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协同育人建设 被引量:5
1
作者 孔钰钦 强月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4-60,共7页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交叉性、实践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协同育人。新闻传播学科的协同育人建设包括政...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交叉性、实践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协同育人。新闻传播学科的协同育人建设包括政府、院校、媒体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多主体协同,包括思政要素、技术要素、文化要素在内的多要素协同,以及包含与成长链对应的知识链、与产业链对应的能力链在内的全链条协同。新闻传播学科协同育人建设中还应坚持新闻传播学科的主体性,形塑协同育人体系的科学性,强化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闻传播学科 人才培养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笔谈 被引量:5
2
作者 强月新 周茂君 +2 位作者 叶晓华 刘建明 洪杰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2-893,共12页
新闻传播学科所属各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极强,实践教学在培养合格新闻传播人才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实践教学重要内容的专业实习,则在本科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将储备转化为能力,由准新闻人、准传媒人蜕变为新闻人、传... 新闻传播学科所属各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极强,实践教学在培养合格新闻传播人才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实践教学重要内容的专业实习,则在本科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将储备转化为能力,由准新闻人、准传媒人蜕变为新闻人、传媒人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总结长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构建并实施了"以课堂实验、实践教学为基础、以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为提高、以专业大实习为创新"的梯形结构的传媒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并取得突出成效。为此,我们组织了下列五篇五章,就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专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新闻传播人才 专业实习 传媒人 教学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融媒体实验室建设 被引量:10
3
作者 卢小雁 许今茜 +2 位作者 沈斌 周丽英 叶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5,共4页
实验教学在新闻传播学科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须适应传媒领域发展变革的新要求。该文在部校共建推动融媒体实验室建设,搭建融媒体实验教学云平台,结合学科特色建立有所... 实验教学在新闻传播学科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须适应传媒领域发展变革的新要求。该文在部校共建推动融媒体实验室建设,搭建融媒体实验教学云平台,结合学科特色建立有所侧重的融媒体实验室,推进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用以培养更适合新形势的新闻传播学科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融媒体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科双语教学方法探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谢毅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9-110,共2页
双语教学是使用原版专业学科教材 ,运用外语授课的一个过渡性的阶段 ,即采用外、汉两种语言来讲授原版教材。本文分析了在新闻传播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课程选择、时间安排及教师要求 。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方案 多媒体教学 新闻传播学科 双语教学 高校 教师 教学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再考——基于QS“传播与媒介研究”领域排名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国良 龚晓颖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7-141,共5页
通过分析世界大学和学科排名主要机构之一的QS发布的近三年(2015-2017年)"传播与媒介研究"领域排名数据,结合之前三年(2012-2014年)数据发现:该学科领域的世界排名结果显示,"西强东弱"的总体态势依旧;中国尚未获得... 通过分析世界大学和学科排名主要机构之一的QS发布的近三年(2015-2017年)"传播与媒介研究"领域排名数据,结合之前三年(2012-2014年)数据发现:该学科领域的世界排名结果显示,"西强东弱"的总体态势依旧;中国尚未获得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应有地位,但两岸三地(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合计,已居世界第四位,香港表现最佳,大陆发展潜力最大;"马太效应""黑马效应""光环效应"在全球的该领域学科发展中显性显现;无论是中国香港地区院校,还是世界顶尖院校,都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认真学习等等。这些发现,有益于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健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S排名 世界大学排名 学科排名 新闻传播学科 国际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改革的“通识”之路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月娥 《大学教育科学》 2003年第4期46-49,共4页
通识教育可为大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提供开启智慧的"钥匙"。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教育应当走在完全向通识教育转型的前列。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通,应落实到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之中。它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内... 通识教育可为大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提供开启智慧的"钥匙"。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教育应当走在完全向通识教育转型的前列。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通,应落实到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之中。它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师资力量的保障与素质的提高、考试与考核的严谨合理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教育改革 就业市场 教育质量 专业设置 教学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 弹性学制 教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科文献的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7
作者 罗治平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7-48,共2页
