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灵研究的“归属论”走向:解释主义及其最新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新民 张蔚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6-165,共10页
解释主义不直接解剖、探究心灵本身,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人的言语活动和解释实践之上,创造性地提出:心灵既不像各种形式的实在论所说的那样是实在的存在或属性,也不像各种非实在论或取消论所说的人为的虚构,而认为心灵是我们的解释性投... 解释主义不直接解剖、探究心灵本身,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人的言语活动和解释实践之上,创造性地提出:心灵既不像各种形式的实在论所说的那样是实在的存在或属性,也不像各种非实在论或取消论所说的人为的虚构,而认为心灵是我们的解释性投射的产物。解释主义是有韧性的。否定和批评不但没有使之消失,反倒使之在回应中上了新台阶。在解释主义的后来发展中,不仅戴维森和丹尼特对自己创立的解释主义有改进,而且有些人对之作出了新的辩护、论证和发展,还有一些人在阐释的基础上建构出了解释主义的新的理论形态。这些为我们深入探讨心灵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 解释 新解释主义 归属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