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代汉语语法的开创性著作——《新著国语文法》的再认识和再评价 |
胡明扬
|
《语言科学》
|
2002 |
17
|
|
2
|
中国现代语法学“句本位”文法代表“黎氏文法”——纪念劭西师《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九十年 |
孙良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3
|
《新著国语文法》的句本位语法体系 |
李志兵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4
|
1924年的黎氏文法新探——纪念《新著国语文法》出版90周年 |
孙良明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5
|
《新著国语文法》与现代汉语史研究 |
刁晏斌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6
|
《新著国语文法》的历史贡献 |
史锡尧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4
|
|
7
|
《新著国语文法》对汉语语法学理论的贡献 |
张拱贵
刘宁生
刘丹青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4
|
|
8
|
读《新著国语文法》札记 |
张寿康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2
|
|
9
|
“黎氏文法”系谱:日本《实用中国语文法》(1944)承袭与改造的意义 |
李逊
李无未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0
|
《纳氏文法》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影响 |
陈满华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11
|
刘复《中国文法通论》读后 |
胡明扬
|
《汉语学习》
CSSCI
|
1998 |
3
|
|
12
|
对文法革新讨论史料的一点辨正 |
曾丁川
|
《语文建设》
|
1988 |
0 |
|
13
|
评价黎锦熙语法思想的几个重要原则 |
刁晏斌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4
|
黎锦熙的近代语文教育研究 |
范桂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5
|
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评 |
陈昌来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8
|
|
16
|
论句本位语法 |
廖序东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6
|
|
17
|
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
朱林清
王建军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5
|
|
18
|
汉语介词研究综述 |
程克江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4
|
|
19
|
关于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思考 |
广梅村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2
|
|
20
|
抗战年代的西大教授黎锦熙 |
姚远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