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创企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视角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培琪
刘兵
+1 位作者
刘怡静
罗丽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4,共15页
科技创新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是引领全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科创企业作为推动技术突破的核心力量,探究科创企业如何利用技术突破实现新质生产力形成,对促进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诚志永...
科技创新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是引领全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科创企业作为推动技术突破的核心力量,探究科创企业如何利用技术突破实现新质生产力形成,对促进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诚志永华为案例,采用探索性案例分析方法,深入剖析科创企业利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研究发现:在材料技术突破、全链技术升级、多维产业布局三阶段中,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多样化到高端化的推进,基于资源编排策略,战略定位由国产技术突破转变为市场拓展领跑至技术创新引领,生产力由替代式生产力转变为创新式生产力再至新质生产力。本文打开了科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的黑箱,对技术创新背景下科创企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新质生产力形成
资源编排
科创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逻辑与实现进路
被引量:
45
2
作者
蒋晟
贺灿飞
李志斌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4,共10页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未来生产力形态,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抓手。为此,构建了“要素-产业-生产关系”分析框架,探讨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进路。具体而言,在要素维度上...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未来生产力形态,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抓手。为此,构建了“要素-产业-生产关系”分析框架,探讨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进路。具体而言,在要素维度上,新质生产力弱化要素空间粘性,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平衡性;在产业维度上,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迭代升级,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协同性;在生产关系维度上,新质生产力催生了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的生产关系,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然而,面对新质生产力布局过程中,区域的体制机制僵化、产业“路径锁定”和公共服务不完善等现实堵点,需围绕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从区域重大战略、板块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出发,通过要素市场化建设、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和城镇公共服务提升三方面,优化生产要素、产业和公共服务布局,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更好赋能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新质生产力形成
生产力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创企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视角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培琪
刘兵
刘怡静
罗丽
机构
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河北省城乡融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4,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科技领军企业组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模式与机制研究”(2023CGL007)
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双碳’目标下河北省链主企业数字化减碳的协同效应研究”(BJS2024003)
河北经贸大学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基于动态语义网络分析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结构识别与演化路径研究”(2022QN06)。
文摘
科技创新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是引领全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科创企业作为推动技术突破的核心力量,探究科创企业如何利用技术突破实现新质生产力形成,对促进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诚志永华为案例,采用探索性案例分析方法,深入剖析科创企业利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研究发现:在材料技术突破、全链技术升级、多维产业布局三阶段中,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多样化到高端化的推进,基于资源编排策略,战略定位由国产技术突破转变为市场拓展领跑至技术创新引领,生产力由替代式生产力转变为创新式生产力再至新质生产力。本文打开了科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的黑箱,对技术创新背景下科创企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新质生产力形成
资源编排
科创企业
Keywords
breakthroughs in key core technologies
formation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resource orchest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nterprises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逻辑与实现进路
被引量:
45
2
作者
蒋晟
贺灿飞
李志斌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浙江发展战略研究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产业关联性、经济复杂度与区域产业发展路径创造”(4217116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特殊类型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构建、路径选择与制度优化研究”(23CJL024)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创新深化’试点推进机制研究”(2024C25047)。
文摘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未来生产力形态,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抓手。为此,构建了“要素-产业-生产关系”分析框架,探讨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进路。具体而言,在要素维度上,新质生产力弱化要素空间粘性,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平衡性;在产业维度上,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迭代升级,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协同性;在生产关系维度上,新质生产力催生了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的生产关系,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然而,面对新质生产力布局过程中,区域的体制机制僵化、产业“路径锁定”和公共服务不完善等现实堵点,需围绕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从区域重大战略、板块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出发,通过要素市场化建设、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和城镇公共服务提升三方面,优化生产要素、产业和公共服务布局,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更好赋能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新质生产力形成
生产力
布局
Keywords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formation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productive forces distribution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创企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视角
刘培琪
刘兵
刘怡静
罗丽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逻辑与实现进路
蒋晟
贺灿飞
李志斌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