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埃及新自由主义改革与政治剧变的关系探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田冉冉
丁隆
-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61,119,共15页
-
文摘
2011年埃及发生政治剧变,导致剧变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威权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实施导致埃及社会结构重组,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改革的负面社会效应,包括民族工业破坏殆尽、经济寡头化、中产阶级破产、贫困率上升、裙带资本主义蔓延等,使得威权主义政权失去合法性,伊斯兰主义运动等反对派获得社会支持和社会动员能力。近年来,埃及政局虽逐渐恢复稳定,但高程度的政治威权与低水平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却更加突出,进而使埃及仍存在陷入动荡的隐患。
-
关键词
埃及
新自由主义改革
威权政权
政治剧变
-
Keywords
Egypt
Neoliberal Reform
Political Authority
Political Upheaval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拉美化”与拉美新政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陈剩勇
李力东
-
机构
浙江大学比较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
浙江大学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25,共7页
-
文摘
"拉美化"是拉美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诸领域一系列问题的总称,这些问题的累积,导致拉美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陷入了一场持续十多年的发展危机。为克服这场危机而形成的所谓"华盛顿共识"及其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不仅未能消解反而加剧了拉美地区的发展危机。近年来,拉美左派政府通过对新自由主义政策的调整,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解决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公正问题,促使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有利于民主、公正和发展的积极变化。
-
关键词
拉美化
新自由主义改革
发展危机
拉美新政
-
Keywords
Latin-Americanization, Neoliberalism Reform, Developmental Crisis, Latin American New Policy
-
分类号
D77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政治衰败与国家社团主义的瓦解——革命制度党的案例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夏敏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48,共8页
-
文摘
深刻分析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执政实践,对于理解墨西哥政治体系中的政治衰败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墨西哥的政治衰败主要是由于革命制度党长期以来贯彻执行的国家社团主义结构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和政治民主化过程中逐渐瓦解造成的。革命制度党执政以来利用国家社团主义的结构维持了稳定的国家治理,获得了墨西哥民众的信任与认同。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对国家社团主义的结构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传统的政治制度化安排已经无法适应墨西哥新的社会经济状况。墨西哥要实现政治稳定必须要在新形势下找到政治制度化的新途径。为此,革命制度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但这些措施历时不长,其结果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
关键词
政治衰败
国家社团主义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
新自由主义改革
-
分类号
D77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福利制度”改革论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4
-
-
作者
王自力
-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
出处
《金融与经济》
1993年第5期5-8,1,共5页
-
文摘
在本期“经济研究”栏目,发表了本刊特约的王自力同志的文章。作者通过介绍分析西方国家新自由主义改革社会福利制度言论,对建立健全我国新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指出: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注意三方面的问题:即处理好公平与效益的关系;循序渐进,做到有步骤、分阶段;合理国家、集体、个人三方负担。
-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福利制度改革
自由主义者
新自由主义改革
弗里德曼
社会福利制度
福利国家
负所得税
循序渐进
经济研究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从阿根廷危机看拉美的发展模式
- 5
-
-
作者
李珍
-
机构
南京大学
-
出处
《国际论坛》
2002年第5期73-77,共5页
-
文摘
阿根廷曾是一个资源丰富、收入较高的拉美富国 ,一度被人们誉为“南美的巴黎” ,因在 2 0世纪 90年代进行了规模巨大、程度深远的经济改革而被视为自由市场经济的“榜样”和“改革明星” ,为什么现在却因为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而走到了几乎破产的境地 ?本文将通过对 80年代阿根廷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回顾 ,综合国内外各种因素分析这次危机发生的深刻原因 。
-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改革
经济危机
发展模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
分类号
F1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战后日本公共性的结构转型研究
- 6
-
-
作者
俞祖成
-
机构
同志社大学
-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6-75,共10页
-
基金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博士生奖学金项目"([2010]6058)的资助
-
文摘
"二战"后,日本在自民党主导的"55年体制"下形成了官民对立型公共性,即官制型公共性和与此形式相抗衡的市民运动型公共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55年体制"的崩溃及新自由主义改革的逐步展开,官制型公共性开始弱化,志愿型公共性取代市民运动型公共性并得到了发展,由此形成过渡融合性公共性。2009年,日本民主党政权提出"新公共性",强调政府与以NPO部门为核心的民间主体基于对等、独立与自治的原则共同承担公共性之实践,致力于构建市民参与型社会,由此开启"新公共性"时代。
-
关键词
公共性
新自由主义改革
新公共性
市民参与型社会
-
Keywords
Publicity
Neoliberalism
New Publicity
Civilian - participation
-
分类号
D73
[政治法律]
-