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申报》新题材诗歌与古典诗歌新变征兆
1
作者 胡全章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99,共6页
19世纪70至80年代涌现在《申报》的一批新题材诗歌,因其反映了近代文明、洋溢着近代气息、开拓了诗题诗境、体现了新变趋势,从而具有了有待重新审视和发掘的文学史意义。清末《申报》刊发的一批反映近代城市文明和异域文化风俗的新题材... 19世纪70至80年代涌现在《申报》的一批新题材诗歌,因其反映了近代文明、洋溢着近代气息、开拓了诗题诗境、体现了新变趋势,从而具有了有待重新审视和发掘的文学史意义。清末《申报》刊发的一批反映近代城市文明和异域文化风俗的新题材诗歌,属于求新求变的"新世界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末报刊诗歌趋新求变的时代动向,显露出中国古典诗歌正在发生近代新变的征兆,从而为此后诗界革命运动的开展作了一个至今仍鲜为人知的历史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申报》 新题材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题材、功能性与造像观——试论佛教版画对敦煌西夏石窟影响的几个方面 被引量:2
2
作者 袁頔 褚丽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16-24,共9页
西夏时期,敦煌石窟壁画创作颇为重视对佛教版画图像的应用,在多元民族文化融汇的宏观背景下,营建者积极引入以版画为传播载体的新题材与新样式,绘制出一批格局新颖且契合窟室功能性、实践性的壁画作品。再结合西夏王国的历史、政治状况... 西夏时期,敦煌石窟壁画创作颇为重视对佛教版画图像的应用,在多元民族文化融汇的宏观背景下,营建者积极引入以版画为传播载体的新题材与新样式,绘制出一批格局新颖且契合窟室功能性、实践性的壁画作品。再结合西夏王国的历史、政治状况分析可知,版画艺术施加于敦煌石窟中的烙印实是西夏官方佛教在该地区扎根发展的图像证据。而瓜、沙二地对版画元素吸收利用的程度不同,更深切地反映出官民各阶层之信仰方式与造像观念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版画 敦煌西夏石窟 新题材 窟室功能 造像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33年明星公司对于电影新题材的开拓
3
作者 韩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3-56,共4页
1933年是早期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国产电影从这一年起逐渐摆脱了武侠神怪及言情等题材的束缚,开始关注现实生活,表现时代内容,承担社会责任。明星影片公司作为早期中国电影界的佼佼者亦于1933年发生转变,开始尝试拍摄与时代... 1933年是早期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国产电影从这一年起逐渐摆脱了武侠神怪及言情等题材的束缚,开始关注现实生活,表现时代内容,承担社会责任。明星影片公司作为早期中国电影界的佼佼者亦于1933年发生转变,开始尝试拍摄与时代接轨的新题材。破产乡村的天灾人祸、腐化都市的劳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的底层劳动者的觉醒与反抗等以往几乎不曾得到关注的题材在此时均受到了明星影片公司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3年 明星影片公司 新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主旋律 开拓新题材——影片《炮兵少校》记者招待会摘要
4
作者 刘柏橘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33,共2页
2月22日在北京国家电影局会议室举行了长影新片《炮兵少校》记者招待会,当晚中央电视台19:00新闻联播做了报导。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实、国家电影局局长滕进贤、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韩长赋、总政文化部影视局副局长明振江、长春电... 2月22日在北京国家电影局会议室举行了长影新片《炮兵少校》记者招待会,当晚中央电视台19:00新闻联播做了报导。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实、国家电影局局长滕进贤、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韩长赋、总政文化部影视局副局长明振江、长春电影制片厂厂长阎敏军、导演赵为恒及部分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国家电影局报刊处处长李文斌同志主持。李文斌:《炮兵少校》举行记者招待会,是由广电部电影局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召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者招待会 弘扬主旋律 影片 电影制片厂 炮兵 新题材 闻界 苏宁 文化部 导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丝绸之路题材动画电影的美学意涵
5
作者 吉平 张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7-51,共5页
基于中国美学视域,新时期中国丝路题材动画电影通过三重影像阐释范式,构建起蕴含丝路文化意涵的美学体系。其一,意蕴阐释:以丝路沿线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为基石,诠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脉和多元美学图景;其二,意境营造:通过“写实之境”... 基于中国美学视域,新时期中国丝路题材动画电影通过三重影像阐释范式,构建起蕴含丝路文化意涵的美学体系。其一,意蕴阐释:以丝路沿线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为基石,诠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脉和多元美学图景;其二,意境营造:通过“写实之境”“传神之境”“妙悟之境”的影像美学建构,实现从丝路地理空间到精神场域的审美跃迁;其三,意契天人:蕴藉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阐释“民胞物与”的生命诗学与“天人合德”的伦理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丝绸之路题材动画电影 中国美学 意蕴阐释 意境营造 意契天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剑父的题材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繁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9-231,共3页
