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敏感性钝化及克服途径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易同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9-101,共3页
在新闻实践中 ,往往会出现某些新闻工作者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新闻敏感性却反而逐步钝化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其职业新鲜感的逐步丧失、新闻写作创新感的消失和敬业精神的逐步衰退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以更加... 在新闻实践中 ,往往会出现某些新闻工作者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新闻敏感性却反而逐步钝化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其职业新鲜感的逐步丧失、新闻写作创新感的消失和敬业精神的逐步衰退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敏感性 新闻工作者 新闻敏感性 钝化现象 创新精神 使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新闻敏感触角的指向——关于热点报道的一点思考
2
作者 姚易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简论新闻敏感触角的指向——关于热点报道的一点思考当今,西方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而中国也算是进入“准”信息时代。随着电视、广播、报纸的普及以及电脑的广泛运用,信息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里用一个现成的例... 简论新闻敏感触角的指向——关于热点报道的一点思考当今,西方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而中国也算是进入“准”信息时代。随着电视、广播、报纸的普及以及电脑的广泛运用,信息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里用一个现成的例子证明:改革之初,成都街头所见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敏感性 热点报道 新闻记者 乡镇企业 府南河工程 新闻报道 新闻价值 精神文明建设 新生事物 “两个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期刊编辑亟须强化新闻意识 被引量:10
3
作者 汪晓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科技期刊编辑 新闻意识 新闻线索 新闻敏感性 深度报道 专题讨论 策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通讯员征集启事
4
作者 编辑部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110,共1页
为加强与广大读者的沟通,了解一线科研人员的工作情况,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现面向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招聘通讯员,组建通讯员队伍. 一、通讯员应具备的条件 1.征集对象应为本领域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和博硕研究生、科研... 为加强与广大读者的沟通,了解一线科研人员的工作情况,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现面向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招聘通讯员,组建通讯员队伍. 一、通讯员应具备的条件 1.征集对象应为本领域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和博硕研究生、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企业的在职人员; 2.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及采访能力,有奉献精神; 3.能够认真履行通讯员职责,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新闻敏感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集启事 机械工程学报 征集对象 新闻敏感性 在职人员 领域专家 科研人员 报道方向 奉献精神 前沿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团结和培养意见领袖
5
作者 蒲红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0-20,共1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微博时代是意见领袖的时代,微博在构建一个意见领袖主导的声音世界。 要转变观念,真正为团结和培养网络意见领袖提供体制机制支持。意见领袖新闻敏感性极强,视角新颖,拥有巨大的网络资源。只要有关部门与他们坦诚... 从某种意义上说,微博时代是意见领袖的时代,微博在构建一个意见领袖主导的声音世界。 要转变观念,真正为团结和培养网络意见领袖提供体制机制支持。意见领袖新闻敏感性极强,视角新颖,拥有巨大的网络资源。只要有关部门与他们坦诚相待,与之交朋友,以他们的理性、学识、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见领袖 培养 网络资源 新闻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化农村报道的基础一环
6
作者 唐异常 《新疆新闻界》 1991年第1期43-43,共1页
本刊推出新栏目“报台一得”,旨在为各家报纸、电台、电视台的总编们提供一个交流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心得休会,探讨新闻工作领导艺术的论坛。既力“一得”,当不求全,意在鼓动激励一种磨砺思想,选精撮要,长话短说的空气。文章篇幅一般不... 本刊推出新栏目“报台一得”,旨在为各家报纸、电台、电视台的总编们提供一个交流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心得休会,探讨新闻工作领导艺术的论坛。既力“一得”,当不求全,意在鼓动激励一种磨砺思想,选精撮要,长话短说的空气。文章篇幅一般不超过1500字为宜,贵在言简意赅,确有真知灼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篇幅 领导艺术 新闻工作 理论学习 青年记者 四季歌 新闻敏感性 舆论导向作用 宏观真实 新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在研究问题上多下些功夫
7
作者 刘民安 《新疆新闻界》 1991年第4期35-35,共1页
目前我们的记者、编辑研究问题的空气还不浓。因而反映在报纸上,真正研究和探讨问题的报道就比较少。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上的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新事物层出不穷,新闻工作者原有的知识结构早已不适应新的情... 目前我们的记者、编辑研究问题的空气还不浓。因而反映在报纸上,真正研究和探讨问题的报道就比较少。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上的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新事物层出不穷,新闻工作者原有的知识结构早已不适应新的情况。但是,至今新闻界有些同志仍囿于原有的知识框架,或者对社会热点问题视而不见,束缚在既定的报道范围之内;或者按照习惯模式,把新内容装入旧有的报道框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热点问题 新闻工作者 思想观念 工作方式 习惯模式 知识框架 新闻敏感性 知识结构 正面引导 中央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