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通视方位传递系统中保偏光纤分析
1
作者 杨志勇 宋俊辰 +2 位作者 蔡伟 陆高翔 罗李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2-280,共9页
根据非通视方位传递系统对保偏光纤双折射的设计要求,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保偏光纤参数对双折射的影响。首先,从光纤应力应变、变分原理和应力光弹效应出发,推导建立保偏光纤应力光学耦合关系;然后,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了不同因素对... 根据非通视方位传递系统对保偏光纤双折射的设计要求,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保偏光纤参数对双折射的影响。首先,从光纤应力应变、变分原理和应力光弹效应出发,推导建立保偏光纤应力光学耦合关系;然后,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了不同因素对保偏光纤双折射值的影响,并对两种保偏光纤(熊猫型保偏光纤和领结型保偏光纤)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纤芯中心附近,减小纤芯与应力区的距离、增大应力区半径大小、固定纤芯尺寸时增大包层半径、提高保偏光纤参考温度等措施都能明显提高双折射值。同等条件下领结型保偏光纤产生的双折射值更大。研究成果能够为非通视方位传递系统中保偏光纤的设计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传递 保偏光纤 双折射 应力光学效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弦波磁光调制的空间方位失调角传递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志勇 周召发 张志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2-698,共7页
为了扩大基于正弦波磁光调制的方位传递系统的传递范围并提高传递精度,对传统的方位失调角传递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分析当前方位失调角传递原理的基础上,引入二倍角公式来扩大失调角的传递范围;通过分析失调角与磁光调制后光强信号中横... 为了扩大基于正弦波磁光调制的方位传递系统的传递范围并提高传递精度,对传统的方位失调角传递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分析当前方位失调角传递原理的基础上,引入二倍角公式来扩大失调角的传递范围;通过分析失调角与磁光调制后光强信号中横坐标不变的极值点的关系,建立了失调角测量模型,并利用信号中极值点的对比细化了测量模型。提出了大角度查表和小角度近似逼近的方法,解决了测量模型中反正切函数的具体实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失调角的理论传递范围明显扩大,精度较高;实验结果表明:实际的失调角可在-64~64°传递,传递误差在10"以内,优于当前方法。提出的方法可为大范围、高精度传递空间方位失调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传递 空间失调角 二倍角公式 磁光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转光管在光电瞄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旻 余毅 王春霞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6期618-624,共7页
介绍了折转光管在瞄准系统中的使用位置、结构、工作原理和装调方法,分析了折转光管安装误差和两块平面反射镜之间的装调误差对方位传递精度的影响。使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绘制出方位传递误差和高低传递误差的统计直方图,其分析结... 介绍了折转光管在瞄准系统中的使用位置、结构、工作原理和装调方法,分析了折转光管安装误差和两块平面反射镜之间的装调误差对方位传递精度的影响。使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绘制出方位传递误差和高低传递误差的统计直方图,其分析结果为折转光管的装调提供了指导数据。计算分析表明,影响折转光管方位传递误差的主要因素是折转光管中两平面反射镜的装调误差,只要两平面反射镜的装调满足技术要求:方位误差≤4″、高低误差≤0.5',即使折转光管在3个方向的安装误差极限值达到15°,也可满足折转光管方位传递误差≤10″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瞄准系统 折转光管 自准直经纬仪 方位传递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黄浦江顶管工程的精密导向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腾 华锡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5-39,共5页
在误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长距离顶管工程中精密导向技术.所采取的各种误差合理分配、施测方案、竖井的精密方位传递、提高陀螺经纬仪的定向精度以及为满足顶管工程动态顶进特点而采用精密导线控制自动导向系统等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 在误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长距离顶管工程中精密导向技术.所采取的各种误差合理分配、施测方案、竖井的精密方位传递、提高陀螺经纬仪的定向精度以及为满足顶管工程动态顶进特点而采用精密导线控制自动导向系统等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确保了贯通的高精度,有效地解决了顶管中精密导向问题.本项技术应用于上海市过黄浦江顶管工程,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工程 方位传递 自动导向系统 排水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公共转点侧方交会超短边导线测量技术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平 段太生 +3 位作者 李学仕 王靠省 周适 江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11-115,共5页
特长隧道洞内控制测量中遇到斜井转入正洞、平行导坑转入正洞、为绕开不良地质地段的U形导洞等情况时,通视距离有时只有20~30 m,常规导线测量方法受到仪器、目标棱镜、对中误差、观测误差的影响,方位传递测量精度难以保证隧道继续往前... 特长隧道洞内控制测量中遇到斜井转入正洞、平行导坑转入正洞、为绕开不良地质地段的U形导洞等情况时,通视距离有时只有20~30 m,常规导线测量方法受到仪器、目标棱镜、对中误差、观测误差的影响,方位传递测量精度难以保证隧道继续往前开挖。为此,针对20~50 m超短边导线测量,提出采用多公共转点侧方交会超短边导线测量方法,实现导线坐标、方位的高精度传递,保证特长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控制测量 多公共转点 侧方交会 导线超短边 方位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连续超短边导线测量方法比较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平 粟剑 +4 位作者 段太生 王靠省 郭润秋 孙晓磊 张晓波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91-397,共7页
为解决隧道洞内连续超短边导线测量难题及选择最优测量方案,结合青岛地铁跨海隧道斜井洞内导线测量出现的连续8条短边的工作实践,将常规双导线、虚拟双导线、多公共转点侧方交会导线、自由设站多公共点边角交会导线、常规双导线+陀螺组... 为解决隧道洞内连续超短边导线测量难题及选择最优测量方案,结合青岛地铁跨海隧道斜井洞内导线测量出现的连续8条短边的工作实践,将常规双导线、虚拟双导线、多公共转点侧方交会导线、自由设站多公共点边角交会导线、常规双导线+陀螺组合定向测量方法在工程上进行综合应用;对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测量效率、达到的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将最优的测量成果用于指导跨海隧道施工,最终保证了隧道高精度贯通。通过总结几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条件,为隧道洞内短边导线测量提供多种方位传递方法,以摆脱对陀螺仪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内导线 连续超短边 方位传递测量 陀螺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P25专业测绘与工程测量
7
《导航定位学报》 1998年第1期55-61,共7页
CH980480 经纬仪互瞄准在短边方位传递中的应用/李广云(郑州测绘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7,14(4)。—256~260 在基地、靶场工程测量和室内子午线标定测量时,由于通常只有几米至十几米的距离,因此角度测量的边长非常短。文... CH980480 经纬仪互瞄准在短边方位传递中的应用/李广云(郑州测绘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7,14(4)。—256~260 在基地、靶场工程测量和室内子午线标定测量时,由于通常只有几米至十几米的距离,因此角度测量的边长非常短。文中首先讨论了短边测角的主要误差来源和影响,对仪器和目标对中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测量 施工控制网 经纬仪 工程勘察 测绘学 望远镜 大坝观测 误差来源 土工测试 方位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