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洲农田防护林树干水分传输的方位差异
1
作者 陈帅 党宏忠 +3 位作者 赵英铭 黄雅茹 李明阳 刘春颖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80,共8页
[目的]对栽植于渠道旁的绿洲农田防护林树干向、背渠两侧边材液流速率进行定位观测和比较,明确特殊立地条件下树干边材水分传输的方位差异,为提高利用液流估算树木蒸腾精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的3种杨树(... [目的]对栽植于渠道旁的绿洲农田防护林树干向、背渠两侧边材液流速率进行定位观测和比较,明确特殊立地条件下树干边材水分传输的方位差异,为提高利用液流估算树木蒸腾精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的3种杨树(小美旱杨、新疆杨和北抗杨)为研究对象,采用有8个监测位点的热场变形液流测定技术同步监测和对比树干向渠和背渠2个方位的边材液流速率。[结果]边材液流速率在向渠侧(J_(Q-side))显著高于背渠侧(J_(NQ-side))(P<0.01),且3个树种表现一致。观测期内,小美旱杨、新疆杨和北抗杨的J_(Q-side)为J_(NQ-side)的1.83倍(R^(2)=0.90)、1.40倍(R^(2)=0.71)和3.55倍(R^(2)=0.71),典型晴天的J_(Q-side)日峰值平均值分别可达3.38、2.47和5.35 cm·h^(−1),午间前后,树干向、背渠两侧边材液流速率差异最大。J_(Q-side)和J_(NQ-side)均表现出随边材深度而递减的显著变化,其中向渠侧边材各位点(1.5~7.5 cm)的液流速率均显著高于背渠侧相应位点(P<0.01),该径向变化规律在每个树种不同方位均表现出一致性,可通过负指数函数较好拟合(R^(2)>0.98)。[结论]灌渠引起绿洲农田防护林树干向、背渠两侧边材的水分传输产生显著差异,但并不改变各方位的径向变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液流 方位差异 径向变异 灌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边材液流速率的方位差异特征 被引量:16
2
作者 党宏忠 冯金超 韩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针对树干边材液流速率(Js)在树干不同方位间的差异及其对估算个体蒸腾量时的影响,本研究兼顾精度与节约成本的估算单株平均液流速率的方法,为单株蒸腾量的估算提供可靠方法和依据。【方法】利用热扩散技术(TDP)在科尔沁沙地樟... 【目的】针对树干边材液流速率(Js)在树干不同方位间的差异及其对估算个体蒸腾量时的影响,本研究兼顾精度与节约成本的估算单株平均液流速率的方法,为单株蒸腾量的估算提供可靠方法和依据。【方法】利用热扩散技术(TDP)在科尔沁沙地樟子松整个生长季期间树干4个垂直方位的Js进行了监测,并对降水、土壤水分等进行了连续、同步的监测。【结果】沙地樟子松大树树干边材相对液流速率(液流速率除以该方位观测期间的最大值,Js/max)具有显著的方位差异(P<0.01),其中以南侧边材的Js/max最高。各方位间Js/max值的相对大小具有个体间差异。土壤水分亏缺能引起各方位Js/max的同步显著降低(P<0.05)。通过对不同方位整树平均液流速率(4个垂直方位的平均值)代表性的比较,确定以树干北侧Js值估算樟子松整树平均液流速率的简化模型(slope=1.015,R2=0.99,P<0.01)。经独立样本的检验,模型精度为0.99。【结论】沙地樟子松不同方位液流速率具有显著差异,且方位间的相对大小存在个体间差异。各方位液流速率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以北侧1个方位液流速率的测定就能较可靠地估算科尔沁沙地樟子松大树的平均液流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速率 方位差异 边材 樟子松 科尔沁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稳定碳同位素比率的方位差异及其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汤红官 陈拓 强维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1,共4页
测定了祁连山一棵千年圆柏不同方位上树木稳定碳同位素比率 (δ13 C值 )和光合作用色素 .结果显示 ,树木中 δ13 C值具有明显的方位差异 :北面的 δ13 C值相对较高 ,西面的 δ13 C值相对较低 .树叶中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黄... 测定了祁连山一棵千年圆柏不同方位上树木稳定碳同位素比率 (δ13 C值 )和光合作用色素 .结果显示 ,树木中 δ13 C值具有明显的方位差异 :北面的 δ13 C值相对较高 ,西面的 δ13 C值相对较低 .树叶中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黄酮含量的方位变化趋势与δ13 C值类似 .分析表明 ,后者的方位变化是树木对局部环境的光辐射差异长期适应的结果 ,而树木中δ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碳同位素比率 方位差异 光辐射 树木年轮 光合作用色素 温度效应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树轮δ^(13)C对气候因子响应的方位差异
4
作者 商志远 王建 +3 位作者 赵兴云 张茂恒 崔明星 陈振举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共9页
对大兴安岭北部3株樟子松树轮进行δ13C测定,分析树轮δ13C对气候因子响应的方位差异以及不同采样方位数和方位组合方式对整轮代表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樟子松树轮不同方位δ13C的均值序列对大区域气候环境因子的响应是一致的;树轮不同... 