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蜉蝣新记录科——刺蜉科
1
作者 张泽鹏 邢世通 +5 位作者 郑徐弘毅 周长发 鲁万桥 金洪宇 王海鹏 李雷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5,共1页
2023年6月27日,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呼玛河大桥附近(126°36′47.92″E,51°40′0.69″N,海拔171 m)记录到1头形态奇特的蜉蝣稚虫,身体细长而扁,为自由活动的鱼形;各足胫节宽而扁,爪极细长;胸部和腹部腹板中部具刺突,... 2023年6月27日,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呼玛河大桥附近(126°36′47.92″E,51°40′0.69″N,海拔171 m)记录到1头形态奇特的蜉蝣稚虫,身体细长而扁,为自由活动的鱼形;各足胫节宽而扁,爪极细长;胸部和腹部腹板中部具刺突,腹部各节背板中央也具刺突;第1~7对鳃分叉为若干叶(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突 胫节 新记录科 蜉蝣 呼玛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蕨类植物新记录科——光叶藤蕨科 被引量:3
2
作者 蒋日红 农东新 +2 位作者 吴望辉 吴磊 许为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8-720,共3页
报道了广西蕨类植物一新记录科——光叶藤蕨科。该科植物以茎圆柱形攀缘;叶二型,通常为奇数羽状;侧生羽片以关节着生于叶轴;不育叶羽片边缘具软骨质硬齿,羽片基部上侧具一腺体;叶脉细密,中肋两侧各具1行窄长网眼,向外伸出分离小脉;能育... 报道了广西蕨类植物一新记录科——光叶藤蕨科。该科植物以茎圆柱形攀缘;叶二型,通常为奇数羽状;侧生羽片以关节着生于叶轴;不育叶羽片边缘具软骨质硬齿,羽片基部上侧具一腺体;叶脉细密,中肋两侧各具1行窄长网眼,向外伸出分离小脉;能育叶线形,孢子囊群密被羽片下面,无隔丝而与其他蕨类物种相区分。目前该科在广西仅记录光叶藤蕨1种,该文根据原始文献及广西的标本对该种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墨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叶藤蕨 光叶藤蕨 新记录科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蕨类植物新记录科——肠蕨科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勇 姬红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4-726,共3页
报道了秦岭蕨类植物新记录科——肠蕨科,其新记录种为川黔肠蕨,该科也是陕西省新记录。文中提供了形态描述和野外照片及植株局部照片,并对其生境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凭证标本藏于陕西理工大学植物标本馆。
关键词 陕西省 新记录科 肠蕨 川黔肠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科——桑寄生科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康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59,共2页
报道了发现于江苏省境内的寄生植物新记录种——锈毛钝果寄生Taxillus levinei(Merrill)H.S.Kiu,隶属于桑寄生科(Loranthaceae)钝果寄生属(Taxillus Van Tiegh.),科、属均为江苏省新记录。
关键词 江苏省 分布 新记录科 桑寄生 钝果寄生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蓝藻新记录科——束鞘丝藻科(Coleofasciculaceae,Oscillatoriales)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朝文 张荣臻 +4 位作者 张和 肖鹏 李仁辉 耿若真 程耀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76-1985,共10页
束鞘丝藻科(Coleofasciculaceae)是Komárek等于2014年从微鞘藻类群中(Microcoleus-like)分离出来而成立的新科。最近在一项关于中国丝状蓝藻的分类学研究过程中,从中国浙江省采集的藻席样品中成功分离到4株丝状蓝藻,这些藻株在形... 束鞘丝藻科(Coleofasciculaceae)是Komárek等于2014年从微鞘藻类群中(Microcoleus-like)分离出来而成立的新科。最近在一项关于中国丝状蓝藻的分类学研究过程中,从中国浙江省采集的藻席样品中成功分离到4株丝状蓝藻,这些藻株在形态学上与束鞘丝藻科的物种相似,基于16S rRNA和16S—23S rRNA序列中间ITS序列的二级结构等分子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藻株与束鞘丝藻科的厚顶丝藻属(Pycnacronema)和威氏藻属(Wilmottia)分别能形成支持度良好的进化分支。结合分子、形态学和生态学数据以多相分析方法对藻株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和分类学界定。束鞘丝藻科在中国属于首次报道的蓝藻类群,同时这两属也是我国首次报道的新记录属。文章还结合了束鞘丝藻科的成立历史对现代蓝藻分类系统的重建过程,结果及发展趋势等新知识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束鞘丝藻 新记录科 分类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外来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科--桑寄生科 被引量:1
6
作者 毕玉科 魏羚峰 +2 位作者 叶康 蒋昌华 奉树成 《耕作与栽培》 2021年第4期91-92,共2页
报道了发现于上海市境内的寄生植物新记录种——锈毛钝果寄生(Taxillus levinei(Merr.)H.S.Kiu),隶属于桑寄生科(Loranthaceae)钝果寄生属(Taxillus Van Tiegh.)。科、属均属于上海新记录。同时通过4年持续观察,该物种在上海市正常繁育... 报道了发现于上海市境内的寄生植物新记录种——锈毛钝果寄生(Taxillus levinei(Merr.)H.S.Kiu),隶属于桑寄生科(Loranthaceae)钝果寄生属(Taxillus Van Tiegh.)。科、属均属于上海新记录。同时通过4年持续观察,该物种在上海市正常繁育后代并且繁衍呈野生状态,说明该物种已在上海市归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科 新记录 桑寄生 钝果寄生属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叶蜂新记录科属及中国新记录属名录(膜翅目:广腰亚目)
