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进一步发展武汉新金融业态的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孝武 柏宝春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3,共4页
武汉金融行业在新金融机构、新金融市场、新组织结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业态,应充分利用武汉经济发展、传统金融机构、科技与人才、区位特点、自然条件及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以股权投资基金、产权交易所、金融服务外包中心为突破口,在金融... 武汉金融行业在新金融机构、新金融市场、新组织结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业态,应充分利用武汉经济发展、传统金融机构、科技与人才、区位特点、自然条件及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以股权投资基金、产权交易所、金融服务外包中心为突破口,在金融业开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土地制度、财税政策和人才政策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武汉新金融业态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金融业态 股权投资基金 金融服务外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的中国新金融业态风险预判与防范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苍舒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121,共8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业随之出现许多新兴业态。P2P网络借贷作为数字新金融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风险频发,整个行业出现大量问题平台。文章以2015年12月的e租宝事件为研究窗口,通过收集到的正常平台与问题平台数据,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业随之出现许多新兴业态。P2P网络借贷作为数字新金融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风险频发,整个行业出现大量问题平台。文章以2015年12月的e租宝事件为研究窗口,通过收集到的正常平台与问题平台数据,将机器学习原理中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引入到平台风险的预测中,发现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平台风险的预判有较好效果。因此,需要建立完整有效的平台风险预判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相关特征平台的重点监测和预警;实行平台信息定期报告制度;提升风险源的精准甄别技术,构建遏制风险传染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金融业态 风险预判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金融业态风险传染典型事实及特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苍舒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68,共14页
本文根据从网络借贷市场搜集的718家正常平台和129家问题平台数据分析典型风险传染事件发生前后市场资金变化情况,构建模型从月度、周度两个维度研究新金融业态风险传染的特征。结果发现:风险更显著地传染至大规模、人均投资金额低的平... 本文根据从网络借贷市场搜集的718家正常平台和129家问题平台数据分析典型风险传染事件发生前后市场资金变化情况,构建模型从月度、周度两个维度研究新金融业态风险传染的特征。结果发现:风险更显著地传染至大规模、人均投资金额低的平台。风险传染期内,平台规模越大,对交易量变化的负向作用越大;平台人均投资金额越高,平台与投资人的联系越紧密,对交易量变化的正向作用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台规模与人均投资金额对平台交易量变化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风险传染期间,问题平台与正常平台在危机后的交易量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市场资金流向呈现出一定的替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金融业态 风险传染 典型事实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金融业态的风险源及防控对策
4
作者 李苍舒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101,共9页
目前,以个体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对于现代经济体系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新金融业态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风险。通过以网络借贷市场的重要风险事件e租宝为研究重点,对新金融业态的风险源以及风险平台的特征... 目前,以个体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对于现代经济体系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新金融业态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风险。通过以网络借贷市场的重要风险事件e租宝为研究重点,对新金融业态的风险源以及风险平台的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平台的周度数据,通过定量研究发现e租宝事件对网络借贷行业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伴随着市场情绪的下降,中国个体网络借贷行业的成交量、投资人数、借款人数以及资金净流入等重要指标都有显著降低,这也表明新兴金融市场上同样存在风险传染的现象。故而必须强化对新金融业态风险源的识别,加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全方位监管,争取将风险遏制在源头,防控风险的产生和扩散。应建立健全监管法规体系,严格准入门槛;建立约束机制,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合格投资人制度,加强投资者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金融业态 网络借贷 风险源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金融业态风险传染影响研究
5
作者 李苍舒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5-166,共12页
以个体网络借贷市场(P2P)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是国家金融风险防控的重点。对E租宝事件导致的新金融业态风险传染影响问题进行研究。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对风险传染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空间层面,重点考察风险传染期间各地出现问题平台的... 以个体网络借贷市场(P2P)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是国家金融风险防控的重点。对E租宝事件导致的新金融业态风险传染影响问题进行研究。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对风险传染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空间层面,重点考察风险传染期间各地出现问题平台的数量差异,分析风险传染影响的地域规律;时间层面,重点研究不同特征平台的交易量指标恢复至风险前水平所需时间,通过平台的恢复期差异来分析风险传染对不同特征平台造成的真实影响。结果发现:经济金融发展水平高,网络借贷行业较为发达的地域,风险传染对其影响较大,当地平台在风险传染期内暴露风险的可能性较高。平台规模越大,人均投资金额越低,平台成交量与投资人数恢复到风险爆发前的正常水平所需时间越短,恢复速度越快,受风险传染影响越小。且从分位数回归的结果来看,成交量下降幅度越小的平台,平台规模以及人均投资金额对平台恢复时间的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金融业态 网络借贷市场 E租宝事件 金融风险 风险传染 平台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创企业动态能力与市场新颖性的关系研究——兼论金融新业态资源获取
6
作者 纪骅道 纪元昕 张佳睿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112,共11页
以广东省制造业新创企业为实证样本,分析研究在管理连带调节以及获取金融新业态资源的情形下,动态能力对企业市场新颖性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创企业动态能力对市场新颖性具有正向作用,具体是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即环境洞察能力... 以广东省制造业新创企业为实证样本,分析研究在管理连带调节以及获取金融新业态资源的情形下,动态能力对企业市场新颖性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创企业动态能力对市场新颖性具有正向作用,具体是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即环境洞察能力、抓住机会能力和变革更新能力分别对市场新颖性具有正向影响;管理连带(包括从外部获取金融资源)在动态能力与市场新颖性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具体就是商业连带和政治连带分别在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与市场新颖性关系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企业 市场颖性 管理连带 金融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金融创新的现实困境及发展战略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红 周奋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31,16,共3页
近年来湖北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推进金融创新服务,金融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湖北金融创新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制度困境。湖北金融创新需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深入科技金融创新、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步伐、完善金... 近年来湖北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推进金融创新服务,金融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湖北金融创新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制度困境。湖北金融创新需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深入科技金融创新、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步伐、完善金融创新的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加快金融创新进程,以实现湖北金融的腾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新金融业态 科技金融 跨越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选择:争议与辨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志九 吴义根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4-55,共12页
互联网金融是在ICT技术优势推动下发展的金融新业态,以高效、便利、开放、普惠的崭新面貌展现于世。新业态所内嵌的不确定性注定其发展充满分歧,无法形成共识的焦点集中于理性评价互联网金融的功过是非、客观认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理念... 互联网金融是在ICT技术优势推动下发展的金融新业态,以高效、便利、开放、普惠的崭新面貌展现于世。新业态所内嵌的不确定性注定其发展充满分歧,无法形成共识的焦点集中于理性评价互联网金融的功过是非、客观认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理念、前瞻预测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程度及如何有效监管互联网金融。展望未来,发展互联网金融理应坚持利大于弊的前进方向,不可因风险事件的扰动而动摇;技术创新理应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点,更新完善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竞争力的创新源泉;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银行业构成立体式、多方面的冲击,但短期内互联网金融难以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的主导地位;防范风险与刺激创新构成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干,需要实现机构性的外部分类监管、行业自律管理和负面清单监管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业态 银行业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