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南极BDS-3新频率PPP连续性分析与应用
1
作者 毛文斌 晏昊 +1 位作者 许军明 刘世纪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8,共6页
针对BDS-3新频率在极地定位的性能问题,本文基于东南极区域4个跟踪站连续多年(2021—2025年)实测数据,分析了BDS-3系统B1C/B2a双频组合PPP精度及每个跟踪站坐标时序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BDS-3在东南极卫星可用性较优,平均可用卫星数... 针对BDS-3新频率在极地定位的性能问题,本文基于东南极区域4个跟踪站连续多年(2021—2025年)实测数据,分析了BDS-3系统B1C/B2a双频组合PPP精度及每个跟踪站坐标时序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BDS-3在东南极卫星可用性较优,平均可用卫星数为9颗,PDOP值低于3。静态PPP性能较优,水平定位精度优于1 cm,高程定位精度优于1.5 cm。不同跟踪站坐标均有明显的偏移趋势,最大年偏移率达厘米级,主要受当地冰流速和质量变化的影响。同样,也可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反推冰流速和质量变化,为BDS-3新频率在极地实际应用提供新的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极 BDS-3 新频率 P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特高压直流送端电网的源-网频率协同控制及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岩 唐晓骏 +3 位作者 董昱 马世英 申家锴 严剑峰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71,I0094,I0095,共11页
如何兼顾调频效果和经济性,减少或避免系统切机、切负荷是提升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探讨电力系统源-网频率协同控制方法,文章以新能源发电和LCC-HVDC(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 如何兼顾调频效果和经济性,减少或避免系统切机、切负荷是提升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探讨电力系统源-网频率协同控制方法,文章以新能源发电和LCC-HVDC(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系统为例,分析了源、网两侧主要潜在资源的调频原理和控制策略,提出了各异调频措施的综合效能评估方法,并结合基于典型场景、扰动的参数全局最优和基于实际扰动二次优化的思想,提出了基于调频措施综合效能评估的源-网频率协同控制及参数优化方法。最后,基于某特高压直流送端电网2023年数据和典型新能源场站的频率测试数据,采用PSASP(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软件平台构建了该区域电网校核后的仿真模型,针对典型昼、夜运行方式进行了所提方法的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基于调频措施综合效能评估的源-网频率协同控制及参数优化方法能够在兼顾经济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系统的频率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频率支撑控制 直流频率调制 综合效能评估 频率协同控制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地无常规电源支撑下考虑新能源基地频率稳定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冬梅 徐辰宇 +4 位作者 杜泽航 陶然 裴建楠 宋晨铭 刘崇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691-9705,I0015,共16页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光-储基地建设是推动新能源规模化开发的主要模式。然而,就地无常规电源支撑场景下,新能源发电与直流协调能力不足,基地频率稳定等问题突出。该文在以控制为主导的新能源基地,依据风-光-储运行特性,构建合理的...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光-储基地建设是推动新能源规模化开发的主要模式。然而,就地无常规电源支撑场景下,新能源发电与直流协调能力不足,基地频率稳定等问题突出。该文在以控制为主导的新能源基地,依据风-光-储运行特性,构建合理的虚拟惯量,并进一步探究跟网型控制、构网型控制策略对频率响应的影响,建立含多种控制策略的频率响应模型。储能电站在快速频率响应及灵活性调节新能源波动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在储能规划模型中,提出考虑直流运行方式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并在典型运行场景下嵌入频率安全稳定性约束。基于西北地区新能源基地规划指南设置算例,验证所提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进一步分析频率指标,直流运行方式,构网型、跟网型场站对储能配置的影响;所提储能规划方法在实现经济性配置的同时,能够保证基地频率的稳定性,为就地无常规电源支撑场景下储能配置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无常规电源支撑 大规模直流外送 能源基地频率稳定 虚拟惯量 储能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