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按方位叠加接收函数分析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壳各向异性
1
作者
韩明
李建有
+1 位作者
徐晓雅
胡家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537-4556,共20页
在各向异性地壳中,来自Moho的P-to-S转换波(Pms)的到时不仅取决于入射角和地壳厚度,而且还随地震事件方位角而变化.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地区,地壳变形十分强烈.本文利用川滇地区的108个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三分量地震波形数据提取...
在各向异性地壳中,来自Moho的P-to-S转换波(Pms)的到时不仅取决于入射角和地壳厚度,而且还随地震事件方位角而变化.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地区,地壳变形十分强烈.本文利用川滇地区的108个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三分量地震波形数据提取台站下方的P波接收函数,并把接收函数被校正到了同一参考震中距处(例如67°).然后按后方位角10°为间隔将接收函数叠加成一道信号以增强信噪比,并从叠加信号里拾取不同后方位角对应的Pms相的观测到时.在快波极化方向和分裂时间构成的解的平面上,能使观测到时与理论到时之差最小的点即为所求的分裂参数的位置.合成地震图和实际观测数据的实验表明,这个方法不但稳定性较好,而且误差估计也较小.我们从108个台中获得了96个Pms相的分裂参数,结果表明,川滇地区地壳各向异性十分强烈,Pms相分裂时间在0.05s±0.06s到1.27s±0.10s之间,平均值为0.54s±0.12s.地壳各向异性的快波极化方向与地表GPS速度场的差异性表明,印支块体的上下地壳之间是解耦的,而川滇菱形块体北部、松藩—甘孜和四川盆地的上下地壳之间是耦合的.然而,川滇菱形块体南部,地壳变形主要受控于小江断裂和金沙江—红河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接收函数
地壳各向异性
Pms相分裂
方位叠加
青藏高原东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维西—乔后断裂带的深部变形机制与构造活动特征
2
作者
王一咪
徐龙辉
+1 位作者
杨海燕
金明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0-1085,共16页
维西—乔后断裂是滇西地区一条典型的活动断裂,沿该断裂历史上多次发生过中强震,周边地区地壳变形强烈.地震各向异性是了解地球内部变形方式的重要手段,Moho面P-to-S转换波(Pms)的到时为探测具有水平对称轴的地壳各向异性提供了一种有...
维西—乔后断裂是滇西地区一条典型的活动断裂,沿该断裂历史上多次发生过中强震,周边地区地壳变形强烈.地震各向异性是了解地球内部变形方式的重要手段,Moho面P-to-S转换波(Pms)的到时为探测具有水平对称轴的地壳各向异性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诊断工具.本文利用大理及周边地区的68个宽频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三分量波形提取P波接收函数,并从叠加的P波接收函数里拾取不同后方位角对应的Pms震相到时,用网格搜索方法拟合该到时以获取地壳各向异性参数.获得的59个Pms震相的分裂参数表明,Pms分裂时间在0.06±0.06 s到0.97±0.10 s之间,平均值为0.50±0.07 s.优势快波偏振方向为SE-NW,地壳变形总体受控于区域的走滑运动.然而,在漾濞县及周边地区,快波偏振方向变为SW-NE,本文认为这主要由下地壳软弱物质向西南流动所致,同时也是导致维西—乔后断裂南段表现出正断层活动特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接收函数
地壳各向异性
Pms分裂
方位叠加
下地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维偏移距平面波有限差分叠前时间偏移
被引量:
10
3
作者
冯波
王华忠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16-2925,共10页
本文提出了中点半偏移距域内的三维偏移距平面波(offset plane-wave)方程,并给出了其有限差分解法.偏移距平面波可通过对CMP道集进行平面波分解(倾斜叠加或线性Radon变换)生成,然而这样做会产生严重的噪音干扰.本文提出了局部倾斜叠加方...
