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试论新闻道德理论的基本结构 |
杨保军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
2
|
新闻道德的一般根据及具体构成分析 |
杨保军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3
|
转型期新闻道德问题的制度环境分析 |
罗以澄
詹绪武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4
|
|
|
4
|
新闻道德:在职业个体与媒体组织之间 |
杨保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5
|
优良手段与精神标志:新闻道德的意义分析 |
杨保军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6
|
新闻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 |
段京肃
陈堂发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7
|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 |
景刚
|
《当代传播》
|
2004 |
23
|
|
|
8
|
新闻职业道德与网络民粹主义的博弈——以“李某某强奸案”的传播为例 |
刘琴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
9
|
网络新闻自由对社会道德的冲击与消解 |
罗卓笔
黄文武
常怡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10
|
新闻道德规范内容的结构分析 |
杨保军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11
|
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如何凸显社会主义荣辱观 |
燕道成
童和平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
12
|
新闻道德评价的主体表现方式及其关系 |
杨保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3
|
新闻道德观念生成的历史逻辑与内在机制 |
杨保军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4
|
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观念与实践 |
黄瑚
张大伟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15
|
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如何凸显社会主义荣辱观 |
燕道成
童和平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06 |
0 |
|
|
16
|
第六章 新闻工作中若干新型关系与问题的道德辨析(下) |
董炜
|
《新疆新闻界》
|
1997 |
0 |
|
|
17
|
略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文本修订的开放性 |
宋小卫
唐凤英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18
|
西方新闻自由与新闻道德的冲突 |
徐艳琼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6
|
|
|
19
|
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要常抓不懈 |
陈惠明
|
《新疆新闻界》
|
1996 |
1
|
|
|
20
|
第七章──新闻道德与法律规范 |
董炜
|
《新疆新闻界》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