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锐导演翌翔的新主旋律电影创作 |
王子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中国电影“新锐导演”的语义命名、创作状况与文化坚守 |
峻冰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3
|
新世纪台湾新锐导演创作研究 |
许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4
|
将怪诞进行到底 以欧里庇得斯·拉斯卡利迪斯《泰坦众神》为例 |
黄觉
|
《上海戏剧》
|
2025 |
0 |
|
5
|
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南国(珠海)电影周”活动综述 |
孙博一
焦怡甜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万物有灵:赣剧《稻源万年》的“物”叙事 |
朱瑞
|
《影剧新作》
|
2024 |
0 |
|
7
|
只此“先锋”,如何“电影”?——《河边的错误》之改编评析 |
沈嘉达
|
《长江文艺评论》
|
2024 |
0 |
|
8
|
艺术生产视角下中国电影的文本形态转换与美学思辨——以新世纪以来的电影创作为例 |
徐丛丛
朱善智
|
《艺术探索》
|
2018 |
5
|
|
9
|
从《紫陀螺》到《树上有个好地方》:儿童电影“童真美学”的西部范式 |
杨俊波
韩文超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0
|
关于《芳香之旅》 |
孙亚琼
|
《电影评介》
|
2012 |
0 |
|
11
|
仇晟的作者立场与影像实验 |
关志英
佟星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2
|
符号学视域下中国西部农村题材电影的“三副面孔” |
石培龙
白彩玲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野蛮”可以“野”多久? |
黄小邪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4
|
开往春天的地铁 |
|
《歌海》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