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叠前全方位角道集方位振幅梯度各向异性变化的HTI裂缝介质油气检测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军迎 雍学善 +1 位作者 张静 罗瑞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807-3816,共10页
高角度裂缝介质的反射振幅梯度是随方位变化的,常规AVO分析只能适应层状各向同性介质地下地层含油气性检测,很难适应HTI裂缝各向异性介质地层的油气检测.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叠前全方位角道集方位振幅梯度各向异性变化的HTI裂缝介质油... 高角度裂缝介质的反射振幅梯度是随方位变化的,常规AVO分析只能适应层状各向同性介质地下地层含油气性检测,很难适应HTI裂缝各向异性介质地层的油气检测.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叠前全方位角道集方位振幅梯度各向异性变化的HTI裂缝介质油气检测方法,推导出以方位角为变量的方位振幅梯度变化函数,并以之为参变量进一步推导出以入射角为变量的,随方位变化而变化的双向振幅响应强度变化函数,同时推导出方位油气指示因子.通过变量拆分法先固定方位方向,通过该方位角道集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求解该方位振幅梯度,继而求出该方位的油气指示因子;依次类推,可求出其余方位的油气指示因子.如此可求出所有方位的油气指示因子,进而可分析含油气指示敏感性随方位的变化,优选油气指示最敏感的方位作为最终的油气预测结果即可.实际工区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法预测结果可靠精度高,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I裂缝介质 方位角道集 方位振幅梯度 方位油气指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的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雷涛 肖秋红 肖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5-459,共5页
在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中,传统的方位角划分方法选择保留全方位角覆盖偏移距,切除方位角覆盖不均匀的远偏数据,这种做法损失了大部分远偏数据,容易造成裂缝预测结果的不准确。文中根据研究区的数据情况对方位角划分方案进行了优化... 在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中,传统的方位角划分方法选择保留全方位角覆盖偏移距,切除方位角覆盖不均匀的远偏数据,这种做法损失了大部分远偏数据,容易造成裂缝预测结果的不准确。文中根据研究区的数据情况对方位角划分方案进行了优化,在保留全方位角覆盖偏移距的基础上,适当保留了部分大偏移距数据,切除了部分小偏移距数据。优化的方位角划分方案在研究区应用效果精度更高,验证了该优化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偏数据 方位角道集最大偏移距 方位各向异性椭圆拟合 裂缝方向 裂缝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岩石物理的缝隙流体因子AVAZ反演 被引量:50
3
作者 陈怀震 印兴耀 +2 位作者 高成国 张广智 陈娇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68-978,共11页
裂缝型储层表现出较强的各向异性特征.缝隙中充填不同流体时,裂缝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也不相同.本文从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出发,引入可有效识别缝隙流体的指示因子,并研究缝隙充填流体类型、饱和度以及缝隙纵横比与流体因子的相互关系,... 裂缝型储层表现出较强的各向异性特征.缝隙中充填不同流体时,裂缝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也不相同.本文从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出发,引入可有效识别缝隙流体的指示因子,并研究缝隙充填流体类型、饱和度以及缝隙纵横比与流体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而分析不同流体充填时介质的地震响应特征,并基于AVAZ反演方法估测缝隙流体指示因子.首先对缝隙流体因子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当缝隙充填不同流体时,缝隙流体因子值的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不同流体类型充填时裂缝储层反射系数随方位角和入射角的变化特征.某工区测井数据和复杂裂缝模型应用表明,基于各向异性岩石物理的缝隙流体因子AVAZ反演方法合理、可靠,且具有良好的抗噪性,即当对合成地震记录添加信噪比不小于1/2的随机噪声时,利用AVAZ反演方法估测所得流体因子值与真实值仍然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流体因子 岩石物理 方位角道集 各向异性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AVO的裂缝弹性参数叠前反演方法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广智 陈怀震 +2 位作者 印兴耀 李宁 杨葆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5-851,871,共8页
基于各向异性理论,将具有水平对称轴的高角度裂缝介质等效为HTI介质。首先,通过分析HTI介质反射界面的纵波反射系数公式,研究裂缝介质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角的变化特征,探索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弹性参数和各向异性参数的叠前反演方法。其... 基于各向异性理论,将具有水平对称轴的高角度裂缝介质等效为HTI介质。首先,通过分析HTI介质反射界面的纵波反射系数公式,研究裂缝介质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角的变化特征,探索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弹性参数和各向异性参数的叠前反演方法。其次,为更好地估测介质的弹性参数:纵波阻抗IP、横波阻抗IS以及各向异性梯度Γ,对反射系数近似式进行了简化,同时对简化公式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选取2D逆掩断层模型,利用褶积公式制作不同方位的合成地震道集,并对合成地震道集添加随机噪声(信噪比为2∶1),将其应用于方位AVO叠前反演算法试算中。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为2时,方位AVO叠前反演所得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及各向异性梯度的估测值与模型真实值基本吻合,而且估测值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原始模型的地层特征,验证了方位AVO叠前反演算法的准确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各向异性 方位角道集 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变化 逆掩断层模型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接收面元三维折射旅行时反演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金昌昆 张建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1-759,5-6,共9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共接收面元的三维折射旅行时反演方法。将工区划分成若干个接收面元,并设每个接收面元内高速层速度不变。先根据折射时距曲线瞬时斜率计算各个接收面元的高速层速度。对于一个接收面元,把各炮点与该接收面元有关的炮检...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共接收面元的三维折射旅行时反演方法。将工区划分成若干个接收面元,并设每个接收面元内高速层速度不变。先根据折射时距曲线瞬时斜率计算各个接收面元的高速层速度。对于一个接收面元,把各炮点与该接收面元有关的炮检距和折射旅行时数据按方位角划分成共方位角道集,分别将各共方位角道集数据转换成相对于均值的相对坐标数据,再对该接收面元的所有相对坐标数据进行直线拟合,将拟合直线斜率的倒数作为该接收面元内的高速层速度。求出各个接收面元的折射速度后,根据折射旅行时方程得到各对炮点和接收点的延迟时间之和,构成所有炮点和接收点延迟时间满足的线性方程组,在平滑约束下用最小平方QR分解(LSQR)算法解该方程,获得各炮点和接收点的延迟时间。用该方法对新疆A区山前带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长波长静校正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旅行时 共接收面元 方位角道集 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