高剑父是中国近现代美术革新派的代表,折衷则是他艺术革新的手段,其在折衷实验中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在题材方面的折衷是高剑父折衷中西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主要包括新题材的引进和旧题材的新用两个方面。在新题材的引进... 高剑父是中国近现代美术革新派的代表,折衷则是他艺术革新的手段,其在折衷实验中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在题材方面的折衷是高剑父折衷中西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主要包括新题材的引进和旧题材的新用两个方面。在新题材的引进上高剑父一般把"摩登"题材采取弱化处理和远景处理的办法以与中国山水意境相融合;其在旧题材的新用上,由于受西方美学观的影响,多以残缺、破损的形象来表现崇高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高剑父 艺术创作 新题材 题材 中国山水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及其功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郁儒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60,共5页
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通过电影这一传播方式,建立了边缘的中国诸少数民族与民族国家的关联。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是意识形态工具,是国家话语对民族问题的故事化表达。其撰述了各民族的共同历史,阐释了各民族的关系(主要... 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通过电影这一传播方式,建立了边缘的中国诸少数民族与民族国家的关联。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是意识形态工具,是国家话语对民族问题的故事化表达。其撰述了各民族的共同历史,阐释了各民族的关系(主要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其主要功能是组织全体公民对新生国家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实际上参与了民族国家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话语本质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丝路题材电影与共同体美学 被引量:2
8
作者 吉平 李嘉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82-86,共5页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时代背景下,电影作为呈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和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为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构建世界文化交流空间提供重要路径。新丝路题材电影自《天将雄师》以来就一直践行着“...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时代背景下,电影作为呈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和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为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构建世界文化交流空间提供重要路径。新丝路题材电影自《天将雄师》以来就一直践行着“共同体”叙事的理念与精神实质,在叙事内容、创作主题以及叙事视点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其在艺术与商业上的成功为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使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达成“相通相约”,形成与世界文化友好交流、美美与共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美学 丝路题材电影 共同体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主义逻辑下的新革命题材影视剧
9
作者 南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0-12,共3页
新世纪伊始,新革命题材影视剧的突然蹿红为中国的影视工业带来了一个不小的惊喜。新革命剧对"激情"与"信仰"的表征,使得观众在品味曾经的苦难岁月中,不禁感喟今日的美好生活。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旧革命题材电视剧对比解读出新革命... 新世纪伊始,新革命题材影视剧的突然蹿红为中国的影视工业带来了一个不小的惊喜。新革命剧对"激情"与"信仰"的表征,使得观众在品味曾经的苦难岁月中,不禁感喟今日的美好生活。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旧革命题材电视剧对比解读出新革命剧兴起的原因及我们的时代特点,从而揭示出全球化过程中,消费主义对中国文化产业和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题材影视剧 文化工业 消费主义 文化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工业题材电影的工人形象流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翼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65-69,共5页
国产工业题材电影始终坚持着“社会映像”的美学风格,以光影寓言现实,与时代同频共振。一部国产工业题材电影的发展史,从根里看去又是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本文从社会文化与电影艺术间的关系入手,全面考... 国产工业题材电影始终坚持着“社会映像”的美学风格,以光影寓言现实,与时代同频共振。一部国产工业题材电影的发展史,从根里看去又是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本文从社会文化与电影艺术间的关系入手,全面考察新时期以来工业题材电影中工人形象塑造的审美流变,深入揭示其所经历的由赋魅到祛魅再到返魅的发展轨迹,兼论工人题材电影在不同阶段的工人形象塑造所内化的价值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以来工业题材电影 工人形象 审美流变 价值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写社会新闻加评论的好处
11
