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真空固结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0
1
作者 鲍树峰 娄炎 +3 位作者 董志良 莫海鸿 陈平山 周睿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50-1359,共10页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经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加固后,土体强度增长有限,地基有效加固深度小,地基承载力仍然较低。为了深入分析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真空固结失效原因,首先对不同地区新近吹填淤泥的工程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然后采用3种典型的...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经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加固后,土体强度增长有限,地基有效加固深度小,地基承载力仍然较低。为了深入分析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真空固结失效原因,首先对不同地区新近吹填淤泥的工程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然后采用3种典型的竖向排水体进行了室内真空固结单井模型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新近吹填淤泥中黏粒含量(d≤0.005 mm)过高、竖向排水体反滤层的等效孔径过小、真空加载速度过快是竖向排水体出现较严重淤堵现象的主要原因;②排水系统内的真空度局部损失较大,竖向排水体弯曲程度大和水平排水垫层中真空度传递阻力大均致使较大的真空度沿程损失;③土体中强亲水矿物含量较高、排水体中出现严重的淤堵现象和过大的真空度损失等共同降低了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削弱了土体中的真空压力作用,最终致使土体的加固效果不理想。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 单井模型试验 室内真空固结 淤堵现象 排水系统 效率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负压传递特性及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鲍树峰 莫海鸿 +2 位作者 董志良 陈平山 邱青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69-3576,共8页
为深入了解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加固新近吹填淤泥地基过程中的负压传递特性和分布模式,依托珠海港高栏港区某新近吹填淤泥地基处理工程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土工合成材料水平排水垫层中的负压损失程度较严重,至少为16%... 为深入了解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加固新近吹填淤泥地基过程中的负压传递特性和分布模式,依托珠海港高栏港区某新近吹填淤泥地基处理工程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土工合成材料水平排水垫层中的负压损失程度较严重,至少为16%;整个排水系统内的负压损失程度也较严重,最严重的高达57%。(2)不同深度处土体中的负压传递特性一定程度上受相应位置处淤泥自重沉积规律的影响,粗颗粒含量高的深度位置,其负压衰减程度相应较低;但总体来讲,负压从竖井向土体传递过程中的损失程度很严重,至少67%,这是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经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加固后土体强度增长有限的主要原因。最后,明确给出了该类地基的负压分布模式:水平排水垫层中的负压可考虑为随时间变化的线性衰减模式,而竖向排水体中的负压可考虑为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衰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 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 负压传递特性 负压分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粒含量新近吹填淤泥加固新技术室内研发Ⅱ 被引量:8
3
作者 鲍树峰 董志良 +4 位作者 娄炎 莫海鸿 陈平山 周红星 罗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07-1715,共9页
为了探讨高黏粒含量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真空预压一次性处理的可行性,对该类地基的真空固结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级真空预压条件下不同竖向排水体的室内单井模型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竖向排水体反滤层的等效孔径O95应为0.0... 为了探讨高黏粒含量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真空预压一次性处理的可行性,对该类地基的真空固结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级真空预压条件下不同竖向排水体的室内单井模型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竖向排水体反滤层的等效孔径O95应为0.075~0.210mm,袋装砂井应采用粒径范围为0.100~0.810mm的中粗砂作为填充体,两者的渗透系数都应不小于5×10-3 cm/s;当竖向排水体反滤层采用中等等效孔径(如:O95=0.150mm)时,可以采用较快的真空荷载加载速率对高黏粒含量新近吹填淤泥地基进行分级真空预压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 高黏粒含量 分级真空预压技术 竖向排水体优化 反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处理新近吹填淤泥土设计与施工要点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龚丽飞 朱玲 《江苏水利》 2015年第10期18-20,23,共4页