对大兴安岭北部3株樟子松树轮进行δ13C测定,分析树轮δ13C对气候因子响应的方位差异以及不同采样方位数和方位组合方式对整轮代表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樟子松树轮不同方位δ13C的均值序列对大区域气候环境因子的响应是一致的;树轮不同方位的δ13C序列多数呈正相关,少量呈负相关,其中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的序列多数呈对称分布;树轮不同方位δ13C序列提取气候因子的能力和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当无法整轮周向取样时,选取3~4个方位采样既经济高效又能较完整地提取样本的δ13C变化信息;在方位组合上,应尽量避免各孔向间呈180°夹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 δ13C 方位差异 气候要素 响应 樟子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窄行栽植下毛白杨不同方位树干液流的差异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洋 王烨 +8 位作者 王斐 邸楠 李全明 于凌霄 邓坦 于召斌 席本野 李广德 贾黎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105,共11页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是我国北方主要速生用材树种,在华北地区多采用宽窄行模式栽植。该模式下,不均匀的生长空间可能会引起不同方位树干液流速率(F_d)的差异,从而影响对林木蒸腾耗水的准确估计。为探究宽窄行栽植下毛白杨不同方位F_...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是我国北方主要速生用材树种,在华北地区多采用宽窄行模式栽植。该模式下,不均匀的生长空间可能会引起不同方位树干液流速率(F_d)的差异,从而影响对林木蒸腾耗水的准确估计。为探究宽窄行栽植下毛白杨不同方位F_d的变异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变化关系,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和自动气象站,对9株不同胸径样树4个方位(东、南、西、北)的F_d及林地气象因子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树不同方位的F_d均具有显著差异,平均变异系数(CV)为15.1%±9.2%。其中,西方位为优势方位,其F_d显著大于或与其他方位无差异,而其它三个方位F_d大小次序无明显规律。各方位F_d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均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且下午(12:00—24:00)的F_d显著高于上午(0:00—12:00)。林木各方位F_d受光合有效辐射(PAR)影响强烈,多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AR几乎为各方位F_d的主要驱动因子,而水汽压亏缺(VPD)和空气温度(T_a)仅在个别方位对F_d具有一定驱动作用。不同方位F_d的CV和相对偏差(RD)与PAR、VPD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表明F_d的方位差异并未受气象因子影响。综上,在研究宽窄行栽植模式下林木蒸腾耗水时,方位间F_d差异不能忽视;在液流探针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对每株样树随机选取一个方位进行F_d测定可能会获得更精确的林木蒸腾量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速率 方位差异 宽窄行 毛白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栎不同方位边材液流季节动态及其对蒸腾耗水测算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建国 闫美杰 +1 位作者 时伟宇 杜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3-197,共5页
利用Granier树干液流测定系统,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天然辽东栎树干不同方位的边材液流动态进行了长期监测,并同步监测环境因子(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分析了不同方位液流通量密度的相互关系、对液流通量和蒸腾耗水量测算的影响以... 利用Granier树干液流测定系统,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天然辽东栎树干不同方位的边材液流动态进行了长期监测,并同步监测环境因子(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分析了不同方位液流通量密度的相互关系、对液流通量和蒸腾耗水量测算的影响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辽东栎东、西、南、北4个方位测得的液流通量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并显著相关。辽东栎生长季内(5-10月)单株日蒸腾耗水量分别与日总太阳辐射和日均白天空气水气压亏缺进行指数饱和曲线拟合,拟合效果较好。采用2个方位和1个方位树干液流通量密度测算的整株蒸腾耗水量与采用4个方位的测算值分别相差约18%和30%,说明不同方位之间的液流差异可能成为蒸腾耗水测算的重要误差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差异 黄土高原 辽东栎 树干液流 热扩散探针 蒸腾耗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I介质下五维地震脆性稳定预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李红梅 曲志鹏 +1 位作者 张云银 冯德永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62,共12页
岩石的脆性性质是页岩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工程甜点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横向各向同性介质(HTI)为例,建立了各向异性假设下的脆性指示因子与背景杨氏模量、背景泊松比及各向异性参数的关系,形成了五维地震脆性稳定预测方法。首先,基... 岩石的脆性性质是页岩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工程甜点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横向各向同性介质(HTI)为例,建立了各向异性假设下的脆性指示因子与背景杨氏模量、背景泊松比及各向异性参数的关系,形成了五维地震脆性稳定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各向同性假设预测储层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其次,基于复频域反演获得各向异性参数的低频信息作为初始模型,结合方位振幅差异反演技术稳定预测储层的3个各向异性参数;最后,通过背景杨氏模量和泊松比以及各向异性参数计算各向异性储层的脆性指示因子,实现HTI介质脆性的稳定预测。