分析了新闻传播学科文献的特性 ,提出了高校新闻传播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及其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文献特点 文献资源建设 开发利用 藏书体系 报刊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羽峰 胡翼青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7-33,共7页
我们正迎来“新文科”建设的时代。数字媒体的发展摧毁了新闻传播学科原有的知识体系,迫使新闻传播学科与新媒体革命交叉融合。二进制在计算机科学和系统论中的应用为文科带来了新场景、新方法、新视野和新工具,而数字媒介的兴起则直接... 我们正迎来“新文科”建设的时代。数字媒体的发展摧毁了新闻传播学科原有的知识体系,迫使新闻传播学科与新媒体革命交叉融合。二进制在计算机科学和系统论中的应用为文科带来了新场景、新方法、新视野和新工具,而数字媒介的兴起则直接推动了新闻传播学科的数字化转型。在新闻传播学科的新文科建设中,媒介入射角成为知识体系范式转型的重要方向,而如何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媒介性”则意味着教育理念的重要转型,新闻传播教育应注重发掘人作为媒介的可供性。新闻传播学科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这种转型既是对新文科的回应,也是学科本身发展自新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新文科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格局审视——基于2015—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杨迎春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3-35,共3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有密切关系。文章以2015—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新闻传播学项目为研究对象,以文献分析、数据统计以及人工读审的方法对项目内容予以归纳分类,在分析近五年我国国家社科基金新闻传播学项目的总体发展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有密切关系。文章以2015—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新闻传播学项目为研究对象,以文献分析、数据统计以及人工读审的方法对项目内容予以归纳分类,在分析近五年我国国家社科基金新闻传播学项目的总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该学科的发展动向予以阐述,以期勾勒当下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具体轮廓,为学界研究及课题申报提供借鉴与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科基金 新闻传播学科 发展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简介
10
作者 黎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陕西师范大学 学科简介 出版科学研究所 20世纪80年代初 编辑学研究 学报编辑工作 编辑学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为什么要以及如何关注新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建国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共1页
近两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也吸引不少新闻传播学者积极撰写论文,还有一些期刊组稿集中论述。这让我们产生了一些疑惑:如果“理论是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黄昏时分才起飞”,那么在人工智能应用尚未产生多少实践之时就大量涌现... 近两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也吸引不少新闻传播学者积极撰写论文,还有一些期刊组稿集中论述。这让我们产生了一些疑惑:如果“理论是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黄昏时分才起飞”,那么在人工智能应用尚未产生多少实践之时就大量涌现相关研究论文,其价值几何?新闻传播学科的这种热闹是否意味着一种肤浅,再次证明了它的“体制上繁荣,学术上贫困”?对于这些新技术,为什么“文科生趋之若鹜,理科生笑而不语”?一门知识、一个学科、一个理论和一位学者,要得到尊敬,关键在于它/他是否能自我反思,承认并诚实地回应合理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人工智能技术 理科生 人工智能应用 自我反思 黄昏时分 猫头鹰 撰写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富有特色的新闻传播教学科研体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明德 刘婵君 张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121,共6页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思想为理论指导,结合具体实践,对西安交大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归纳分析,认为"精约融合+技术偏向+创业创新"的教学体系、"本土视角+交叉范式+服务地方"的...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思想为理论指导,结合具体实践,对西安交大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归纳分析,认为"精约融合+技术偏向+创业创新"的教学体系、"本土视角+交叉范式+服务地方"的科研体系、"教研结合+案例更新+中国特色"的教材体系共同构成了西安交大特色的新闻与传播学科体系;同时希冀每所新闻院系在彰显自身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合力,从而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新闻传播学科体系 西安交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主体知识地图——基于CSSCI图书引文的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胡翼青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6-51,共6页
通过论文索引来研究知识生产,历来是知识社会学和学科学的一个重要测量工具。这种探针式的测量对于了解一个学科知识生产的方向以及基于此的反思与批判有着重要的意义。2000年以后,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对新闻传播... 通过论文索引来研究知识生产,历来是知识社会学和学科学的一个重要测量工具。这种探针式的测量对于了解一个学科知识生产的方向以及基于此的反思与批判有着重要的意义。2000年以后,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对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生产进行分析的文献并不少见,但多为对生产主体(即活跃作者群及其分布)和生产内容(即论文选题形式)等方面的描述性研究,对于生产主体的知识背景和知识来源透视甚少。基于这种考量,本文希望通过CSSCI数据库,对CSSCI新闻传播类来源期刊中引用到的图书进行专门的量化分析,试图以这种方式从一个侧面构建出新闻传播研究知识主体的知识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新闻传播学科 CSSCI 知识生产 研究主体 图书 中国 SCI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泓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8-41,共4页
学术图书具有内容论述系统、观点成熟和可信度较高等特点,一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一个学科的专著是否丰富还往往标志着该学科的发展是否成熟,而一个学科专著数量的变化过程也常常反映了该学科研究的兴衰历程。"[1]改革... 学术图书具有内容论述系统、观点成熟和可信度较高等特点,一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一个学科的专著是否丰富还往往标志着该学科的发展是否成熟,而一个学科专著数量的变化过程也常常反映了该学科研究的兴衰历程。"[1]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迅速,图书出版也趋于繁荣,对该领域图书出版的研究近年也受到了重视。通过系统研究,可以促进如何进一步发挥新闻传播研究社会功能的思考,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优化出书结构,更好地服务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学术图书 出版研究 述评 新闻传播研究 学术价值 图书出版 系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教学的“四三二一模式”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菊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5期88-92,共5页