结合真空预压处理吹填淤泥土工程实践,从设计和施工角度,如设计的出发点和指导思路、材料的选择、工艺的采用等,对真空预压处理吹填淤泥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性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 真空预压 设计与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工艺技术研发 被引量:7
5
作者 杨茯苓 董志良 +2 位作者 鲍树峰 林军华 谢荣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75,共10页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经浅表层快速加固技术处理后可作为后续地基处理施工机械的工作平台。然而,该技术工期虽短但施工成本并不低。鉴于此,提出了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的新思路,并对该类垫层地基的承载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依托实际工程开...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经浅表层快速加固技术处理后可作为后续地基处理施工机械的工作平台。然而,该技术工期虽短但施工成本并不低。鉴于此,提出了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的新思路,并对该类垫层地基的承载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依托实际工程开展了现场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是一种大型的空间立体式透水性结构,与下卧浮(流)泥地基可构成一个整体的承力体系,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其工作机理主要体现为:似壳体效应(包括应力扩散效应与表层封闭效应)、侧向封闭效应(侧限作用)、排水固结作用和竖向加筋作用(仅指浮泥地基);(2)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试验方案5)整体性好,封闭效应更优,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周边淤泥地基的隆起程度,可作为新近吹填淤泥地基一次性真空预压处理的工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 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 工作机理 工作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真空预压加固效果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军华 鲍树峰 +5 位作者 张波云 阮涛 谢荣星 张建喜 郑广 陈启洲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8-143,共6页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经浅表层快速加固技术(属于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处理后效果不理想,因此,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近吹填淤泥的物理性质及其渗透系数是客观影响因素,致使真空固结排水难度大,真...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经浅表层快速加固技术(属于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处理后效果不理想,因此,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近吹填淤泥的物理性质及其渗透系数是客观影响因素,致使真空固结排水难度大,真空预压过程中各排水板(满足现行规范规定的相关排水性能指标)周围出现严重的"壁垒"现象,进而导致地基加固效果不理想。2)竖向排水系统和水平排水系统的排水性能是主观影响因素。现行规范中规定的塑料排水板滤膜的等效孔径过小(O95<0.075 mm),排水板弯曲变形较大,水平排水系统中负压损失程度大,也导致地基加固效果不理想。3)直排式水平排水系统埋入素土细中细中粗砂水平排水垫层中,可以提高其三维透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 浅表层快速加固技术 加固效果 主要影响因素 客观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近吹填淤泥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的研发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茯苓 谢荣星 +1 位作者 鲍树峰 余东华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9-186,共8页
新近吹填淤泥目前主要采用真空预压二次处理技术(浅层+深层)进行加固,施工成本较高、工期较长。基于新近吹填淤泥的真空固结机理,提出优化现行真空预压排水系统的新思路,依托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软基处理II区工程,开展新型真空预压... 新近吹填淤泥目前主要采用真空预压二次处理技术(浅层+深层)进行加固,施工成本较高、工期较长。基于新近吹填淤泥的真空固结机理,提出优化现行真空预压排水系统的新思路,依托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软基处理II区工程,开展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近吹填淤泥经地基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加固后,达到设计要求,解决了现行真空预压排水系统应用于新近吹填淤泥地基时所存在的排水板堵塞、真空压力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且有效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基于真空压力传递特性及最终加固效果,方案3 (原生料防淤堵型整体式排水板+专用接头+水平排水板+粉细砂垫层)更适用于新近吹填淤泥地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 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 工艺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近吹填淤泥现行真空预压技术加固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孙运坚 孙树青 鲍树峰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8-154,共7页