作者 陶伯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110-112,共3页
世界上的事物五花八门,千变万化,我想,我们的广播内容和形式,应该丰富多彩,从各个侧面来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领导好,从党和人民利益出发,着力报道好社会新闻,把党的政策、人们的思想行动溶化在大量生动有趣、充满活力的新闻中... 世界上的事物五花八门,千变万化,我想,我们的广播内容和形式,应该丰富多彩,从各个侧面来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领导好,从党和人民利益出发,着力报道好社会新闻,把党的政策、人们的思想行动溶化在大量生动有趣、充满活力的新闻中,牢牢地吸引住听众。近几年来,我们在报道好正面题材新闻的同时,注意适当报道与人们有利害关系的社会问题和奇异现象,并经常配上短评或要紧话,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我们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评论 人民利益 广播宣传 社会主义制度 听众 报道 社会问题 思想行动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海遐思录(之十一)核战争阴影下的警示——追忆法国影片《生活万岁》
12
作者 郑雪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1,共1页
影片《生活万岁》以"多套层结构"或"戏中戏的戏"的表现方式展示核战争的威胁及作者的和平主义倾向。社会思潮往往能催生电影思潮。当时过境迁,电影大师们往往能另觅新径,开拓新的题材空间。
关键词 核战争威胁 社会思潮与电影思潮 环境与新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面强攻”得失谈——《我的名字:叫兵》成诗经过
13
作者 李松涛 《当代作家评论》 1984年第5期85-87,共3页
大约就在穿上军装的同时,我产生了一个念头:写一篇歌颂军人的诗,从正面入手,直接了当,题目就叫《兵》! 在对我军广大指战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这个愿望就愈发地强烈了起来。三年过去了,飘泊与忙乱之中,可以算做军事题材的诗,不多不... 大约就在穿上军装的同时,我产生了一个念头:写一篇歌颂军人的诗,从正面入手,直接了当,题目就叫《兵》! 在对我军广大指战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这个愿望就愈发地强烈了起来。三年过去了,飘泊与忙乱之中,可以算做军事题材的诗,不多不少地写了一些。可是那首《兵》,却还迟迟没敢动笔。一进入构思,便陷入迷惘,我不知怎么写好,不知第一个字该是什么? 这自然要怪我自己!不加思索地拟了这么个大题目,大得无从下手去把握。这种不依赖角度的、正面强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字 新题材 体验生活 作品 战争 战士 写人 生活体验 军事题材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近期小说发展管窥
14
作者 黄重添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54-59,共6页
八十年代,当代台湾小说进入了另一个时期。最近两、三年来,又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较之六、七十年代,近期的台湾小说创作是进展,还是后退?似乎评说不一。从当前台湾文界的一些评论看(?),认为后退的居多。文学发展状况相当复杂,对于不同... 八十年代,当代台湾小说进入了另一个时期。最近两、三年来,又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较之六、七十年代,近期的台湾小说创作是进展,还是后退?似乎评说不一。从当前台湾文界的一些评论看(?),认为后退的居多。文学发展状况相当复杂,对于不同时期创作水平的比较,不同角度的评判会有不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台湾小说 作品 新题材 创作题材 评论家 玫瑰 人物形象 电影艺术 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突破”
15
作者 黄书泉 《当代文坛》 1984年第10期59-61,共3页
××同志: 你好! 今年四月,在昆明科协会议室召开的那次创作座谈会上,你介绍了《当代文坛》的情况,以后陆续拜读了几期贵刊,很有兴趣,也很受启发。贵刊准备开辟专栏,为青年作者和业余自学写作的同志提供咨询服务,我是举双手赞... ××同志: 你好! 今年四月,在昆明科协会议室召开的那次创作座谈会上,你介绍了《当代文坛》的情况,以后陆续拜读了几期贵刊,很有兴趣,也很受启发。贵刊准备开辟专栏,为青年作者和业余自学写作的同志提供咨询服务,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题材 作家 作品 茹志鹃 突破口 王蒙 艺术手法 文学创作 表现技法 青年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作教学手记
16
作者 方骏 《艺苑(美术版)》 1996年第1期20-21,51,共3页
从事创作不少年了,也教了不少年创作,当然深知其中的甘苦,也有不少心得。我时常把课堂上碰到的问题、想法和创作教学中的体会,星星点点地记录下来,只言片语,构不成长篇大论。这里整理出一部分来,与师生们交流。
关键词 创作教学 艺术形式 基本功 实践课 研究生 新题材 三原色 长篇大论 继承与创 理论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祝贺《中国档案》创刊50周年
17
作者 杨玉昆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档案工作 档案管理 北京铁路分局 “忠实” 百科全书 通讯员 参考借鉴 美誉度 新题材 审读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编乱造的《大捷》
18
作者 施殿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3-13,共1页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上影”由吴贻弓编剧、其子吴天戈导演的影片《大捷》尽管姗姗来迟,但终于和广大观众见面了。这部电影以反映国民党内部丑恶和腐败为独特视角,来表现和揭露国民党右派假抗日...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上影”由吴贻弓编剧、其子吴天戈导演的影片《大捷》尽管姗姗来迟,但终于和广大观众见面了。这部电影以反映国民党内部丑恶和腐败为独特视角,来表现和揭露国民党右派假抗日、真投降的反动面目,可谓题材新颖、别具一格。 但是,这是一部失败之作。影片主要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23路军新编第3团狙击日寇的战斗故事,从电影前半部分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 部队成员 国民党右派 独特视角 国民党内 战争期间 军事训练 文化素质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