当代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这种改革要致力于更新观念,创新模式,改变体系,建立能够履行全面充分的人才培养功能的教育教学体系。提出了切实可行和富有创意的当代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教学的“四三二一模式”。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本科教育 “四三二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教育史体系刍议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6-122,共7页
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新闻传播教育空前繁荣。面对社会和传媒生态的转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要把握新闻传播教育的明天,必须深入研究新闻传播教育的前身今世、来龙去脉。新闻传播教育史的研究自成体系,其构成要素包括教... 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新闻传播教育空前繁荣。面对社会和传媒生态的转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要把握新闻传播教育的明天,必须深入研究新闻传播教育的前身今世、来龙去脉。新闻传播教育史的研究自成体系,其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组织、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这些要素之间的互动,推动了新闻传播教育的进步。要建设完备的新闻传播教育史体系,必须建设新闻史研究者的学术共同体、完善教育档案制度、重视收集教育文物、加强针对教育界老人的口述史研究,最重要的还是编纂新闻传播教育年鉴。多管齐下,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教育 新闻传播学科建设 新闻传播教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汇与争议:我国新闻传播研究中实证主义的演进与实践脉络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立 滕晓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0-146,共7页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使得起步较晚且受传统人文—历史—哲学思维影响的新闻学研究受到冲击与挑战。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政治化思维浸润后,传播学与科学方法论的引入受到学界的欢迎。实证主义范式和方法不仅使得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范...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使得起步较晚且受传统人文—历史—哲学思维影响的新闻学研究受到冲击与挑战。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政治化思维浸润后,传播学与科学方法论的引入受到学界的欢迎。实证主义范式和方法不仅使得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范围得以拓展,研究议题多元且不断深化,学术研究渐趋规范,而且补充了传统人文—历史—哲学思维的情感逻辑,并且检验和发展了新闻传播学科理论、强化了研究成果的现实应用性。与此同时,实证主义也面临方法论、知识贡献以及方法缺陷上的争议。技术时代下新实证主义取向应回归价值理性,而现有新闻传播学范式下的理论和方法更加需要拓展,如此才能对新的智能传播现象更具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主义 研究范式 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 新闻传播学科 价值理性 智能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的细读与思想史的深描——首届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高峰论坛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金礼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3-144,共2页
以利维斯等人的“细读”(scrutiny)和格尔兹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这两个著名术语为主题词,2013年11月30日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高峰论坛”内在地具有方向性、方法性探索的意味.利... 以利维斯等人的“细读”(scrutiny)和格尔兹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这两个著名术语为主题词,2013年11月30日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高峰论坛”内在地具有方向性、方法性探索的意味.利维斯的“实践批评”要求把文本置于广泛的社会与历史语境中细读,深描则意味着学术探究的目标不仅是文本、观点、理论,更是观点、理论背后的不同解释框架或意义结构.从经典文本的实存入手,探讨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思想线索与历史逻辑,我国的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起步阶段就表现出清醒的学术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院 思想史研究 经典文本 高峰论坛 深描 细读 综述 新闻传播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美学:传播学的专业探索与学科延伸 被引量:7
19
作者 本刊记者 冯宪光 +3 位作者 姜飞 李心峰 王廷信 喻国明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2,共8页
在新闻传播学科设立传播美学专业,是传播学界近几年热议的新话题。传播美学专业的设立,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第一,回应有关国际传播“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要求。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 在新闻传播学科设立传播美学专业,是传播学界近几年热议的新话题。传播美学专业的设立,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第一,回应有关国际传播“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要求。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第二,回应有关新文科建设的要求。2021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发布,要求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第三,回应有关加强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提高国际传播的艺术性要求。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性。上述三个背景下,传播美学的建设恰逢其时。传媒美学为何?如何建设传播美学?其建设意义为何?其未来发展如何?乃是本刊此次着重探讨的议题。为此,本刊特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姜飞教授,约请五位学界专家,对传播美学专业建设前沿问题展开对话与讨论。(专家排名以姓氏拼音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传播能力 新闻传播学科 教育部办公厅 对外宣传工作 文科建设 传播美学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重点学科 上海大学传播学学科介绍
20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学科介绍 上海大学 上海市 重点学科 “211工程” 人文社会科学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