为探讨现行真空预压技术加固新近吹填淤泥地基时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首先分析新近吹填淤泥的工程特性,然后开展不同含水率下新近吹填淤泥的室内真空固结足尺单井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近吹填淤泥主要由较细颗粒物质和极细颗粒... 为探讨现行真空预压技术加固新近吹填淤泥地基时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首先分析新近吹填淤泥的工程特性,然后开展不同含水率下新近吹填淤泥的室内真空固结足尺单井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近吹填淤泥主要由较细颗粒物质和极细颗粒物质组成,其中黏粒含量(黏粒+胶粒)和强亲水矿物含量(伊利石+蒙脱石)均较高;孔隙特征主要以孤立孔隙和粒间孔隙为主;含水率基本在100%以上、均大于1.5倍的液限,孔隙比均大于2.5,塑性指数基本在20以上,液性指数基本大于2.0。2)新近吹填淤泥采用现行真空预压技术加固时,膜下真空度损失程度可高达20%以上;真空度从排水板向周围土体中传递时的径向损失程度严重,真空压力的径向作用范围仅局限于直径约为40 cm的土柱范围内:土柱范围内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不超过35 kPa;土体的有效加固深度和强度增长幅度均较小。这两方面是新近吹填淤泥采用现行真空预压技术进行处理时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结合新近吹填淤泥的工程特性研发出一种新型加固技术或对现行真空预压技术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 现行真空预压技术 淤堵 真空度损失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法处理新近吹填淤泥非饱和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龚永康 郑丽华 蔡建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真空预压法处理新近吹填淤泥已经在围海造地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处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连云港新近吹填淤泥工程,提出浅层3~5 m范围为真空预压处理的重点部位,流动状淤泥抽真空3个月后进入临界状态,继续抽真空效果不显著;进... 真空预压法处理新近吹填淤泥已经在围海造地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处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连云港新近吹填淤泥工程,提出浅层3~5 m范围为真空预压处理的重点部位,流动状淤泥抽真空3个月后进入临界状态,继续抽真空效果不显著;进而提出从土体非饱和带角度出发,采用注气法将此时的流塑或软塑淤泥处理成为浅层具备非饱和带的淤泥质黏土。与普通软基处理方法对比后,发现采用注气法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注气法 新近吹填淤泥 非饱和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近吹填淤泥真空预压一次性处理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荣星 杨茯苓 +5 位作者 鲍树峰 张波云 阮涛 余东华 张建喜 郑广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1-187,共7页
针对新近吹填淤泥采用二次处理技术加固工期虽短但施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吹填淤泥地基真空预压一次性处理技术。从施工流程、技术参数、材料性能参数、施工要点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其中3项关键技术: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 针对新近吹填淤泥采用二次处理技术加固工期虽短但施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吹填淤泥地基真空预压一次性处理技术。从施工流程、技术参数、材料性能参数、施工要点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其中3项关键技术: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以及分级真空预压技术。基于依托工程对该技术的加固效果和直接施工成本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加固效果较佳、相对二次处理技术成本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 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 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 分级真空预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浅表层加固现场对比试验
11
作者 李尤福 邓修甫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50-153,158,共5页
浅表层加固技术具有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优点。但同时工程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加固后土体均匀性差;加固后形成的硬壳层厚度和强度有限;滤管环向刚度差经常被压扁,影响真空度的传递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试验中在常规真空预压浅表层... 浅表层加固技术具有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优点。但同时工程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加固后土体均匀性差;加固后形成的硬壳层厚度和强度有限;滤管环向刚度差经常被压扁,影响真空度的传递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试验中在常规真空预压浅表层处理工艺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加密滤管,改原来的双排单管方案为单排单管方案,并且用自制的PVC滤管来代替常规法中的软式滤管。试验证明自制的PVC滤管和通过改进后的单排单管方案的加固效果优于常规方案,建议在浅表层加固过程中采用自制的PVC滤管和单排单管的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 浅表层加固 单排单管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近吹填淤泥形成超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冯会芳 《港工技术》 2011年第5期59-60,共2页
