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课改的范式基础及其理念蕴涵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振中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0X期15-18,共4页
-
文摘
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冲突—批判范式和现象学—解释学范式是近现代以来影响最大的三种课程范式,这些范式对我国历次的课程改革均有影响。我国的此次课改综合了各家学说,在理念上出现了比较大的突破,表现为:第一,将课程目标指向完整的人性发展和人格培养,突出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二,扭转“知识本位”的旧课程观,联系时代进步和儿童的生活世界;第三,弘扬儿童的主体精神,强调学生对课程的主动生成、体验和感悟,树立“以人为本”的人与课程关系观;第四,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对话、理解与建构。
-
关键词
课程范式
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的范式术语
课改
蕴涵
“知识本位”
功能主义
批判范式
课程改革
人格培养
-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