人物,"重建儒教"是其核心思想纲领。截至目前,对此进行学术评论的两篇重要文献,一是方克立2005年写作的《关于当前文化问题的三封信》,一是张祥龙2007年发表的《重建儒教的危险、必要及其中行路线》。前者认为中国现代新儒学运动已经进入到作为第四代的大陆新生代新儒家唱主角的第四阶段,并强调要在肯认其历史定位的前提下,预测其文化影响,展开其学术研讨,强化其科学评判。后者承认蒋庆的"重建儒教"与"政治儒学"是现代中国思潮中第一次跳出西方中心论窠臼的儒家之声,但认为其进入政治主流的"上行路线"和进入民间社会的"下行路线"是困难的或不够的,从而提出了以建立"儒家文化特区"为枢纽的"中行路线"。以上述两个经典文本作为学术史描述的主线,目的在于促使学术界进一步关注当代大陆新儒家的历史发展、进一步判析"重建儒教"思潮的理论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陆新儒家 重建儒教 蒋庆 方克立 张祥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抽象继承法”到“马魂、中体、西用”——冯友兰、张岱年、方克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晶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30,共4页
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当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都无法正确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展之路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锁定在文化创新上。从冯友兰'抽象继承法'到张岱年'综合创新'... 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当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都无法正确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展之路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锁定在文化创新上。从冯友兰'抽象继承法'到张岱年'综合创新'再到方克立'马魂、中体、西用',都表明了中国当代学者在传统文化创新之路上所做的探索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张岱年 方克立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的儒学研究─—读方克立先生的《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
8
作者 金科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3期91-96,共6页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现代新儒家 马克思主义 方克立 中国现代化 意识形态 世纪之交 儒学研究 儒家人文主义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乎其大,超乎其上——读《方克立文集》有感
9
作者 刘绪义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0-71,共2页
诚如斯言,方先生一生的学术目标,就是力图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文化的精华相结合,让中国哲学在新的时代开出更大的慧命。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兴奋点所在,也是他的全部学术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关键词 方克立 文集 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 学术目标 哲学文化 学术研究 学术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新儒学评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等读后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绪贻 《学术界》 2002年第6期109-119,共11页
关键词 中国 现代化 现代新儒学 评价 方克立 刘述先 《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情地了解批判地超越──读“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
11
作者 曹智频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03-104,共2页
方克立教授的新著《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为现代新儒学的研究,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成果。是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宏大体系中考察,还是拘定于一个为文化而文化的小圈子,这是区别一种文化及... 方克立教授的新著《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为现代新儒学的研究,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成果。是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宏大体系中考察,还是拘定于一个为文化而文化的小圈子,这是区别一种文化及其研究是否具有开放性和生命力的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方克立 现代新儒学 中国 现代化
全文增补中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组成名单
1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5年第3期75-75,共1页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组成名单一、理事:(98人,按姓名拼音排序)巴德年卜庆芊曹策问曹之江陈佳洱陈家宽陈文村戴干策戴树桂邓永录方克立符宗胤盖钧镒古明清顾明远郭桂蓉郭其侨郭豫适过增元韩惠鹏韩建个何继善蒋德...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组成名单一、理事:(98人,按姓名拼音排序)巴德年卜庆芊曹策问曹之江陈佳洱陈家宽陈文村戴干策戴树桂邓永录方克立符宗胤盖钧镒古明清顾明远郭桂蓉郭其侨郭豫适过增元韩惠鹏韩建个何继善蒋德明蒋妙瑞金钦汉柯有安匡镜明李大潜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与研究生 教育学会 常务理事会 张伟江 方克立 吴本 王永炎 元春 路甬祥 周远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老子学术思想讨论会最近在湘潭市召开
13
作者 黄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65-65,共1页
全国老子学术思想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日至十五日在湘潭市召开。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的专家、学者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共一百三十余人出席了会议,其中有著名学者杨超、王沐、方克立等。会议收到论文近百篇,专著多部。老子是我... 全国老子学术思想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日至十五日在湘潭市召开。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的专家、学者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共一百三十余人出席了会议,其中有著名学者杨超、王沐、方克立等。会议收到论文近百篇,专著多部。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所著的《道德经》(又称《老子》)文约义丰,哲理宏富,在我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了续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总结历史的和思维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由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我校哲学系等七个单位联合发起召开这次老子学术思想讨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讨论 子学 湘潭市 《老子》 方克立 文约 总结历史 先秦时期 《道德经》 哲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