针对某港区新近吹填淤泥形成的超软土地基,在施工机具和设备均无法进入的情况下,先采用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在场地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承载力的硬层,再按常规真空预压法进行二次处理,采用这种新方法处理后的软土地基承载力可提高到80 kPa,地... 针对某港区新近吹填淤泥形成的超软土地基,在施工机具和设备均无法进入的情况下,先采用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在场地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承载力的硬层,再按常规真空预压法进行二次处理,采用这种新方法处理后的软土地基承载力可提高到80 kPa,地基加固处理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 超软土地基 直排式真空预压法 二次真空预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近吹填区道路真空预压处理沉降特性
13
作者 金哲浩 赵震波 +1 位作者 姜建芳 汤明礼 《浙江水利科技》 2017年第4期51-54,共4页
为满足市政道路工后沉降及高承载力要求,常需对新近吹填淤泥真空预压超软土地基进行二次深层处理。以温州市某吹填淤泥工程为例,分析了深层处理区块一次浅层处理和二次深层处理沉降特征。研究表明,真空预压处理固结沉降随吹填淤泥厚度... 为满足市政道路工后沉降及高承载力要求,常需对新近吹填淤泥真空预压超软土地基进行二次深层处理。以温州市某吹填淤泥工程为例,分析了深层处理区块一次浅层处理和二次深层处理沉降特征。研究表明,真空预压处理固结沉降随吹填淤泥厚度和插板深度呈一定变化规律,且不同时期存在较大差异性,真空预压深层处理阶段浅层吹填淤泥土固结效果依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新近吹填淤泥 分层沉降 二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淤泥包的充填砂被工作垫层
14
作者 杨茯苓 鲍树峰 +1 位作者 余东华 郑广 《中国港湾建设》 2018年第8期53-56,共4页
在新近吹填淤泥上进行水力吹填砂垫层过程中容易出现挤淤、拱淤等现象,往往形成大面积淤泥包。为了解决大面积淤泥包上无法承载地基处理施工机械的难题,提出了充填砂被工作垫层的新思路,阐述了该类垫层的工作机理,依托广州港南沙港区三... 在新近吹填淤泥上进行水力吹填砂垫层过程中容易出现挤淤、拱淤等现象,往往形成大面积淤泥包。为了解决大面积淤泥包上无法承载地基处理施工机械的难题,提出了充填砂被工作垫层的新思路,阐述了该类垫层的工作机理,依托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Ⅱ区工程进行了工程实践。工程实践表明:该类垫层能有效提高大面积淤泥包的承载力,能满足地基处理施工机械安全施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 大面积淤泥 砂被工作垫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加载方式对排水板滤膜淤堵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锴 林生法 +1 位作者 耿之周 韩冉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23-129,共7页
塑料排水板滤膜的淤堵直接影响到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加固新近吹填淤泥的效果,而真空荷载加载方式是引起排水板滤膜淤堵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采用5种不同等效直径的排水板滤膜并通过控制不同的真空加载方式加固新近吹填淤... 塑料排水板滤膜的淤堵直接影响到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加固新近吹填淤泥的效果,而真空荷载加载方式是引起排水板滤膜淤堵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采用5种不同等效直径的排水板滤膜并通过控制不同的真空加载方式加固新近吹填淤泥。试验过程中对泥面沉降、排水板和土中不同深度的真空度进行监测,试验结束后测试排水板滤膜的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真空荷载不分级或者分级梯度太大,对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加固新近淤泥效果较差,排水板滤膜容易产生淤堵;排水板滤膜的等效孔径越小其淤堵情况越严重。排水板滤膜发生淤堵后其渗透系数将降低,对土体的排水固结产生不利的影响。作者建议:在真空预压处理新近吹填淤泥的工程实践中,宜选用较大的排水板滤膜等效孔,真空荷载宜采用分级加载方式,且每级真空梯度不宜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 真空加载方式 分级加载 滤膜 淤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滤膜排水板真空预压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杰 闫伟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4,165,共7页
随着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效、快速处理新近吹填淤泥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各项监测及检测结果,分析真空预压加固机理,对比不同类型滤膜排水板的加固效果,并研究不同类型滤膜排水板的淤堵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效、快速处理新近吹填淤泥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各项监测及检测结果,分析真空预压加固机理,对比不同类型滤膜排水板的加固效果,并研究不同类型滤膜排水板的淤堵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防泥蝶形接头直接连接排水板和钢丝软管,可很好地提高真空度的传递效率,管到排水板的真空度损失小;抽真空过程中,土中细颗粒随着水向排水板附近移动形成"土柱",距排水板越远,孔压消散越差,土体的剪切强度越小,结合孔压监测数据和土体剪切强度值分析得到"土柱"的深度范围为1.5~2.0 m,进口滤膜排水板的处理效果优于合资滤膜排水板,普通滤膜排水板处理效果最差;处理后排水板的渗透系数仍能满足设计要求,土体的渗透系数随着距排水板距离的减小而减小,板间土处理较差主要原因是"土柱"阻碍了真空度向周围土体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吹填淤泥 现场试验 加固机理 加固效果 土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