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宽频地震数据的低频信息,并将六参数直接反演转化为二次三参数反演,理论上提升了反演过程的稳定性。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页岩油的脆性预测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维地震脆性 初始模型 方位振幅差异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南北方位边材液流季节动态及其对蒸腾耗水测算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尤龙辉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12期48-50,64,共4页
利用TDP径流计对福建沿海木麻黄南北方位的边材液流动态进行长期监测,并同步检测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等环境因子,分析南北方位液流速率的相互关系、对蒸腾耗水量测算的影响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木麻黄南北2个方位测得的... 利用TDP径流计对福建沿海木麻黄南北方位的边材液流动态进行长期监测,并同步检测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等环境因子,分析南北方位液流速率的相互关系、对蒸腾耗水量测算的影响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木麻黄南北2个方位测得的液流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和线性相关。木麻黄生长季(5~10月)内单株蒸腾耗水量与日总太阳辐射和昼间平均空气水汽压亏缺的指数饱和曲线拟合效果较好。采用单方位树干液流速率测算的整株蒸腾耗水量与2个方位的测算值相差18.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差异 木麻黄 树干液流速率 蒸腾耗水 热扩散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占相思整树蒸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39
9
作者 马玲 饶兴权 +3 位作者 赵平 陆平 蔡锡安 曾小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3,共7页
为深刻揭示华南丘陵退化荒坡植被恢复树种的水分利用特征,运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马占相思的树干液流进行了连续测定,并同步测定样树周围环境因子如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树干... 为深刻揭示华南丘陵退化荒坡植被恢复树种的水分利用特征,运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马占相思的树干液流进行了连续测定,并同步测定样树周围环境因子如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树干东、南、西、北各方位测得的液流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并显著相关;以北方位液流密度为自变量,其他各方位液流密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回归系数随时间和个体的变化而变化.对9月和2月的液流和光合有效辐射及水蒸气压亏缺的日变化作了对比,发现存在较大差异,分析认为是由于环境因子如温度低、雨雾多及落叶较多造成的.相关分析得出各样树间整树液流季节变化格型一致.分析了液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后发现树干液流与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温度、水蒸气压亏缺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日内、日间、年内)均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与土壤湿度则在任何时间尺度(日内、日间、年内)不存在相关关系.此外,精确计算得出马占相思整树全年的平均蒸腾量为9 380.9 kg,最大整树蒸腾量为14 076.6 kg,最小整树蒸腾量为6 229.8 kg,个体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整树蒸腾量 方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家16H-1水平井测井解释剖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贞 齐宝权 刘萍英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0-112,共3页
罗家16H-1井是在罗家16H井发生井喷事故后重新在罗家16H井井深3 200 m(嘉一地层)处进行分支钻进而成的.但罗家16H-1完井后,发现3 770~4 248 m(井底)水平段储层不发育,与期望相去甚远.解释工作者利用测井资料信息丰富、深度连续的优势,... 罗家16H-1井是在罗家16H井发生井喷事故后重新在罗家16H井井深3 200 m(嘉一地层)处进行分支钻进而成的.但罗家16H-1完井后,发现3 770~4 248 m(井底)水平段储层不发育,与期望相去甚远.解释工作者利用测井资料信息丰富、深度连续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分析后找出了该井在目的层段储层不发育的原因.首先,直观分析同构造相邻三口井的井眼轨迹空间位置,找出其方位差异,发现三口井的目的层钻达不同方位,其次找出三口井特征层界面,通过井间地层连线对比,了解地层沿不同方位的变化规律,再将水平井经TVD垂深校正后的曲线分析对比,得出在储层段沿井口西南方向,即罗家16H-1井眼轨迹方向,储层厚度有所减薄,造成水平段未能如期穿越有效储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家16H-1水平井 方位差异 TVD垂深校正 储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