7
作者 侯攻科 武星煜 张秀珍 《甘肃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5-7,11,共4页
通过多年的系统调查和分类研究,发现记录甘肃叶蜂4总科9科124属494种,其中2种甘肃新记录科:项蜂科Xiphydriidae、广蜂科Megalodontesidae;3种中国新记录属:皱顶项蜂属PlatyxiphydriaTakeuchi、纹潜叶蜂属Kaliofenusa Viereck和狭刻叶蜂... 通过多年的系统调查和分类研究,发现记录甘肃叶蜂4总科9科124属494种,其中2种甘肃新记录科:项蜂科Xiphydriidae、广蜂科Megalodontesidae;3种中国新记录属:皱顶项蜂属PlatyxiphydriaTakeuchi、纹潜叶蜂属Kaliofenusa Viereck和狭刻叶蜂属Dimorphoperyx Ashmead,75甘肃新记录属。编制了甘肃叶蜂分科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新记录科 新记录 名录 中国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苍山种子植物新记录(一)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罡 田琴 +10 位作者 邹乐 王亚琴 张春松 马春红 向春雷 李园园 柴勇 彭华 蔡杰 赵灿军 马小磊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为进一步澄清云南苍山的植物多样性,于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对苍山植物多样性进行科学考察。通过文献查阅、馆藏标本研究和物种鉴定,报道了该区100个种子植物新记录种,隶属于45科82属,含4个新记录科、31个新记录属、1个云南省新记录种(... 为进一步澄清云南苍山的植物多样性,于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对苍山植物多样性进行科学考察。通过文献查阅、馆藏标本研究和物种鉴定,报道了该区100个种子植物新记录种,隶属于45科82属,含4个新记录科、31个新记录属、1个云南省新记录种(头状龙胆Gentiana capitate Buch.-Ham.ex D.Don)。这些新记录物种的发现,加强了对云南苍山的种子植物多样性的了解,为进一步开展苍山植物区系研究和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丰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植物区系 新记录科 苍山 种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国良 赖辉莲 张昌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88-1796,共9页
2021年1—12月期间,通过对南岭山地东部赣粤边境九连山地区的植物调查,新增4种江西省蕨类分布新记录,即针毛新月蕨(Pronephrium hirsutum Ching ex Y.X.Lin)、蓝色鳞毛蕨(Dryopteris polita Rosenst.)、车前蕨(Antrophyum henryi Hiero... 2021年1—12月期间,通过对南岭山地东部赣粤边境九连山地区的植物调查,新增4种江西省蕨类分布新记录,即针毛新月蕨(Pronephrium hirsutum Ching ex Y.X.Lin)、蓝色鳞毛蕨(Dryopteris polita Rosenst.)、车前蕨(Antrophyum henryi Hieron.)、团羽鳞盖蕨(Microlepia obtusiloba Hayata)。新增5种广东省蕨类植物新记录,即无盖耳蕨(Polystichum gymnocarpium Ching ex W.M.Chu&Z.R.He)、东京鳞毛蕨[Dryopteris tokyoensis(Matsum.ex Makino)C.Chr.]、半岛鳞毛蕨(Dryopteris peninsulae Kitag.)、尾叶稀子蕨[Monachosorum flagellare(Maxim.ex Makino)Hayata]、亮毛蕨[Acystopteris japonica(Luerss.)Nakai]。新增1个中国大陆蕨类新记录种,即台湾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castanea(Tagawa)Ching]。新增1个广东省蕨类新分布科,即冷蕨科(Cystopteridaceae Schmakov),新增1个广东省新记录属,即亮毛蕨属(Acystopteris Nakai),其中东京鳞毛蕨和车前蕨分别被《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收录为濒危种(EN)和易危种(VU),新记录的凭证标本存放于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标本馆(JNR)内,本文分别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采集地点、生长环境、分布地及与近缘种的主要形态区别;讨论冷蕨科和亮毛蕨属在广东省内被发现的地理区系意义,中国台湾金星蕨、团羽鳞盖蕨、针毛新月蕨、半岛鳞毛蕨、蓝色鳞毛蕨、无盖耳蕨、尾叶稀子蕨、针毛新月蕨、东京鳞毛蕨等新记录被发现的地理区系意义;提出分布于中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的蓝色鳞毛蕨在江西省被发现,更新了其在中国分布的最高纬度记录;提出新记录的发现可为研究该类物种的起源、扩散机制、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提供参考;提出中国特有种无盖耳蕨同时也为华南地区的蕨类新记录;提出上述新记录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大陆、江西省和广东省的蕨类生物多样性,建议当地对各种蕨类新记录,尢其是珍稀濒危蕨类新记录的生境状况、种群和群落特征进一步调查并进行动态监测,必要时采取适当的保护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 新记录 新记录科 江西省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