本文提出了中点半偏移距域内的三维偏移距平面波(offset plane-wave)方程,并给出了其有限差分解法.偏移距平面波可通过对CMP道集进行平面波分解(倾斜叠加或线性Radon变换)生成,然而这样做会产生严重的噪音干扰.本文提出了局部倾斜叠加方法(1ocal slant stacking)来消除离散线性Radon变换引入的噪音.针对实际三维数据的不规则性(中点-偏移距域内方位角展布不均匀及偏移距采样不规则),本义还提出了与方位角无关的三维倾斜叠加方法(azimuth-independent 3D slant-stacking),解决了三维平面波分解中存在的问题.使用文中提出的平面波分解方法,可以得到高信噪比的偏移距平面波数据体.同时,三维偏移距平面波偏移可以输出偏移距射线参数域共成像点道集,基于此道集的剩余速度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更新偏移速度场.偏移距平面波偏移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相较Kirchhoff积分叠前时间偏移有较好的保幅特性,可作为水平地表三维叠前时间偏移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叠前时间偏移
偏移距平面波分解
局部倾斜
叠加
与
方位
角无关的三维倾斜
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按方位叠加接收函数分析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壳各向异性
1
作者
韩明
李建有
徐晓雅
胡家富
机构
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537-4556,共2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4110)资助
文摘
在各向异性地壳中,来自Moho的P-to-S转换波(Pms)的到时不仅取决于入射角和地壳厚度,而且还随地震事件方位角而变化.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地区,地壳变形十分强烈.本文利用川滇地区的108个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三分量地震波形数据提取台站下方的P波接收函数,并把接收函数被校正到了同一参考震中距处(例如67°).然后按后方位角10°为间隔将接收函数叠加成一道信号以增强信噪比,并从叠加信号里拾取不同后方位角对应的Pms相的观测到时.在快波极化方向和分裂时间构成的解的平面上,能使观测到时与理论到时之差最小的点即为所求的分裂参数的位置.合成地震图和实际观测数据的实验表明,这个方法不但稳定性较好,而且误差估计也较小.我们从108个台中获得了96个Pms相的分裂参数,结果表明,川滇地区地壳各向异性十分强烈,Pms相分裂时间在0.05s±0.06s到1.27s±0.10s之间,平均值为0.54s±0.12s.地壳各向异性的快波极化方向与地表GPS速度场的差异性表明,印支块体的上下地壳之间是解耦的,而川滇菱形块体北部、松藩—甘孜和四川盆地的上下地壳之间是耦合的.然而,川滇菱形块体南部,地壳变形主要受控于小江断裂和金沙江—红河断裂.
关键词
P波接收函数
地壳各向异性
Pms相分裂
方位叠加
青藏高原东南缘
Keywords
P receiver functions Crustal anisotropy Pms splitting Azimuthal stacking Southeastern Tibet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维西—乔后断裂带的深部变形机制与构造活动特征
2
作者
王一咪
徐龙辉
杨海燕
金明培
机构
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
广州南粤地震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0-1085,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4064,419640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专题(2018YFC150330303)共同资助。
文摘
维西—乔后断裂是滇西地区一条典型的活动断裂,沿该断裂历史上多次发生过中强震,周边地区地壳变形强烈.地震各向异性是了解地球内部变形方式的重要手段,Moho面P-to-S转换波(Pms)的到时为探测具有水平对称轴的地壳各向异性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诊断工具.本文利用大理及周边地区的68个宽频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三分量波形提取P波接收函数,并从叠加的P波接收函数里拾取不同后方位角对应的Pms震相到时,用网格搜索方法拟合该到时以获取地壳各向异性参数.获得的59个Pms震相的分裂参数表明,Pms分裂时间在0.06±0.06 s到0.97±0.10 s之间,平均值为0.50±0.07 s.优势快波偏振方向为SE-NW,地壳变形总体受控于区域的走滑运动.然而,在漾濞县及周边地区,快波偏振方向变为SW-NE,本文认为这主要由下地壳软弱物质向西南流动所致,同时也是导致维西—乔后断裂南段表现出正断层活动特征的原因.
关键词
P波接收函数
地壳各向异性
Pms分裂
方位叠加
下地壳流
Keywords
P receiver functions
Crustal anisotropy
Pms splitting
Azimuthal stacking
Lower-crust flow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偏移距平面波有限差分叠前时间偏移
被引量:
10
3
作者
冯波
王华忠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16-2925,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214800)
重大专项(2008ZX05023-005-016)资助
文摘
本文提出了中点半偏移距域内的三维偏移距平面波(offset plane-wave)方程,并给出了其有限差分解法.偏移距平面波可通过对CMP道集进行平面波分解(倾斜叠加或线性Radon变换)生成,然而这样做会产生严重的噪音干扰.本文提出了局部倾斜叠加方法(1ocal slant stacking)来消除离散线性Radon变换引入的噪音.针对实际三维数据的不规则性(中点-偏移距域内方位角展布不均匀及偏移距采样不规则),本义还提出了与方位角无关的三维倾斜叠加方法(azimuth-independent 3D slant-stacking),解决了三维平面波分解中存在的问题.使用文中提出的平面波分解方法,可以得到高信噪比的偏移距平面波数据体.同时,三维偏移距平面波偏移可以输出偏移距射线参数域共成像点道集,基于此道集的剩余速度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更新偏移速度场.偏移距平面波偏移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相较Kirchhoff积分叠前时间偏移有较好的保幅特性,可作为水平地表三维叠前时间偏移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三维叠前时间偏移
偏移距平面波分解
局部倾斜
叠加
与
方位
角无关的三维倾斜
叠加
Keywords
3D PSTM, Offset plane-wave decomposition, Local slant-stacking, Azimuth-independent 3D slant-stacking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按方位叠加接收函数分析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壳各向异性
韩明
李建有
徐晓雅
胡家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维西—乔后断裂带的深部变形机制与构造活动特征
王一咪
徐龙辉
杨海燕
金明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维偏移距平面波有限差分叠前时间偏移
冯波
王华忠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