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管癌新鲜离体组织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尹刚 徐智 +6 位作者 徐怡庄 孙启刚 刘亚奇 张元福 吴瑾光 周孝思 凌晓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41-3245,共5页
该研究探讨了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对胆管癌进行术中原位、无创和快速诊断的可行性。联合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衰减全反射(ATR)探头,测定了26例胆管癌和43例良性胆管疾病新鲜离体组织的红外吸收光谱,发现每条光谱在3... 该研究探讨了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对胆管癌进行术中原位、无创和快速诊断的可行性。联合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衰减全反射(ATR)探头,测定了26例胆管癌和43例良性胆管疾病新鲜离体组织的红外吸收光谱,发现每条光谱在3800~1000cm-1之间循序出现了12个谱带。测量各个谱带的峰位、峰强和峰面积值,然后计算出各谱带的相对峰强和相对峰面积比值,最后进行标准统计学分析。比较胆管癌与良性胆管组织的光谱发现有以下特征:(1)2925cm-1谱带明显地向低波数移位(P=0.033);(2)峰强比I1083/I1460(P=0.005)和峰面积比S1083/S1460(P=0.001),S1240/S1460(P=0.025)明显升高,说明癌组织中核酸相对脂类含量明显增加;(3)峰强比I1550/I1083(P=0.000)和峰面积比S1550/S1083(P=0.000)明显下降,提示蛋白质相对核酸的含量下降。研究结果表明,FTIR有望成为一种术中原位、在体和快速诊断胆管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胆管癌 新鲜离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曾祥泰 徐怡庄 +5 位作者 张小青 徐智 张元福 吴瑾光 周孝思 凌晓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22-2426,共5页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17例甲状腺癌和23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术中新鲜离体组织的红外光谱。通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发现甲状腺良恶性组织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恶性肿瘤光谱有以下特征:(1)甲状腺癌组织的酰...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17例甲状腺癌和23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术中新鲜离体组织的红外光谱。通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发现甲状腺良恶性组织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恶性肿瘤光谱有以下特征:(1)甲状腺癌组织的酰胺Ⅰ带明显红移(P<0.01),酰胺Ⅱ带却出现蓝移(P<0.05),癌组织光谱中I1 640/I1 460和I1 640/I1 550较良性组织明显升高(P<0.01),说明恶性肿瘤不仅蛋白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蛋白质的量化上也有明显变化;(2)与脂类相关的2 955,2 920,2 870,2 850和1 740cm-1谱带出现概率明显变低,表明癌组织的脂类相对含量降低;(3)与核酸相关的1 241 cm-1谱带明显蓝移至(1 238.29±2.87)cm-1,I1 080/I1 460较良性肿物组织有升高(P<0.05),表明癌组织中磷酸二酯基团中PO2增加,因为在癌细胞分裂增生加快,细胞核内DNA含量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有望成为术中快速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甲状腺癌 新鲜离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